说说煤炭长协这件事儿(五)——困境反转的电企vs长协覆盖的煤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5喜欢:20

声明:煤炭股股东,自带立场

这几个月持有煤炭股,顺便看了一下电力股(主要是火电板块),感觉挺有意思的,大盘4月底触底以后,电力板块涨幅强于煤炭,主要的逻辑是:

1、煤价长协覆盖比例提升且预期煤炭价格下行,火电企业盈利能力会逐步改善,困境反转。

2、绿电占比快速提升,传统火电企业逐步转型为新能源发电企业,估值中枢有望稳步提升。

这期间煤炭板块震荡调整,主要的逻辑是:

1、煤炭长协比例逐步提升至100%,挤压煤企(尤其是动力煤)利润空间,业绩增长空间有限。

2、下游复工复产不及预期,地产行业恢复较慢,需求疲软,导致焦煤焦炭价格多轮提降,焦煤企业盈利下行。

3、美国加息缩表,抑制需求,大宗商品整体价格下行,市场交易衰退逻辑。

大的逻辑看起来没啥问题,其实用数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电力企业的困境反转没那么容易,而煤炭企业目前的盈利水平还是处于历史巅峰。

总体来说,火电行业利润随煤价波动相关性较大,历史上电力行业往往与煤炭行业利润呈较为明显的反向变化关系。2021 年动力煤供需关系失衡,煤价整体保持上涨态势,电力行业出现大幅亏损。据中电联统计,2021 年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额外增加 6000 亿元左右,8月以来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整体亏损,8-11 月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的煤电板块亏损面达到 100%,全年累计亏损面达到 80%左右。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国家能源集团凭借煤炭板块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6.89%外,其他发电集团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此外,五大发电集团资产负债率均有所提高。

先看看截止到2022H1煤企和电企的利润情况:

1、今年年初,因为俄乌冲突导致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导致煤炭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今年3月份和去年8月份一样,出现了能源类商品挤仓现象,煤价出现阶段性高点,煤企2022H1的利润达到了近10年高点,单季度环比增长基本为正:

2、因为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燃煤成本上涨,虽然电价今年上浮5%-20%左右,但是电企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微利,尤其是沿海电厂比较多的电企,比如华能国际,依然大幅度亏损。

华能国际为例,就能看出短期内业绩反转可能没那么容易:

华能国际近5年的利润如下,去年巨亏102亿,把过去4年的利润一把亏光:

今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也不佳:一季度亏损归母净利润-9.56亿元,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09亿元,2季度比一季度亏得还多亏10亿。机构预测困境反转,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煤价还涨了一点。

看下机构在中报之前给的业绩预测:

这纯属瞎扯淡吧,煤价便宜的时候都没赚这么多钱,现在煤价高位运行,火电不亏损都实属不易,还预算出了这么高利润,真不知道咋算出来的。

再细化一下华能的业绩情况(全口径):

假设下半年的燃机、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与上半年一致,这三块盈利大概86亿元。上半年煤电亏损90.61亿元,那么至少需要下半年煤电需要赚4-5亿元,全年才能扭亏为盈。那大概需要达到啥条件呢?

上半年的煤炭成本情况:

A.根据电话会议:公司1季度的原煤采购单价是822.52元/吨,原煤热值是4565大卡,换算到7000大卡的标煤采购单价是1261.26元/吨,这是Q1电话会议说的,和2季度的电话会议有出入,看大数就行了。

Q2电话会议的口径是税后入炉标煤单价是1222元,Q2是1245元。2022Q1单位燃料成本是361.05元/兆瓦时,2022Q2单位燃料成本是396.5元/兆瓦时,Q2比Q1环比增加10%。对应的Q1的煤耗是294g/kwh,Q2的煤耗是314g/kwh。(说明同等情况下,煤炭热值下降了10%,限价肯定质量下降)。

B.根据半年报披露:2022 年上半年,公司共采购煤炭 8,821 万吨,原煤采购综合价为 840.27 元/吨,同比上涨 41.20%。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 376.70 元/兆瓦时,同比上涨 50.49%;生产供电煤耗为 286.04 克/千瓦时。

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 505.69 元/兆瓦时,同比上升20.70%,(下半年没法涨价了,也是电话会议说的)。上半年火电发电量1767亿度,其中:Q1发电量是934亿度,Q2发电量是740亿度。

每度火电现在大概亏损5分钱,初步估算单位燃料成本在320-330 元/兆瓦时,电煤初步能够盈亏平衡,对应的原煤采购价格在750元附近。(瞎算的)

