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財經報:中國伽瑪(00164)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知資為知之】

$中国伽玛(00164)$
 資源行業的運輸不外乎海陸空。大部份的資源出口國是在海上或是靠近海岸的,因此以海運將資源送往加工地是最常見的方法。穀物、煤、礦砂等大宗貨物都以散貨船來運輸。散貨船分為好望角型Capesize(10萬噸以上),巴拿馬型Panamax(約6萬噸),輕便型Handymax(約4萬噸)和小型Handysize(3萬噸以下)。一隻巴拿馬型船吃水便有16米深,所以能讓散貨船裝卸的港口不單要水深廣闊,也需有足夠的貨運配套。有些礦場附近沒有大型港口,散貨便只能先從礦場以貨車載運至淺水岸邊或內河的卸貨點,由拖船拖行駁船轉幾圈把散貨運到外港,然後再轉卸到大型的散貨船上。貨車、拖船和裝卸等開支便成為離岸前的額外費用,令每噸貨運成本增加5至10美元。

 內陸的資源國走陸路也會有不少麻煩,例如好些發展中國家未必有足夠經濟能力去舖設公路網,若礦藏帶位於氣候極端地區,建造公路也非易事。筆者見過一個資源豐厚的國家,全年有8個月氣溫低於零度,每年可做基建工程的日子只有6個月,建造工程都比其他地區緩慢和昂貴。更慘的是夏季短暫但氣溫卻可高至50度,令全年溫差達到100度,公路地面容易龜裂令維護費倍增。原本部份貨運仍可靠鐵路輸往鄰國,但因歷史和政治因素,路軌採用了俄制的1520毫米軌距,而不是國制常用的1435毫米制式,這樣鐵路運輸便沒有直通車,需要在過境時轉換列車或底盤,運輸成本又增加了。讀者或會問為甚麼運送資源也會用昂貴的空運方式?答案就是用於貴金屬。貴金屬礦砂開採出來後一般會就地加工和精煉,位處偏遠的礦場便需要包機運送這些貴重的半成品或成品金屬,這安排純粹是保安的原因。

中國伽瑪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