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发布于: Android转发:7回复:2喜欢:1

证券代码:000876 证券简称:新希望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新闻发布会
□现场参观
■其他_ 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交流环节__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序号
单位名称
人员姓名

1
海通证券
丁 频

2
兴业证券
毛一凡

3
中信证券
熊承慧

4
国联证券
王 承

5
招商证券
陈 晗

6
成都善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尹华军

7
个人投资者
严海峰

8
个人投资者
张利军

9
个人投资者
朱陈贤

10
个人投资者
周准许

11
个人投资者
顾灿宇

12
个人投资者
徐大然

13
个人投资者
蔡俊边

14
个人投资者
秦 潮

15
个人投资者
王稳筑



时间
2018年5月22日

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华南路339号明宇豪雅饭店四楼明宇厅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畅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邓 成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向 川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韩继涛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 王维勇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王述华
以及其他董事、监事、高管人员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含行程及沟通内容)

公司董事长刘畅女士首先对公司近年来战略定位做了介绍。

新希望六和是中国最早的农牧上市公司之一,到今天30多年的时间,在上市公司这个母体下孕育了很多产业:饲料现在是中国销量第一大,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白羽肉禽产业链企业,食品这块除了过去的鸡肉、鸭肉和猪肉的屠宰及深加工,现在还增加了嘉和一品中央厨房的布局,我们从山东食品深加工厂向嘉和一品输出人才和食品加工厂运营的心得,现在这一块也做得比较好。
从公司整体业务组合的角度看,我们是多元化的公司;但在单独某个产业上来看,比如禽产业,我们已经实现了部分的一体化,今后猪产业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对于每一个业务单元而言,我们也追求这个领域里的专业化。
公司业务覆盖饲料、养殖、食品、中央厨房,是真正的田间到桌边的长产业链公司,但管理难度和发展难度也随之提高。我们是国内农业企业里第一家做到这样大业务范围的企业,很难找到企业去效仿,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变革,不管是组织管理上,还是激励方式上。
在激励方面,我们基于各个业务的不同特点,以及发展阶段,做了不同的激励方式,核心是为了让我们最基层的个体得到激发,让老树发出新花。比如养猪,我们会通过裂变式发展,类似海底捞通过师傅带徒弟去开分店的方式,一方面实现项目的高效率快速拓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人力的充分延展与专业化水平。饲料、禽产业等业务主要做增量激励。食品业务会更多参考互联网公司的模式去做股权分红。总之,我们做了很多激励年轻人和基层的事情,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上下士气高涨,接下来也还会继续做这样一些变化。

问答交流环节:

一、总体战略方面的问题

Q:当年考虑先做大,现在您怎么考虑大和强?
A:大是个基础,规模是很重要,因为行业里有很多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地方。今天也要保证规模,但同时要做精、做强,现在专业化对我们而言也很重要。之前别人会觉得我们是一体化公司,但实际我们目前还只是部分地做到了一体化,不是每个地方都均衡。对我们来说,就像航空母舰,需要每个组成部分都专业,航行要专业、火炮要专业、舰载飞机也要专业。就像养猪,养殖、交易、屠宰、食品,每个环节我们希望都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总的来说,做大做规模和做强做利润,在每个阶段各有侧重,我们会选当时最适合的,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Q:全产业链模式的弊端怎么考虑?
A:我们要做农牧端的综合服务商。我们的饲料可以给养殖企业提供方案。我们的养猪,除了自己养,也可以给养殖企业提供方案,比如说托管代养。整体上,我们在禽产业上已经部分地做到一体化,今后是追求禽产业的效率最优化为目标。养猪而言,现阶段还是立足于养殖环节本身,大力发展白猪为主,提升市场份额与地位,然后再逐步打通下游。未来产业的定位,我们还是要升级为综合方案解决/提供商。

Q:新希望进入了MSCI的名单,意味着外资对于公司投资潜力的认可。公司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国外机构比较偏好中长期投资、投资偏好也不太一样、对于行业的理解也不一样。公司的业务在横向上覆盖猪禽产业、在纵向又是饲料、养殖、屠宰的产业链一体化,对很多分析师和研究机构来说,确实不太好分析,但是对于公司自身来说,又可以通过不同产业的周期交错,实现风险错配或对冲,确保公司业绩能较为较稳定的增长,而非大起大落剧烈波动,当然股价也会比较稳定。另外,公司多年坚持分红,对于国外机构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二、资金管理和分红等方面的问题

