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鹦鹉八哥: 蜜月期的出口转内销。
改革开放前借鉴苏联,旅级以上的火炮是三种:
59式130毫米加榴炮,仿造的苏联的M-46。
66式152毫米加榴炮,仿造的苏联的D-20。
苏联把D-20放到履带底盘上成了2S3,中国对应的就是把66式放到履带底盘上成了83式。
改变的契机是改革开放后找到了奥地利的奥钢联公司,当时他们刚刚从布尔博士,就是那个想研发炮射卫星最后被摩萨德刺杀的加拿大工程师的手里买下了GC-45轻型牵引榴弹炮的设计。
相比较苏系,奥地利完善的GHN-45所需的人数更少,45倍径更长射程更远(D-20为34倍径),所以中国购买了一些同时也买了设计版权,这才让155毫米的口径进入中国。
中国授权生产的叫PLL-01,祖传的155制退器设计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为了出口赚外汇,北方工业把PLL-01放到了88式坦克的底盘上成了PLZ-45,在2000年初卖给了沙特和科威特。2015年沙特介入也门内战的时候,就动用了PLZ-45炮击胡塞武装。
冷战结束后中国陆军一看,北方工业你有这么一个好东西为什么就想着出口,我们自己用多好。然后PLZ-45就换了新的底盘,火控,加长倍径到国际主流的52倍,成了PLZ-05。
21世纪开始流行轮式自行榴弹炮及卡车炮后,北方工业又把PLL-01这门炮放到了6*6的卡车底盘上,这便是PCL-181。
就是这么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让155毫米在中国完成了对152毫米和130毫米的整体替换。//@鹦鹉八哥: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跟北约统一口径?这是做何考虑?
引用:
2024-03-18 14:35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