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魔咒?去年的冠军基金还能追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3

2021年过去了,基金收益排行榜也出来了,绩优基金排名在多次更替之后也迎来了最终的结果,那就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经理崔晟龙以119.42%的全年业绩,摘得年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冠军。不仅如此,2021年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亚军产品同样由崔宸龙管理,为前海开源新经济A,年度收益为109.36%。重演2019年、2020年曾出现的一人独揽“冠亚军”的局面。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忍不住想问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经验丰富的老韭菜可能就会淡定许多,比较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踩过的坑和雷都不少,时刻把风险放在了第一位。此外,江湖多有传言,前一年的基金收益冠军,接下来一年乃至几年的业绩都会一蹶不振,并称之为冠军魔咒。那么事实上如何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分析。啥也不说,先来张数据图压压惊,看看历年冠军基金经理在次年表现都如何吧。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近两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刘格崧、赵诣,2018年及以前的冠军基金经理在当年夺冠后,次年表现都不是太好,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都不高,也就2007、2009、2012三年的冠军基金经理表现不错。然后为啥要单独说2019、2020年的情况呢,因为从2019年开始a股市场行情就在持续走慢牛,这与以往不太一样,这个在我的之前文章里有分析过。所以,这两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在次年都有不错的表现,一方面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市场行情持续向好的影响。

可能有点人不太相信,那我就重点说一下2019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刘格菘吧。在2019年,他管理的三只产品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全年回报分别为121.69%,110.37%,106.58%,均实现了翻倍收益。次年即2020年回报收益也都不错,达到了66%,但是在2021年回报就差了许多,收益率只有5%。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冠军魔咒虽然有一定的夸张,但是确实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因为基金经理在当年夺冠之后,会迎来大量的申购。管理的基金规模一下子从几个亿,变成了几十甚至几百亿,手头凭空多了几十上百亿资金,操作难度较以往会大许多,很多好股票往往就只有那么大的流通盘,买多了搞不好就得举牌。其次,要成为冠军基金经理,必然是重仓了某个行业领域板块,并在当年刚好赶上了风口,成功起飞,比如说去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崔晟龙就是踩中了新能源的风口。但是一个行业板块再怎么向好也不会一直涨上天,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和行业板块的轮动,如果基金经理投资偏好不变,那么基金收益就会迎来下降,甚至有可能是暴跌。

最后,基金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两年,每年的冠军都不一样,每年的风口都在变换。与其去追逐那些冠军基金经理,不如多去看看那些从业时间长,每年都能抓住风口、具有不错收益的基金经理,他们才是这个市场上的常青树,他们才是值得我们投资的对象。关注我,带你了解基金市场上的那些常青树。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全部讨论

2022-01-13 15:18

看看坤哥 松哥就知道了

2022-01-07 16:06

去年的冠军就是今年垫底的大概率!

2022-01-05 14:59

排名结束就砸盘,穿上裤子就不认人了,昨天砸,今天又砸,两天散户吃几乎两个跌停,前海太流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