Q:未来三年有股权融资计划吗?
A:短期内暂时没有。但长期看会根据市场环境,考虑各种适合的融资方式。

Q:公司在分红方面的考虑?
A:从2011年完成重组至今,公司一直坚持分红,而且累计分红已经超过50个亿。今年公司对生猪投资非常大,换作其他公司可能很多就不分红了,但我们还是坚持要对股东回报,所以我们今年还有分红。这是给投资者明确的信号,哪怕公司在快速发展,我们也会坚持对投资者回报。经营好或不好、发展快或慢的时候我们都会分,未来也会坚持这个想法。6月份后我们就被列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于偏向于长期投资的国外投资者来说,持续分红也是他们看重的指标,我们做好分红,也有助于促进国外投资者配置的提升。

Q:后期发展资金储备如何?
A:我们的资金成本相比绝大部分同行来说,都是很有优势的,各种融资通道都很畅通,足以保障发展需要的资金。

Q:定期报告中的坏账增加问题?
A:首先是公司近年来,为了支持基层单元更加积极灵活地拓展业务,会适度放松一些管控尺度。另外去年发生了H7N9流感,一些区域养殖户养殖失败,也对这方面带来了影响。但还要注意的是,对坏账不能只看绝对值,也要看比例。公司的坏账计提只有1个亿左右,与公司600多亿的营收相比,比例是比较低的。

Q:借款增加怎么看?
A:借款确实有增加,负债有所增加,这都与生猪业务投资有关系。但是目前资产负债率只有40%多,相比过去也不算太大的变化。公司融资贷款的利息是行业里极低的,银行授信有400多亿,而目前只用了20%左右,而且我们可以在多家银行间自由选择,获得最优的融资支持。

三、养猪业务方面的问题

Q:养猪大规模发展,会有股权融资嘛?
A:养猪需要新团队,我们的养猪团队在国内也很领先。但为了配合快速布局,人才需要跟上。所以我们推出裂变式发展的模式。以现有团队为核心,让他们都去培训下面的二级三级团队,并且是在实战中进行培训,让他们自己裂变发展,这样就会涌现出更多新的职业经理人。
裂变模式:我们的养猪是做聚落式发展,一些聚落生产和经营指标很优秀,我们希望这个模式可以复制和持续,关键问题在于人才。所以我们提出裂变,类似师傅带徒弟,一个聚落成功了,我们鼓励这个聚落培养并输出人才,带出下一个聚落出来,这样使得我们下一个聚落也有优秀的人才支撑,能稳妥成长。而分享机制也是融入到裂变发展当中,比如最初这个优秀聚落的总经理,除了他自己分管聚落的奖金,如果从他这个聚落裂变出去第二个、第三个小聚落,他还可以从这些裂变小聚落头几年的业绩中获得分享。虽然不是股权激励,但仍是一种力度很大的激励方式,能让大家都得到分享。而且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也会规划,如何把裂变出来的收益,转变成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分享方式,股权或者分红的模式。

Q:出栏生猪数增加,猪肉进口也可能增加,猪价不好影响利润怎么办?
A:猪价低迷确实影响很大,我们会根据短期行情的变化,来灵活调整一些销售节奏。但投资建设的节奏不会减缓,反倒是会趁着行业处于低谷期,加快布局建设,这样等猪价恢复时,我们才有足够的产能来获取更大的回报。猪肉进口的影响,在今年这个猪价下,其实影响是很小的。

Q:作为后来者,养猪业务和友商比的优势在哪?
A:养猪主要影响因素,第一是政策,环保、安全、补贴都是驱动要素。第二是关键资源掌控,对产业格局的把握,比如土地,特别是优质土地,有效的产业布局。第三是技术能力,是否能得到全行业领先,实现绝对的比较优势。第四是业务模式,看模式是不是领先的,比如我们现在的聚落式养猪模式。
目前政策驱动力已经显现,我们作为行业龙头大企业,也是比较易于获取一些政策支持的。产业布局与资源掌控、技术能力、业务模式,以及我们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在全行业也可能是比较领先的。
除此之外,还因为我们是后来者,可以按照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在设计和布局上做一些新的安排,不会有遗留问题。到现在来看效果也比较好。

