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壹週:中國伽瑪(00164)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兵法盈商】

$中国伽玛(00164)$
為了擴大規模,企業除了透過自然增長便是收購合併。假使市場已趨成熟,要快速增加市場占份也只能靠併購。中國古代第一次大規模的併購要算是戰國末期秦統一六國的經過,當中有很多可借鑒的原則。

統一六國是個大項目,整個過程可細分為不同階段,先是一段準備期,由秦孝公於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布《墾草令》開始後,秦的生產力和軍力大幅提高,大秦集團內部的價值觀和最低層人員對集團的認知和認同也得以重塑。商秧變法後,秦國的糧食產量和財政收入幾乎是近鄰趙國的三倍,兵力也達趙國的兩倍。因此能實施收購策略的先決條件是財力、物力和企業價值觀。

戰國時期人才四處遊走擇木而棲,幸好秦贏政最終聽取李斯的勸諫而撤銷逐客令,其後也貫徹以法治國並統一全國度量衡和制度。故此併購的重要成功因素也包括人力、制度和統一的系統。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企業必須先弄清楚併購的目的,然後依此制定策略和創造成功的條件。例如企業是要判斷併購是要達到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還是範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的目的,前者是藉併購來減少功能重複的部門,或調整營運方式來達到協同效果或降低固定成本,後者則要在併購後整合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範圍以擴大企業的經營空間和減低平均成本。另外還要考慮的是爭取市場占份還是要控制成本和資源比較好,爭取市場占分通常會採取橫向收購同業,但控制成本和資源則需縱向收購上游供應或生產企業。

讓我們也來分析一下戰國情況。西面的秦國,從北到南接壤趙魏韓楚,要跨過這四國才可深入東面的燕齊。因此秦的具體合併策略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首先秦要「遠交」不會帶來即時協同效應的燕齊,然後便要選擇「近攻」對象的先後次序。第一個對象是韓國,它不單國力最弱,也提供了深入中原市場腹地的橋樑,結果秦在付出極少代價下便完成合併,成本效益相當高;第二個目標是趙國,它擁有北面長城這個寶貴資產和一支優良的騎兵隊,控制住這些資產和隊伍便可減少當秦深入中原市場時北面的威脅;合併魏的目的是要減低合縱抗秦的風險,因魏在戰國後期曾三次策動或參與合縱(一次是公孫衍,一次是蘇秦,最後一次是信陵君),當秦控制了趙韓後,魏更被半包圍,秦合併魏的條件也出現了;楚國是秦最難征服的對象,但楚的版圖和資源比秦還豐厚,加上秦在之前三次合併時得到韓國的兵器、趙國的騎兵和魏國的地利,兵力和補給上的條件比之前有增無減,所以秦雖然最後與楚拼了個傷亡均等,也堅持要將楚合併。

剩下來燕齊的命運呢?當秦完成韓趙魏楚的合併後便等於向市場發出全面收購的訊息,燕齊頓成了市場上的「少眾」。於是秦在滅楚的同年也以極少傷亡便合併了燕,翌年秦巧施戰術避開齊的主力然後兵臨齊都,齊國最後也不戰而降了。秦統一中國可算是併購史上的經典案例啊!

中國伽瑪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