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风烛光市集于成都开市,助力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传递匠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21日,国内首个国风烛光市集在成都地标建筑交子大道开市。作为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的重要线下活动,该市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50余家国风品牌商家及成都非遗代表,通过展览、非遗体验、匠人对话、演出等方式,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匠心之旅。

据介绍,该市集将持续数日,期间8月23日将举办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主论坛及分论坛,多种形式齐助力匠心传播,全方位为传承立命,为匠心撑腰。

近距离非遗体验,面对面感受匠心魅力

木艺、染织、皮制、雕刻、国风饰品……晚上6时起,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在人来人往的交子大道上精致亮相。小鱼仙、無二手作、一心草堂等手工商家应邀从全国各地赶来,带着各类匠心独具的精美展品,而且每项手艺都邀请相应匠人,与游客进行现场互动,帮助深入了解物件背后的制作工艺及创作故事。

创于2012年的一心草堂,始终致力于茶、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推广,推出茶道具、茶、香道具、香、茶席配饰、席间玩物、空间装饰等木艺手工茶器;强调作品独一无二的無二手作,运用传统工艺和原始天然树木纹理,与现代的百搭树脂材料交融,创造出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得的手工作品;杭州眷古主理人热爱中国传统绳艺和珠串、古物修复以及珠宝设计,并且在传统手工行业深耕20余年;苗雨刺绣以情为针,寄爱于线,将最吉祥的图腾绣满爱的衣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子鱼会馆摊主,在继承传统的艺术基础上不拘泥载体与形式,通过火绘、压花、雕刻、镶嵌等技术制作出艺术感十足的葫芦手工艺品。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目前成都市严峻的供电形势,此次掇珍市集特意采用电子蜡烛的方式,低碳办会同时塑造出更加浪漫别致的氛围感。

在成都这座非遗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自然少不了非遗体验。此次有20家成都非遗项目来到市集现场,包括蜀锦、蜀绣、成都面人、木雕、粽编、绳编等等,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匠心之作,而且可以面观制作过程,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非遗魅力。

像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绳结,用一根绳就可以编织出品类繁多、千变万化的绳结作品,从基本结的平结、双钱结;再到变化结的桂花结、绣球结;以及组合结的如意吉祥结、方胜结、寿字结等等;大家熟悉的成都蜀锦,中国古代的“高定”,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在烛光映照下更是散发出非凡魅力;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面人,手艺人现场表演捏造工艺,一双巧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造型饱满兼备神韵;以粽叶为原材料的新繁粽编,早在200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做工考究,颜色鲜艳,是成都新繁地区妇孺皆知的民间手工艺。

有游客表示,能够这么近地看到匠人们的手工制作过程,觉得十分神奇,而且体会到匠人们的不易,深感这些手艺值得好好传承下去。

稍晚进行的国风演出中,伴随悠扬琴声,一场汉服秀以“快闪”形式在交子大道上演,《礼仪之邦》汉服表演再现楚风汉韵,为游客们带来一场视觉饕餮。随即各项曲艺非遗项目陆续上演,承载着川人奇思与天才的川剧,用一幕变脸绝活惊艳众人;集文学、音乐、表演、打板于一体的四川车灯,以一首俏皮的《好吃嘴儿》带领大家回到七百年前的rap现场;一拍一击间变化无穷的四川竹琴,转腔换调,韵味悠长,好不热闹;群口相声《烟火成都》,通过编年史的方式讲述最市井的成都之声,演绎出了最亲切、最难以割舍的蓉城味道。

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传统文化的求生之路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流通。”这是大会创办人赵普对待传统手工艺始终不变的态度。“一定要让传统文化走入市井,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美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一定要让手艺的传承者们能在此获利,手艺自然而然就不会消失。”

成都本地的邵雷剪纸,将中国剪纸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赋予现代化表达,相继研发出立体剪纸灯和贺卡,刷新了大众对于剪纸的认知。此次掇珍集现场,邵雷剪纸负责人表示传统剪纸虽然在艺术表达上成就颇高,但面对时代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大众需求,才能让传统艺术“活”下去。

如何激发传统手工艺消费价值?本次亮相掇珍市集的众多手工艺人,纷纷亮出了各自的实战妙计。来自北京的云兮原竹鱼竿,针对不同垂钓方式制作出了种类繁多的鱼竿;百年蘭草堂在发扬传统茶文化的过程中,按照现代人的养生需求推出不同效果的茶叶;来自绍兴的若耶溪黄酒秉承匠人精神,除了创造用精品糯米陈酿的黄酒外,更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传播酒文化同时也是传播美学和生活方式;创办国内第一家汉服实体店的重回汉唐,以“国潮+”重塑汉服文化魅力,一直以来深受汉服爱好者追捧。

依托匠人精神,为传统文化赋能,为手艺人搭建平台,这也是中国匠人大会的初心所在。本届大会把传统文化搬到街头,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将匠心精神传递到人群中,不仅和匠人们站在一起,也是和大众们并肩,共创以匠人文化为底色、以匠心精神为支撑的超级文化IP。

无处不在的匠心细节,深入贯彻匠心内涵

如前文所提,此次掇珍市集采用无汞无辐射的电子蜡烛,于烟火成都,以烛光蕴情。而且应“低碳办会”的主张,大会举办方特意从北京调运过来发电车,减少非必要浪费。另外据本届大会常务副秘书长、总指挥李其锋现场表示,整个大会包括市集现场,为确保所有与会人员及市民游客安全,将会以科技助力防疫,采用六码合一的防疫设备,进行全链路的有效防疫管理,传递出本届大会的匠心内涵。

除了以上细节之外,本届大会还在公益方面,以匠心传爱心。市集现场,专门帮助山区贫困家庭和残障手工艺人士售卖手工艺品的成都岩羊组织,代表着弱势群体身为匠人的尊严和自立;立足于传统茶道文化传播的“行走的茶人”,专注于让中国传统茶香传遍每个街头巷尾;来自荷兰的修理咖啡馆,则通过修复旧物传达人际交流中的宝贵温情。

以匠心精神赋能城市发展

成都作为文旅消费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典范,在传统文化发展方面成就颇多。这其中,以宽窄巷子为代表项目的成都文旅集团,这些年屡屡推出带有浓重成都特色的文创产品,助力成都文创及成都文化一次次破圈。此次它们也精心整合旗下文创投集团、旅投集团、体投西村、西岭雪山、锦江绿道等一系列精品文创产品,在市集上和市民游客分享本土文旅成就,秀出属于成都人的生活美学。

对于本届大会而言,掇珍市集不仅承载了一座城市的美好,同时也是以匠心精神赋能城市发展的重要表现。未来大会还将通过展览、论坛、商资对接等多种形式,汇聚匠心,赋能城市,为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接下来大会还将围绕传统产业振兴与城市更新、文化滋养与商贸流通、设计再造与品牌新生、案例互鉴与资源链接等主要方向,搭建文化产业展示交流平台,并为企业机构及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商业合作机会。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推动商贸商圈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汇聚世界级文创、消费、商业、艺术、科技等优质资源,助力区域加快打造城市消费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