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工商:中國伽瑪(00164)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兵法盈商】

$中国伽玛(00164)$
許多中外人士對「孫子兵法」推崇備至,不過亦有人認為它是一本矛盾的著作。孫子在「始計篇」開宗名義的說用兵是國之大事,不可不細察,必先考慮五大要素:道、天、地、將、法,就是決策是否合乎道義人心,能否配合天時地利,管理者有沒有智、信、仁、勇、嚴等五項品格,和是否合規合法等。但孫子跟著又說:「兵者,詭道也」,然後列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十四種迷惑對手的詭計,曹操更在「孫子解略」中注釋:「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道義仁信,和詭詐無常同時成為「始計篇」的兩個提綱重點,確實很矛盾。難道參考「孫子兵法」的管理者也要行詭詐嗎?

自古無論治國或管理企業,都強調以誠信為本才能取信於人,不違背大義和社會責任才能永續營運下去。當然口裡說仁義,背後行詭詐的上位者是不少,不過代價是違規和不道義的事情若被揭發後會馬上跌得很慘!筆者認為孫子在寫「兵者,詭道也」時有兩層含意:一是強調掌握主動,爭先機,求變通這種奇詭的用兵原則;二是處於戰爭環境中,逼不得已下才應用詭道的原則。因此孫子在最後一篇「用間」時指出,縱使在戰爭時亦不建議用卑鄙之人做情報和反間的工作,而要用像呂尚、姜子牙等有才德的人去擔當才能把持及不逾越大義仁信這條底線。這便可解釋為什麼孫子在「始計篇」是先立「道天地將法」作為組織的核心價值,後是「智信仁勇嚴」作為管理者的素質要求,而「詭道」是需由有素質的管理者權衡情況才採用的手段。與孫子同為春秋时代的人物,老子也曾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他認為在戰爭中使用詭詐只是不得已的做法,並非處變通世管治之道。因此管理者應僅記應用兵法時只應參考詭道中奇詭變通的精神而不是欺騙詭詐的手段,更要以道義仁信為處事的基本價值觀。

價值觀也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和核心,是由領導人和大部分員工的價值觀趨同合流而成。企業能否成功和持續營運與持分者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息息相關。西方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價值觀由最初的投資者利益最大化,演變到投資者、員工和顧客等持分者也能滿意的追求,然後就是擴展到社會責任這層次的價值。價值觀與企業發展策略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例如以利益最大化為大前提會引導管理者挑選高回報的項目和嚴控成本;以持分者滿意度為中心的企業會更注重溝通,建立持分者的認同感和穩定性,然後轉化為員工拼搏的動力和顧客的支持;若再加上社會責任作為核心價值,企業雖然會多付出資源,卻能換來社會的認受、供應商的合作和顧客的支持等有形或無形的利益。「社會責任」對某些企業尤為重要,例如需要政府發牌和受特別條例監管之機構,公眾關注度高的企業和客戶群以萬來計算的行業。筆者也曾於一間金融機構中兼任「企業社責委員會」的主席,與公司裡的義工同事籌劃和參與社關服務。表面上企業會多消耗了資源,同事作為企業持分者也需要「無償」加班去做義工,然而就是因為這種價值觀的堅持獲得了社會認受和不少有形與無形的利益。

中國伽瑪企業融資及發展董事劉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