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作为雪球最早一批用户,经历了很多轮球友的交流,绝大部分都已消失在茫茫的互联网线上“人潮”之中。
这么多年下来,比较直接的感触是,这个平台绝大部分用户的思维是:从股市中获利,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背后的逻辑。这个思维链条毫无疑问是可行的,毕竟:人来人往 皆为利来。但股市往往很难真实反应单一企业或者单一版块的经营逻辑,而经营本身,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是陌生的,哪怕他穷尽各种数据和分析方法。
经营,本身就是实践的活动。
因而,在之前的交流中,很多球友追问最多的,就是这家企业到底行不行,能否给他带来确定性的投资收益。
这几年外部环境对银行业的冲击,是普遍性的,不存在哪家银行能够幸免。当前,银行业经营最大的难点在于低成本存款与合意资产的获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利差与投资收益。这其中冲击更大的,应该是在零售领域,主要基于:居民财富的去理财化,转为高成本定期存款;居民房产去杠杆化,带来零售资产的萎缩。双重叠加导致零售利差与中收的急剧下降,如果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速,大多值得打个问号,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企金端的不良消化过程,相对于零售端更早,这主要基于供给侧改革早于房地产去杠杆,但出口与消费的萎靡,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企金不良爆发。至于房地产的不良,大多数中大型银行的白名单制度早已固化,大面积不良的概率较低,当然少数银行深陷其中,主要受制于股权机构和银行之外牌照交叉融资的特性。
上述分析,不基于经营数据,基于经营实践。
如果没有长期浸淫在这个行业,每天与大量的客群接触,从事大量实操性工作,是很难得到深刻的理解。因而,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数据保有学习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带着实践的眼光去审视数据本身。
至于被某银行业大V一怒之下拉黑,只是一笑而过。
每个人,都只能在自身的认知领域去取得结果。但值得注意并警醒的一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也在随着发生改变,如何让自己拥有开放的心态,拥抱差异,兼容并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为自身认知的提升做好心理建设,是一个中年人永远都值得学习的功课。

全部讨论

06-27 11:57

理性客观的人,你看股票收益曲线,绝少大起大落。相反的人只能突起并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