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工商:中國伽瑪(00164)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兵法盈商】

$中国伽玛(00164)$
首先要為上期提到「縱橫家張儀幫助秦始皇瓦解六國合縱並統一中國」的描述作出修正。準確的說法應是張儀幫助秦惠王瓦解了六國合縱,幾十年後的秦始皇在這優勢下用了十年時間統一了中國。提起張儀,也有一段關於他的流傳,說他在秦國為相時推行連橫外交策略分化六國,與當了六國縱約長的師兄弟蘇秦「打對台」。更有謠傳說他倆其實是互相呼應以便在那亂世中撈取個人利益。

縱橫家的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投機取巧,沒有固定立場。話說蘇秦在「鬼谷子」王禪門下有小成後下山去以「連橫」策略遊說秦王,但因當時秦國排外情緒高漲而未被採納。後來蘇秦改向六國推行「合縱」大計而成功,但這卻讓人覺得他投機。更有人認為王禪先生不厚道,既然教出了一個蘇秦,為甚麼也調教一個張儀打對台呢?本來無論是管理或兵法都是講求避實擊虛,隨機應變。就好像是現今的專業經理人,說到底也只是打工的,職業生涯中多轉幾圈借此增加閱歷也是平常事。況且在春秋戰國或三國時代能有幸只服務過一個老闆的名將謀士只屬少數,因此後人批評縱橫家不在於他們曾否跳槽,而是在懷疑他們的「職場價值觀」(Value System)是否正確。

行為科學家格雷夫斯把企業組織內各式人物的價值觀進行分析後總括出以下七類型:反應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堅持己見型、玩弄權術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義型。傳統認為,管理人的價值觀大多屬於堅持己見型和玩弄權術型,現代情況已在變化而逐漸被社交中心型和存在主義型的人取代。管理人其實每天都在打一場職場價值觀的戰爭,若果管理人內心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便容易迷失於追權逐利,也就是所謂的被詭詐之術反噬自己。

歷史考證解開了很多的誤會,原來張儀在秦國當宰相時蘇秦還未出道,張儀在西元前310年死後蘇秦才去當六國縱約長。所以批評蘇秦和張儀兩師兄弟是互相呼應的投機政客的指控不成立。他倆的老師王禪其實也是很厚道的,當蘇秦遊說秦王失敗後,正沮喪該如何以一己之學去平天下時,猛然記起老師曾叮囑失意時要讀一本叫《陰符》的書。蘇秦便懸梁刺股細味這本書的內涵,三年後整個人脫胎換骨,再出山後終於成功聯合六國抗秦而換來十多年的和平局勢。王禪有兩本傳世著作,第一本是《捭闔策》,論述縱橫理論和遊說應用,另一本是《本經陰符七術》,就該是那本講及練氣養神、培養心志和價值觀的《陰符》。這就對了,王禪其實不單教學生「道術」(應用理論),也傳「道心」(道德價值),是位有遠見和負責任的老師。去年湖北高考出了一道作文題「上善若水任方圓」令考生大呼其難!這題目把老子「上善若水」的利萬物而不爭名利,和孟子教人處世規矩可成「方圓」的道儒思想巧妙地結合起來。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心存至善,就能剛柔相濟、方圓適宜。用於管理上便能隨機應變但不離大道至理,這就是利萬物,澤萬民的「上善」了。

中國伽瑪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