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获取收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受欧洲两国局势影响,最近全球的权益市场表现都十分差劲,大宗商品如原油、黄金等则暴涨。

周末,有消息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或被禁止。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进一步飙升,布伦特原油甚至一度上触140美元/桶,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COMEX黄金期货站上2000美元/盎司,日内涨1.75%。现货黄金也站上2000美元整数大关,续刷2020年8月以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约两年前,油价一度跌成负数。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暴跌、倒贴、300亿的教训...这些干货请收好!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妨了解一下做空。

华尔街大空头——利弗莫尔

提起华尔街大空头杰西•利弗摩尔,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传奇经历所折服。他是一位伟大的交易员,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徒。

利弗莫尔出身于农民家庭,以周薪5美元发家,在1907年正确判断出股市大崩盘,一天之内赚到300万美金。1929年,他再次捕捉到股市见顶迹象,这次靠着做空,他在短短9天时间大赚1亿美金,一跃成为当时全球最富有的10个人之一。

实际上,利用做空股市而发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大名鼎鼎的索罗斯、罗杰斯等便是佐证。而在机制完善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做空也并不是机构和大佬的特权,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做空,并且产品丰富、手段多样,主要包括直接卖空、买入看空期权、买入窝轮牛熊证和买入做空ETF等方式。#做空#       

1. 直接卖空股票

直接做空股票最容易理解,和A股的融券类似。当你觉得某只股票涨的过高,已经严重偏离其合理价值,就可以在账户中直接借入股票卖出,待股价下跌时再便宜买入还给券商。这中间的差价,就是做空股票的收益。

在功能成熟的港美股券商账户中,借入股票也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在交易界面设置好目标数量的股票,再直接点击“卖出”就可以了。至于能融到多少股票,就看你自身的保证金金额,以及券商股票池的数量。

学会了卖空也不要着急上手,需要注意的是,卖空股票虽然简单,杠杆低,但盈利空间也有限。无杠杆借入并卖出股票,最多盈利就是接近100%(股价跌到接近0的极端情况下),但是亏损确实无限的(因为股价是可以无限上升)。所以没有足够大的把握,不要轻易卖空。

2. 买入看跌期权

相比直接卖空,期权就是进阶玩法了,杠杆大,亏损有限,收益空间却极大。

美股的期权交易不仅仅支持指数,也支持很多个股,选择范围广,并且最低交易门槛只要一手,大多数投资者都可以参与。瑞幸自爆财务造假之前,就有神秘人通过精准买入2.2万份瑞幸的看跌期权而大赚约1.4亿人民币,据悉,这批期权买入价只要0.7美元,瑞幸暴跌后,价格暴涨到9美元,空头赚了差不多12倍多。

在看准股票及趋势的情况下,选对了期权,一日收益上百倍并不是梦想,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不小心也会把本金亏完。

3. 买入港股的熊证和认沽窝轮

牛熊证和窝轮在港股市场中颇受欢迎,成交额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近20%。这两种产品和期权类似,但都是第三方投行发行的衍生工具,换句话来说,就是各大投行坐庄,和普通投资者们开的赌盘。

牛熊证分为牛证和熊证,窝轮又分为认购窝轮和认沽窝轮,顾名思义,做空的工具,就是熊证和认沽窝轮了,风险程度和看跌期权差不多,都是杠杆大的衍生品,价格都受杠杆率和标的行使价、到期日和波动率等影响。但是,窝轮和牛熊证的本金门槛,一般比期权还要低,甚至一百多港币就可以参与。

4. 买入反向杠杆ETF

实际上,通过ETF也可以做空,但更局限于对指数和外汇、商品等的做空,而无法直接做空单一个股。

港美股市场上有许多反向ETF,最高杠杆可以加到2-3倍,也就是目标指数跌1%,ETF单日上涨2%-3%,风险远低于期权和窝轮牛熊证。例如,做空美股大盘的ETF就有多个,在3月9日美股大跌之时,纷纷表现惊人。不过必须提醒,这类ETF的追踪目标仅为单日净值和指数表现相反,长期因为涨跌不对称性,会略有损耗。$纳指3X做空-ProShares(SQQQ)$        $标普500 3X做空-ProShares(SPXU)$        $道指3X做空-ProShares(SDOW)$       

下图为2020年3月9日,美股熔断时做空ETF的表现。

以上就是普通投资者常用的一些做空工具,有了这些产品的助攻,熊市也可以是致富之路,哪里有波动,哪里就有交易机会。

注意!!另一方面,也要给股市小白提一个醒,做多做空虽然爽,但若是看不准趋势,也容易被市场左右打脸。有句话说的好,当你在望着深渊,深渊也同样在望着你,投资不比买菜,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就要拼胜率和时间,一定要看准再下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平台华盛通APP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