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地产行业是十年一遇级别机会,是忽悠还是无奈?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3喜欢:4

一、李蓓和她的半夏投资

李蓓何许人也?

图片来源:百度

公开资料显示,李蓓是北京大学学士及硕士,对大类资产配置有深刻理解,在股票、大宗商品、债市领域均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先后任职于交银施罗德投资经理,泓湖投资合伙人及投资总监,于2015年创立半夏投资。旗下的产品跟李蓓一样,人气以及实力也称之顶级。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3年2月,李蓓近五年的年化收益位列百亿私募基金经理第二名,而半夏投资在近三年、近五年的收益也位列百亿私募的前三强。

但这几个月的半夏投资并不尽如人意。

查询相关数据显示,半夏宏观对冲基金在今年1月盈利超5个百分点后,2月、3月已连续两月亏损,两个月的单月亏损幅度均达到2%左右。对于权益类资产亏损的原因,半夏投资李蓓发布3月月度报告表示,半夏宏观对冲基金3月出现2.6%的回撤,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地产股的持仓。李蓓认为,持有地产股并不是风险而是机会,后续大涨只是时间问题。她表示,现在的地产,就好像2016年年初的煤炭股。行业经历了供给侧的出清和收缩,需求端刚刚开始触底回升。李蓓指出,这是10年一遇级别的机会,股价反应只是时间问题。一批房企相对当前的股价,存在3-10倍的上涨空间。

 

二、在科技股如此火爆之际,李蓓看好房地产背后的基本逻辑又是什么?

对于李蓓看好房地产板块背后的基本逻辑无怪乎出于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其实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在政策上可以说是出现了非常大的支持,先是央行发出了全力营救房地产企业的三支箭。

第一支箭是信贷支持房企融资,也就是开发商能够从银行那里贷款了;

第二只箭是允许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从而从资本市场寻求资金出路;

第三支箭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推动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在央行发文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同时,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主要是从并购重组、再融资、境外市场、REITS和私募基金五个方向的调整展开,基本上涵盖了地产股权融资渠道,被行业称之为史诗级调整。

其实在央行和证监会发布支持房地产企业的政策之前,全国已经有几十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了松绑。

二是趋势。进入到2023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回升势头。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刚过去的三月份为例,北京成交2.22万套二手住宅,高于正常状态下的1.2万套到1.7万套,市场呈现较热态势;广州二手住宅网签宗数,则创下了2021年5月以来的新高;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3991套,环比增加24.43%,同比增加86.12%,这也是近20个月成交以来的高点;成都继2月份成交量创纪录后,二手房市场在3月继续发力,连续21个工作日单日成交破千套,单日最高成交量高达1715套,堪称疯狂;杭州二手房成交时隔两年,重回“万套时代”。

同样在新房方面3月份,新房市场活跃度提升,成交规模同环比实现“二连升”。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23年3月重点监测的30城新房销售面积为1567.7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3.51%,同比上升31.1%。

这说明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收缩之后,犹如一根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上面的压力少有放缓,向上反弹也是必然的结果。

4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住房消费呈现回暖迹象,房地产业1-2月份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3%,较去年全年加快19.5个百分点;3月份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7.9%。”

房地产行业的回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两点当是支撑李蓓看好房地产企业最根本的原因。

 

三、如何解读李蓓的“漂移”式观点

 

但李蓓对房地产企业的态度却远非她在内部报告中所阐述的那样,是十年一遇级别的机会。3月底她参加一档投资对话栏目中分享对房地产的观点与上述大相径庭。

在对话栏目中她如此阐述:“这两年地产经历了供给侧改革,部分房产企业出局,房地产行业的产能已经下降了一半,甚至更多,而需求端可能下滑了30%-40%。现在,房地产库存一点都不高,而且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了创伤,未来一到两年没有供应能力,房地产行业产能的持续不足可以预见。”

同时她认为“房价可能会涨,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投资重回景气和繁荣。”

短短的几天时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蓓对房地产产业的研判出现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判断?

对于李蓓如此高调地宣称地产行业出现了十年一遇级别的机会,到底是忽悠还是无奈?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在科技股如此大火之际,自己掌管的产品折戟在房地产上,出现权益类产品连续两个月的亏损,如何给投资者一个交代,稳定住投资者对公司产品的信心和支持,保证现有的产品不被大量赎回,或许是迫使她不得不在短短的几天内做出反差如此之大的论断。

忽悠的成分不能没有,但更多的应该是无奈!

 

四、看多房地产行业的并不少

图片来源:百度

其实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在经历了收缩后的阵痛以及密集的政策利好后,看多房地产行业的机构也是越来越多。

房地产服务商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董事长麦安东表示:“回顾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全年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但2023年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2022年末开启的防控优化措施有望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调控政策层面愈发宽松也有利于市场修复信心。在低谷期重塑格局,在触底反弹的过程中加速发展,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值得期待。”

从各大公募机构们针对2023年的市场展望来看,看好房地产板块个股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共识”。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2023年在股票行业配置上,会适度增加消费和地产链方向的配置。从数据上看,防控优化利好消费,地产放松利好地产链,而食品饮料是二者受益的交集。

嘉实基金认为,2023年房地产政策纠偏外加疫后复苏带来需求改善的可选消费和周期相关的地产产业链都值得关注。

券商中看多房地产的也是大有人在。

西南证券认为,稳增长背景下,行业宽松政策有望持续释放,看好经营稳健的优质房企,同时关注物业板块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

信达证券表示:经历了历史上最长、幅度最大的调整周期!房地产行业未来有望存在一波高质量集中加杠杆的机遇。

国盛证券着直言不讳的表明要布局2023年房地产行业!重点看好央企、能源建设与地产链。

在私募圈,看好房地产企业的也不在少数。

在1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私募大佬林园表示2023年整个地产板块都有机会;丹羿投资认为,新消费的崛起、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受益于稳增长的政策红利产业等,全年都将酝酿较多的投资机会。

针对房地产市场,金融机构也给出了看法:比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对 2023 年房地产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经济学家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随着供需两端政策显效,市场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注:资料引用百科、同花顺咨询等。(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讨论

让爱随风而逝2023-04-08 00:55

演员罢了,你真以为这女的能有什么超能力?背后大佬们让她说什么她就说什么

小妞的微笑2023-04-07 23:38

这算不算利用名人效应操纵股价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2023-04-08 08:48

是垃圾

无私奉献定资金2023-04-08 03:27

政府传声筒

全部讨论

2023-04-08 00:55

演员罢了,你真以为这女的能有什么超能力?背后大佬们让她说什么她就说什么

2023-04-07 23:38

这算不算利用名人效应操纵股价

2023-04-08 08:48

是垃圾

2023-04-08 03:27

政府传声筒

2023-04-08 08:47

地产行业估计今年是还债年吧,不敢买地会导致新房供应不足,带来涨价增利的结果。
关键老百姓兜里钱还剩的多吗?

她是臭老九

2023-04-19 22:38

转:$保利发展(SH600048)$$万科A(SZ000002)$$万科企业(02202)$ ,$$华润置地(01109),$龙湖集团(00960),$中国海外发展(00688),$招商蛇口(SZ001979),$金地集团(SH600383),$华发股份(SH600325),……

2023-04-08 21:34

过去二十年算什么

2023-04-08 14:49

2023-04-08 11:43

分两面看,高端品质新房是价值,老城区二手房学区房,刚需房一地鸡毛,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