Q:养猪业务2018年的规划是怎样的?前面几年的出栏数似乎都不太多,后面几年的出栏规划却很高,能否达到?
A:首先养猪业务是很坚定要发展的,做好规模化,发挥后发优势。2018年我们养猪规模不大,年初定的目标是330-350万头,即使今年行情一直不好,但我们这个规模还在可控范围之内,甚至可以调整销售节奏,适当下调一些全年出栏数。再加上我们的成本也还在不断优化,所以整体上对利润影响不会很大。
过去几年出栏数不算多,是因为种猪储备还没有上来,我们到现在的母猪存栏大约是10万头左右。但本身养猪从拿到土地签订协议,到投资建设,再到形成母猪产能也都有一定的周期。过去几年大部分项目都还在前期准备和建设阶段,所以没有很快地转化成出栏数。但对于未来几年,我们都有充分的安排。目前的在建工程就有20多个,2018年总共开工的产能超过1000万头以上,其他土地储备资源就更多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最近都有增加,接下来几个财务报告周期还会增加得更多。
明年在现在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没问题,2021年冲刺3000万头的目标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我们也会根据短期内的行情走势,来灵活安排什么时候进猪。

Q:农牧企业纷纷养猪是否只是跟风?
A:美国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快速的规模化,也解决了行业安全性、稳定性等多方面问题。中国现在也开始进入了养猪规模化的阶段。对其他同行我们不多做评论,但公司自己做养猪,还是深入考虑之后的决定。
一方面是基于养猪业务本身考虑,首先猪产业体量非常大,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其次中国养猪行业当前的规模化程度、集中化程度相比发达国家的水平,都还很低,存在行业整合的机会;再次,国内整体上养猪的效率、成本水平也还很低,所以公司掌握了这方面的核心技术之后,通过专业化的发展,新的养殖模式,是能够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享受到这一技术红利的。另一方面是从公司整体布局的角度考虑,我们向食品端延伸,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可靠、全程可控的肉食品,中间的养殖环节是不能缺失的。公司这几年加大力度养猪,未来几年则会逐步增加在食品板块的投入,使得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匹配,最终实现为消费者提供一块安全好肉的目标。
也正因为此,公司发展养猪也不只是单纯的养猪,今后从养猪到下游猪肉屠宰深加工的配套与延伸,以及生猪交易等等,都有布局安排。

Q:PSY 26以上是怎么做到的?
A: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因为我们的聚落化养猪模式,本身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把不同代际的种猪场、核心群扩繁群、有的地方还会有保育育肥场,把它们聚集到一起的布局模式,还有猪场设计建设方案、内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种猪品种的选择,比如我们掌握的PIC种猪资源,还有人员操作流程,动物营养配方等等。

四、饲料业务方面的问题

Q:饲料业务2018年的规划?
A:整体思路是要继续做强饲料,这个领域会强调科技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目前,1-5月份同比有较好增长。

Q:近期饲料原料采购的情况如何?
A:公司2015年在DDGS采购上有些损失,2016年在豆粕上又有些损失,因此在2016年下半年,公司下决心在原料采购方面做出调整变革,并且到今年都还在继续优化。以前的采购,因为公司饲料业务的地域覆盖太广,所以整体上偏向分散,区域性的采购比较多,现在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集中。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集中:1)股份总部层面的集中,主要是针对维生素、功能性饲料、鱼粉、豆粕等等,通过股份统一采购、统一定价;2)区域层面的集中,例如山东区域的玉米统一采购,充分发挥区域市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3)小聚落层面的集中:比如米糠等地产原料,各地差异非常大,我们就把集中放在基层。这一两年来,原料把控的力度还是明显加强了。
除了内部的调整,在外部,我们与中粮、中储粮等大的供应商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如果价格有波动,我们有多种调整方式,移库也有,代收代储也有。

五、其他业务方面的问题

Q:食品端的变化?
A:食品端是我们最重要的方向,公司对消费端也一直很感兴趣,通过近年来的探索还是有很多体会。To B、To C都是大方向,但我们会相对侧重于To B,毕竟我们的体量非常大,必须把To B做好才能充分消化我们这么大产量的肉。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会更多聚焦餐饮和新零售,过去已经有很多生鲜品进入了,调理品、熟食、预制菜也在逐步进入。但To C的品牌运营也在做,我们希望二者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我们还专门成立食品事业群,做新的品牌、渠道和研发开拓。总之,在食品端会继续关注各种新的变化。

Q:海外业务的布局情况?
A:海外16个国家有投资,已有约50个项目。我们在海外声誉非常好,东南亚、非洲许多国家对我们在海外投资非常认可。政府相对高层级别的领导到这些国家访问,都会去新希望参观。

提供资料清单(如有)


日期
2018-5-24

全部讨论

2019-03-24 07:06

去年5月份的机构调研,内容现在仍不过时$新希望(SZ000876)$

2018-05-24 22:37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