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壹週:中國伽瑪(00164)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兵法盈商】

$中国伽玛(00164)$
約米尼在《戰爭藝術》提及戰爭藝術的六個部份,前兩個是戰略,中間兩個是戰術,最後兩個是後勤和攻守技術的工程學。後勤和技術層面的事情可統稱為”Back Office”,即不易為外人覺察或因保密原因,要待在後方密密耕耘。後勤、行政、物流、倉務和採購等Back Office現今常被冠以較亮麗的名字”Logistics”--「運籌」。

有了「運籌」這名堂,Back Office便不一樣了。漢高祖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而「運籌帷幄」便是形容張良在後勤的軍營帳幕中可計算出準確的物資補給,擬定最佳運輸路線,在適合處設立基地和判斷進退的時機,創造未戰先勝的條件。

讓我們看另一個運籌失據的慘痛例子。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兩艘主力戰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在戰後一沉一被擄,其餘的巡洋艦或炮艦不是被擊沉便是被俘,結果今人心酸。北洋水師是在1888年成立,初期清政府也算肯花資本開支(CapitalExpenditure)去購置裝備,更曾一度被視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但其後幾年,清政府削減開支,顯示了管理層在運籌預算上的失誤,輕視了日後的營運開支(Operating Expense),維護經費(Repair & Maintenance) 和升級開支(Upgrade Cost)等需要。有記載說清廷戶部在1891年上奏停止了北洋水師購買海軍軍械三年,傳言是中央要用款於頤和園,也有說當中有大臣在刻扣經費,總之自此以後,北洋水師未能新增一炮一艦。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不少舊艦因缺乏維護經費而導至效能急降,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升級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等亦未能施行。原本頗有前途的一支艦隊在幾年間無論機動性、航速和火力等皆已落後於週邊對手。

北洋水師在物流補給上也犯錯,據傳部份指揮官是「只識弓馬」的旱鴨子,海戰上陣時不是帶不夠炮彈,便是帶錯了穿甲彈或訓練彈,結果一艘敵艦也未能擊沉。相反對手早已準備好大量海戰用的黃火藥製成的開花爆破彈,結果曾是亞洲第一的艦隊便只有捱打的份兒!

北洋艦隊因運籌經費不足而未能裝上舷側速射炮,因此側面火力貧弱,戰術上,艦隊只適宜以一字形排開。開戰初期北洋艦隊原本佔優,但當艦隊變陣成尖峰形欲衝散對手時,對手以本隊慢速六艦在後排成一字陣抵禦,再以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包抄北洋艦隊薄弱的尖峰右側。因為對手在裝備上佔優,可採戰術也較多,北洋艦隊在此役差不多被全殲。北洋水師在運籌上的種種弱點局限了艦隊在戰略上只能做「消極性防禦」,德國哲學家恩格斯便曾點出北洋水師的戰敗歸根究底就是敗在放棄了積極性的制海權戰略。因此運籌上的失誤不單限制了戰術,也影響了戰略的成敗。

不經不覺已在「兵法盈商」這專欄寫了70篇的文章,將兵法應用於企業管理上雖談不上是個開創性的研究,但將古今中外著名的兵法與現代商業管理的核心理論來個交匯式的”Cross-over”,再以商業案例作輔助解說,這樣大膽大氣的文章也實屬罕見。筆者寫的時候已令自己感到很賞心,也希望能讓讀者悅目。現在也該是稍稍擱筆的時候,期望積累多點筆膽文氣,將來在另一個專欄或以另一種形式再與讀者分享。

劉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