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大师就是这样抄底中被爆仓破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回复:16喜欢:47

在1920年代的最后一年,格雷厄姆的联合账户上涨了60%,超过了道琼斯49.47%的涨幅。在1929年的最后一个月,市场开始大幅波动。这时候格雷厄姆回补了他的空头仓位,但是留下来多头仓位。他认为价格被大幅低估了。那一年他最终的收益是亏损20%,而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7%。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将好好的市场教育一番,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来到了1930年,格雷厄姆认为最糟糕的时间已经结束,全仓ALL In杀入,并且在部分品种上加了杠杆。但是最糟糕的时间并没有结束,当道琼斯真正开始暴跌时,格雷厄姆在这一年亏损了50%。在1929到1932年的大熊市中,格雷厄姆损失了70%的资产,如果算上他加的杠杆,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一个如此基本面研究,而且小心谨慎的价值投资者,也最终被大萧条的熊市所吞没。

就在1932年市场即将见底前,格雷厄姆写道“今天市场上有一大批公司的价值,比他们的账面现金还要低。这些公司的清算价值,都远远不止股票市场上的市值。这些公司如果死了,比今天活在市场上更加值钱”。

在经历了89%的顶部到底部跌幅后,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人民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一代人都不想再次回到股市。事实上,格雷厄姆在经历了如此巨额的亏损后,依然相信“证券研究”的理念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赞叹的事情!

从1926年到1935年,格雷厄姆的合伙基金取得了6%的总收益,相比之前标普500的收益率为5.8%,道琼斯指数的收益率为3.8%。格雷厄姆在经历了破产之灾后,依然坚信价值投资理念,认为股票价格最终会回到他的价值。他的格雷厄姆-纽曼基金,依然坚持购买低估值的股票。而这个策略在之后的20年给他带来了平均每年3%的超额收益率,这个记录至今很少有人能实现。

在经历了大萧条的破产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更加倾向于“保守”投资。这个方法固然对前期的巴菲特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伴随着美股逐渐走强,这种“保守”的投资策略,也越到瓶颈。在1976年的一次访谈中,格雷厄姆承认自己的证券分析价值策略,已经找不到优质投资标的了。这个策略在40年前回报率非常高的,但是今天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了。

就像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案例一样,伟大的投资者都需要为学习支付高昂的学费。连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都为去接“价值的飞刀”支付了高昂学费。

而许多伟大的投资者最初都是学习了格雷厄姆的基本面研究方法,但是在今后的岁月中,他们也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投资方法。

朱昂的点评

格雷厄姆是第一个真正教会大家如何做基本面投资的人。在格雷厄姆之前,大家都不懂怎么做投资,不知道现金流,ROE,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指标意味着什么。如同作者说的,许多投资大师会逐渐被时间淡忘,但格雷厄姆是基本面投资的奠基人。他如同贝多芬和莫扎特一样,永远不会从世界消亡。

但是他的低估值投资方法,有两个巨大的弱点。第一个,就是便宜的公司会变得更加便宜。安全边际并非意味着股价不会再次下跌。所以格雷厄姆在大萧条最恐慌的年代,经历了破产。在极端情况中,人性的恐惧会持续很长时间。第二个,是当经济进入较快增长,资本市场开始上涨时,很难找到绝对低估的股票。所以1976年的访谈中,格雷厄姆承认自己的方法不行了。

格雷厄姆最优秀的学生毫无疑问是巴菲特。从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吸取了格雷厄姆的两个教训。第一,就是不要加高成本的杠杆。巴菲特一直呼吁大家,不要加杠杆。他看到自己的老师也加了杠杆破产。但是巴菲特通过保险公司的模式,一直在用无成本的资金。这种模式有独特性,巴菲特充分理解了资金成本的重要性。第二,低估值模式不再有效后,他找到了芒格。本质上之后的巴菲特也是一种低估值投资方法,但是他学会用动态眼光去看一个公司的估值。他选择买入那些伟大的公司,这些公司动态看估值并不低,但是时间拉长看,这些持续增长的公司在五年,十年后的估值极低。$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精彩讨论

okokok3332020-03-13 08:57

就在1932年市场即将见底前,格雷厄姆写道“今天市场上有一大批公司的价值,比他们的账面现金还要低。这些公司的清算价值,都远远不止股票市场上的市值。这些公司如果死了,比今天活在市场上更加值钱”。
在经历了89%的顶部到底部跌幅后,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人民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一代人都不想再次回到股市。事实上,格雷厄姆在经历了如此巨额的亏损后,依然相信“证券研究”的理念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赞叹的事情!

okokok3332020-03-13 09:02

格雷厄姆自己在大萧条中经历了破产,这导致他是一个极度保守的投资者。这种策略是一个典型的熊市策略,在市场表现不佳时,才会出现一大批打折的股票。所以格雷厄姆策略在初期,非常管用。然而,进入70年代后当美股开始逐渐走牛后,巴菲特突然发现,这种低估值策略已经没办法让他买到股票了。特别是在规模逐渐变大之后,挖掘低估值个股的难度大大加大。这让巴菲特每天彻夜难眠。

全部讨论

2020-03-13 08:57

就在1932年市场即将见底前,格雷厄姆写道“今天市场上有一大批公司的价值,比他们的账面现金还要低。这些公司的清算价值,都远远不止股票市场上的市值。这些公司如果死了,比今天活在市场上更加值钱”。
在经历了89%的顶部到底部跌幅后,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人民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一代人都不想再次回到股市。事实上,格雷厄姆在经历了如此巨额的亏损后,依然相信“证券研究”的理念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赞叹的事情!

