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和轮动,也能存在基金投资当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说说买基金的那些事儿。

一般都是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相比银行渠道,第三方平台费率低,能看到的基金信息也多。重点是,能够自建组合!能够时刻监测自己设计和运行的策略,得以复盘。

本人真正购买大量基金应该是从19年开始,在坤坤等一众“明星基金经理”没被市场彻底炒热之前,已经提前布局在这些基金里头了。当时买基的逻辑就是,挑选基金经理,挑选基金风格,了解过往业绩,再看下回撤、夏普比率、规模等,合适就上了。

所以当时购买主动基金的原则,基本都是个人风格鲜明的基金经理为主导,2020年起自建的其中一个“五年存款”基金组合,就是在各大基金公司里,挑选“头牌”或较为有名的某位或数位基金经理,旗下的明星基,大杂烩组成一个组合,等权分散持仓,给五年时间观察和试验。直到现在也还在持仓和观察中。很可惜,买在了全民基金狂欢的高位,而选择的大部分基金,大部分因为基金经理被过度炒作,导致基金规模扩大;又或者市场风格切换的原因,又或者基金经理个人的原因调离,基金组合效果未表现甚好。

2021-2022年,接触量化概念后,也决定对基金“佛系”起来了。经过各路大神的回测,意识到,其实用量化思维买基,用轮动思维植入基金投资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近年来频频出现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辞职,转私募等等的消息,也让我彻底觉得,买基优先挑基金经理,是件“不靠谱”的事,也随时有可能被基金公司“割韭菜”。还不如“无脑”量化选择,相信数据,理性对待。

而基金何时卖出也是个难点。通过轮动方式,给自己相对框定卖出规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全部讨论

2023-03-14 01:41

占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