长协覆盖情况:华能的煤炭结构是国内保供比例是80%,进口煤比例是20%。根据电话会议纪要:

截止到3月31号,煤炭长期合同量达到1.5392亿吨,同比增加了6.9%,覆盖需求比例达到了75.1%,剔除进口煤后,长协合同覆盖率达到了96.3%,其中完全符合国家长协定价机制的比例在40%左右。(Q1电话会)

截止到7月1日保供有成效明显,7月8日的累计签订了12453万吨,增加了600万吨,83.5%的中长协覆盖率。符合中长期协议规定的10682万吨,较6月底增加了1057万吨,预计下半年还会改善。长协煤Q2采购:2369万吨,上半年5189万吨,占比54%和58%。Q2进口煤918万吨,占比21.2%,上半年1716万吨,占比19.5%。补签的进口替代长协3712万吨(已经录入的是2237万吨,进口的3600-4000万吨加上2237,进口缺口已经补充完整)。(Q2电话会)

实际上华能长协合同已经基本签署完毕,差异点就在于履约率,Q2履约率在58%,虽然大于Q1的履约率54%,但是因为热值降低10%,实际上采购价格还提升了(如果煤价继续高位运行,而且现在增产保供的基本都是露天煤矿,热值就是会低一些,很难提升单位热值)。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煤价均高位运行,短期即使市场价格小幅度下跌,其实对长协价格影响不大。

假设后续的履约率分别提升到90%-100%。华能的原煤采购综合价也在800元左右。今年下半年华能国际扭亏为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都是大概匡算的,不一定准确)

如果、如果、如果,煤价未来2-3年还是高位运行呢?看下付总的视频,他的预计是整个通胀是倒U字型回落,市场上预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是2-3年,别说能源价格今年年底就能下来,美联储都不敢这么乐观,普大帝也不会同意。日本买的高价煤截止到明年3月。


除非是煤价大幅度回落,才能影响长协价格,每回落100元,可能影响长协价格15-20元。华能其实目前就是挺困难的,因为企业连续亏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资产负债率会提升,利息保障倍数降低,再融资会遇到压力,华能还有400亿永续,这个已经发文了以后不能新增永续债调节资产负债表。

那么华能就剩下绿电的部分了,绿电现在被资本炒作,但是一旦炒作退潮了呢?估值怎么支撑呢?明年再继续亏损就变成ST华能了,如果这样的话,我考虑买入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困境反转。

目前看来,资金对于煤炭和电力板块是有分歧的,外资在加仓煤炭和电力,而公募在减仓。火电短期的困境反转没法交易了,电力板块还剩下绿电可以炒作,那就是题材股,容易一波流。但是会炒作到啥时候,美国持续加息一旦全球经济进入衰退进而交易衰退逻辑,绿电板块会杀估值的。

小结:短期内还是继续在煤坑里老老实实呆着,未来再寻找电力板块的机会。

$中国神华(SH601088)$ 

$山煤国际(SH600546)$ 

$华能国际(SH600011)$

全部讨论

2022-07-28 19:24

牛!玩煤炭的,竟然分析起电力来,比玩电力股的牛逼太多啊!
不过煤炭虽然业绩牛逼,但也不好长拿了。
我昨天进的华能,短期还是火电有机会(当然今天就被打脸了,煤炭大涨,火电又拉了一把下午就拉稀了)

2023-03-17 08:24

细致

2022-08-17 05:05

请问长协价明年还会涨么?

我不信全国这么多券商的分析能力还不如你,就你说的一句,明年会ST就知道你还没有入门。

2022-07-28 19:28

拜读,文章有理有据,费心了

2022-07-28 19:16

绿电盈利能力这么强 现在估值也是正常估值 如果绿电被杀估值 唯一电可能性是利润大幅下滑 你说说看电这种必选消费在未来哪种情况下会大幅下滑

2022-07-28 19:13

我觉得电力有绿色转型的预期,但是煤炭就是煤炭!
我也在检讨,能源股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前期的虚拟电厂,现在的超级电容,貌似都在围绕着调峰错谷,以及换电在推演逻辑。
煤炭是逻辑的基础,但“电力”仍然是结果,只是困扰供给侧的问题在于用电效率,我现也在找“智慧电网”相关资料学习,希望能找到头绪。

2022-07-28 19:13

继续蹲煤坑

2022-07-28 18:55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