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风险交织下的可穿戴技术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8喜欢:3
在任何一个新市场发端的背后,资本的力量从来都不可忽视,可穿戴市场同样如此。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交相辉映,在推动市场增长的同时,制造着机会、希望与繁荣,同样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假象、风险与泡沫。
1.增长——挡不住的快速爆发
据资本实验室统计,2013年全球可穿戴技术风险投资数量64起,披露交易额5.6亿美元;到2014年,本行业投资进入快速爆发期,投资数量达到152起,披露交易额达到20.6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138%和268%。

数据显示,在2013年,获风险投资的可穿戴技术企业来自8个国家,而在2014年,该领域风险投资已经覆盖到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依旧是全球可穿戴技术的创新与投资中心:在2013年,美国市场风险投资交易数量38起,披露交易额5.13亿美元。2014年投资数量增长到85起,占全球总交易数量的56%;披露交易额17.1亿美元,占全球总交易额的83%。
中国市场的投资交易同样增长迅猛。2013年,中国市场可穿戴技术投资仅15起,披露交易额不足1亿元人民币。到2014年,交易数量增长到42起,占全球总交易数量的28%;交易额增长到2.4亿美元,占全球总交易额的12%。
2.从技术端到应用端——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从细分领域来看,2014年可穿戴技术风险投资仍然以终端设备为主,投资事件122起,交易额18.7亿美元;软件与服务平台投资事件24起,交易额1.1亿美元;基础技术6起,交易额8457万美元。从技术端到应用端,可穿戴市场风险投资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1亿美元以上融资达到4起。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商Magic Leap在2014年获得两轮融资,以5.92亿美元总额领衔可穿戴设备投资;其次,智能手环及音乐设备生产商Jawbone以2.5亿美元融资紧随其后;可消化微芯片药丸开发商Proteus Digital Health获得三起融资,共2.04亿美元;远程患者监控装置与移动应用Preventice获得1.08亿美元投资。
软件与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软件开发平台、垂直领域的可穿戴应用软件等。在该领域,美国市场投资事件数量20起,占比83%;交易金额9800万美元,占比87%,远远领先其它国家和地区。
在本领域,代表性的企业有:专注于慢性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公司WellDoc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位居软件与服务平台投资榜首;利用可穿戴设备为公司员工提供移动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Jiff获得1800万美元投资;用于商业领域的智能眼镜数据收集与分析服务商APX Labs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
基础技术主要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芯片等硬件技术与产品开发。其中,微型传感器生产商mCube获得3700万美元投资;为可穿戴设备设计、制造低功耗芯片的Ineda Systems在2014年获得两轮共3600万美元融资;柔性触觉传感器研发商Novasentis获得1040万美元投资。
3.健康医疗类可穿戴设备占据主流
从2013年到2014年,可穿戴设备领域以最多的投资事件,吸引了最大量的资金。这让消费者看到、用到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的同时,正在推动该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

从细分领域来看,健康医疗类产品59起,交易额7.3亿美元;运动类产品27起 ,交易额1.6亿美元;视觉/影音类产品26起,交易额9.7亿美元。此外,通讯/安全与宠物领域10起,交易额近2000万美元。
通过进一步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发现曝光度最高的智能眼镜等头戴式设备和智能手表等腕带式设备的投资事件并非最高,而是主攻移动医疗市场的、更为专业的携带式产品。
4.中国——可穿戴市场投资高涨
从2014年中国市场可穿戴技术的投资数量和披露交易额来看,投资机构对可穿戴技术的投资热情高涨,巨额的风险资本疯狂涌入;投资事件数量达到2013年的2.8倍,披露交易额达到2013年的近50倍,形成非常清晰的分水岭。

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市场获投资的全部是具体的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其中最大的几笔融资分别为: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在2014年初获得小米科技和顺为基金的数千万元投资,并在12月份获得高榕资本等3500万美元投资。运动手环制造商咕咚运动在两轮融资中分别获得3000万美元和6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供应商九安医疗获得小米科技的2500万美元投资。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可穿戴市场投资全部集中在具体的可穿戴设备领域。与美国相比,国内在可穿戴软件与服务平台,传感器、芯片等基础技术领域的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仍然非常缺乏。从长远来看,与手机芯片、操作系统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相比,中国可穿戴产业在全球可穿戴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样值得担忧。而在火热的投资背后,国内可穿戴市场的投资将更加激烈,而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洗牌也将加速。
2014年的可穿戴市场,同样是企业级风险资本格外活跃的一年:小米科技在1月与顺为资本联合投资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数千万元人民币;在9月以2500万美元投资血压计、血糖仪生产商九安医疗。2014年6月,腾讯联合京东为健康管理移动智能外设产品开发商缤刻普锐带去2100万美元B轮融资。
在上市公司层面,传统行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以及组建投资基金的方式强力介入可穿戴市场:邦讯技术在4月以2.4亿元收购可穿戴设备技术服务商凌拓科技;中京电子先后在5月和8月对可穿戴设备厂商乐源数字以增资和股权受让的方式,以6750万元共获得该公司22.5%股份;10月,汤臣倍健以1亿元人民币参股移动医疗产品生产商深圳倍泰健康测量分析公司,占股比例25%。。此外,合力泰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西合力泰与深圳长润资产合作,共同组建成立总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的合泰长润智能穿戴产业投资基金。
5.现实指引未来
在我们谈论可穿戴市场投资的火热,以及可期待的美好未来时,却又不得不面对两个最需要正视的现实:消费者并不那么买账,以及行业高度碎片化。上述两个方面的现状正是可穿戴市场的两个基本特征,也决定了这一市场的未来方向和企业建立持续竞争力的可行路径:
向上游延伸。中国市场大量企业在终端产品领域扎堆,而在软件与服务平台、基础技术研发领域的企业非常缺乏。这造成了高度的同质化竞争,企业及产品的昙花一现将成为常态。与此同时,那些能够向上游领域延伸的企业才能建立起更高的竞争门槛。
向垂直领域延伸。可穿戴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仍然主要集中于个人消费层面,在未来无非是在个人应用层面上的继续深化,在商业应用层面的继续拓展。在个人消费层面,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与移动医疗、移动教育、移动电商、社交娱乐的结合;在企业级应用领域,交通、物流、建筑、制造、航空航天、军事等垂直领域都将接纳更多的可穿戴设备。
找到自己的伙伴。英特尔与SMS Audio、Opening Ceremony、Fossil,三星与Under Armour,百度与乐心医疗、TCL、361°,耐克与苹果,京东与春雨医生……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的专业化决定了这一市场所必有的跨界合作特征,也决定了市场参与者必须找到自己在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哪怕是融合了最先进技术的可穿戴设备,对于未来的创业和投资还是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商业道理:我们提供的不是可穿戴设备,而是以可穿戴设备为工具,解决某个领域的一个或一些问题。
本文为资本实验室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资本实验室

全部讨论

2015-04-18 09:18

你们多少钱买的?

2015-04-18 08:52

这跟丹邦科技有什么关系?

关注龙头$北京君正(SZ300223)$关注调整充分 产能释放凸显业绩提升且滞涨得$丹邦科技(SZ00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