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业的读后感:如何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脑补一个少年的你,站在校园霸凌的正中心,四面楚歌。前后左右的同桌中,后面的同学名叫埃及,又高又壮;左边的同学名叫腓尼基,又白又胖;右边叫巴比伦;前排是亚历山大和罗马。

他们动不动就舞刀弄棍,手痒时,第一个目标就是少年的你。理由不限:不虔诚,不安分,没信仰,或者根本没有理由。

巴比伦同学打折了你的一条胳膊,把你赶出了学校。你在大卫王和所罗门王同学的搀扶下,挣扎着回来。没过多久,亚历山大同学又打断了你的另一条胳膊,然而你又爬了起来。

直到有一天,罗马同学来了,他在学校周围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大到圈出了地中海。然后打断了你的两条腿,命令你永远不能再回此地。

你和小伙伴们从此开始流亡各地,2000多年,真的再也没有回去。

2000多年后,曾经的学校沧海桑田,迦南片区变成了巴勒斯坦。少年的你不仅回来了,还完成了一件惊为天人的不可能事件——带着整套复国主义理论和哲学,成功重建了校园。这种“不可能”的级别,如李源老师喻——就像一位姓孙的小伙伴,手拿三国演义,在浙江一带重建了吴国。

成功建校后,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从此不再是少年,而是“以色列”。

梅厄夫人用《我的一生》讲完了整个故事。

这是一篇读后感。但是读完后,我的感觉只有四个字——“别等恩赐”。这四个字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教训,然而一旦吸收,终身不忘。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您自己觉得更值得救自己。

别人的恩赐有多么靠不住?

威兹曼用英国海军不能缺少的丙酮换来了《贝尔福宣言》。从此“立国”有了原动力,犹太复国伙伴们喜大普奔,奔向巴勒斯坦,准备移民。

可是二战开始,贝尔福宣言就变成了一张纸,英国人的“恩赐”变成了匪夷所思的“绥靖”——一切德国人反对的,绝不表态,连希特勒武装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都没吭声,犹太人建国?还是洗洗睡吧。

那把“恩赐”打个折可以吗?

不建国,只在特拉维夫建个独立港,把欧洲在枪口下、集中营门前的同胞接来,不行吗?

嗯,别人给的“恩赐”,讨价还价当然是没用的。英国人把《贝尔福宣言》打折成了《白皮书》,“巴勒斯坦建国”打折成了“配额制”:不好意思,犹太命,只能救七万条。

寒彻入骨的孤立,苏联没空,西欧绥靖,全世界不闻不问。

古里安老师仰天长啸:我们要和希特勒作战,就当白皮书不存在,我们还要跟白皮书作战,就当希特勒不存在。

从此以后,“恩赐”,就是自己救自己:

1. 德军开进北非,犹太人依然毫无保留的支持盟军,帮英国人抗击隆美尔。然后悄悄地收好英国人的武器,打枪的不要,准备建国。

2. 英国把巴勒斯坦移交给联合国后,犹太人沿用威兹曼的“丙酮策略”,和全世界投票国做交易:支持,有优惠,不支持,没合作。人盯人,逐个击破。最后换来33张赞成票,“以色列”三个字,从此出现在世界地图上。

3. 有了国家,腰杆就硬起来了吗?未必。梅厄夫人在慕尼黑惨案后,祭出比《杀死比尔》还燃的“天谴行动”,Send forth the boys!既然世界继续遗弃犹太人,犹太人就可以继续遗弃这个世界。

这本书是一壶燃爆的鸡汤。

然而这并不是一篇鸡汤读后感。

梅厄夫人书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身份”。

巴迪欧老师有分教:“法西斯主义有一个很精准的定义——政治必须建立在“身份”的基础上。解放政治,自由政治,就绝不能引入身份范畴。人们是谁,穿长袖还是短袖,戴不戴头巾,这样还是那样生活,都与政治无关。”

作为吃瓜群众,您要知道,大部分人是分不清什么是政治,什么是身份,什么是自我认同的。结果就是:易被利用。

这在国家之间,党派之内,社会生活,办公室政治,甚至在家里,随处可见。

一旦给自己贴了标签,又有所图,人就会变的很奇怪。

既可以像梅厄夫人和犹太民族一样不寻常,也可以像XXXX(此处可以按您的理解随意填充)一样,无理智。

(此处特别鸣谢赠书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