2020-03-13 09:02

格雷厄姆自己在大萧条中经历了破产,这导致他是一个极度保守的投资者。这种策略是一个典型的熊市策略,在市场表现不佳时,才会出现一大批打折的股票。所以格雷厄姆策略在初期,非常管用。然而,进入70年代后当美股开始逐渐走牛后,巴菲特突然发现,这种低估值策略已经没办法让他买到股票了。特别是在规模逐渐变大之后,挖掘低估值个股的难度大大加大。这让巴菲特每天彻夜难眠。

2020-03-13 11:12

2020-03-13 08:58

不是每年分红保持本金250万吗?虽然本金是爆仓过(据说)但年化依旧收益20%以上,这是巴菲特说的。

2020-03-13 08:52

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两个投资原则
格雷厄姆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遵循两个投资原则:一是严禁损失,二是不要忘记第一原则。根据这两个投资原则,格雷厄姆提出两种安全的选股方法。第一种选股方法是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第二种方法是购买市盈率低的公司股票。当然,这两种选股方法的前提是这些公司股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进一步解释说,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是以股票投资组合而非单一股票为考虑基础,这类股票在股市低迷时比较常见,而在行情上涨时很少见。由于第一种方法受到很大的条件限制,格雷厄姆将其研究重点放在了第二种选股方法上。不过,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股票和买入市盈率低的股票这两种方法所挑选出的股票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互重叠的。
安全边际学说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学说是建立在一些特定的假设基础上的。格雷厄姆认为,股票之所以出现不合理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的惧怕和贪婪情绪。极度乐观时,贪婪使股票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从而形成一个高估的市场;极度悲观时,惧怕又使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进而形成一个低估的市场。投资者正是在缺乏效率市场的修正中获利。
投资者在面对股票市场时必须具有理性。格雷厄姆提请投资者们不要将注意力放在行情机上,而要放在股票背后的企业身上,因为市场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搀杂物,它的表现时常是错误的,而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等待市场对其错误的纠正。市场纠正错误之时,便是投资者获利之时。
批驳错误认识
格雷厄姆在《有价证券分析》一书中还批驳了一些投资者在股利分配政策上的错误认识。一些投资者认为发放股利只不过是将股票的现有价值进行稀释后所得到的一种幻象,但格雷厄姆认为若公司拒绝发放股利而一味保留盈余,则这些盈余一旦被乱用,投资者将毫无利益可言。公司应在保留供其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后,将其盈余以现金股利或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的方式发放出去,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投资者收到现金股利,他既可以自由运用这笔盈余,又可在他认为公司经营良好时买入该公司股票;如果投资者收到股票股利,他既可以保留股票等着赚取股利,也可选择售出股票立即兑现。无论哪一种股利政策,都将使投资者拥有更大的灵活度,也更能保证自己所得利益的安全。
数量分析方法
格雷厄姆的《有价证券分析》一书在区分投资与投机之后,所做出的第二个贡献就是提出了普通股投资的数量分析方法,解决了投资者的迫切问题,使投资者可以正确判断一支股票的价值,以便决定对一支股票的投资取舍。在《有价证券分析》出版之前,尚无任何计量选股模式,格雷厄姆可以称得上是运用数量分析法来选股的第一人。
美国华尔街股市在1929年之前,其上市公司主要是铁路行业的公司,而工业和公用事业公司在全部上市股票中所占份额极小,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投机者所喜欢的行业尚未挂牌上市。在格雷厄姆看来,由于铁路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实际资产价值作为支撑,且大多以接近面值的价格交易,因而具有投资价值。
19世纪20年代中后期,华尔街股市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进入牛市状态,无论是上市公司的种类,还是股票发行量均大幅度增加。投资者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大多数投资投在房地产方面。尽管房地产公司曾显盛一时,但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房地产公司的破产,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对此却未引起足够的警觉,去关注风险,反而继续推荐房地产公司的股票。房地产投资刺激了金融和企业投资活动,进而继续煽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正像格雷厄姆所指出的那样,失控的乐观会导致疯狂,而疯狂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它不能吸取历史的教训。

2020-06-07 10:00

1976年的一次访谈中,格雷厄姆承认自己的证券分析价值策略,已经找不到优质投资标的了。这个策略在40年前回报率非常高的,但是今天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了。

2020-03-17 15:01

不要加杠杆,时刻提醒自己!

2020-03-13 11:14

个人闲钱没用杠杆会怎样?

2020-03-13 09:18

不加杠杆是不是好一些

2020-03-13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