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节点的复盘

发布于: Android转发:6回复:49喜欢:46

我以前一直有个错误的认识,找跌的多的,跌了好几年,跌到估值历史低位的,绝对估值更低的股票,是国企央企,不会破产且永续存在的行业买。

错误有二:

一是估值低可以更低,股价跌的多、跌的时间长,可以跌的更多,跌的时间更长。中国太平和A股的银行股就是特别典型的例子。

通过这三年投资中国太平,深刻的理解到股价跌的多、跌的时间长、估值及其低,都不是买入股票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盈利能力的拐点,当然盈利能力不是某几个定量指标能判断的,可用ROE拐点作为信号,再去从资产负债表综合研究盈利能力(这篇文章不展开说寿险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在我2021年买太平的时候PB0.4,股价12,跌了3年,从哪方面看都是及其便宜的,可是后面又跌了三年,PB到0.2,股价腰斩。深刻的教训都是亏出来的,2021年保险股虽然便宜,但是根本看不到盈利能力的拐点,负债端代理人清虚、疫情代理人开展不了工作、重疾险被惠民保替代没有新产品;资产端地产风险没过去、城投风险灰犀牛、股票箱体就到3200、保险公司重仓的银行股十年不涨,国债利率一直下行。这些风险彼时看虽然都不可能真的成为风险,但是仅仅证伪风险还不够,还看不到盈利能力重回上升趋势。

一直到2023年疫情结束后,首先盈利能力恢复的是负债端:代理人清虚后正常展业、市场出现储蓄险的新需求、并且得益于储蓄险的特点和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的衬托,银行渠道开始发力;资产端的恢复在2023年下半年,首先是中央政府出面干预--地产和城投的风险解除,其次是金融强国、换村长,资本市场下降趋势彻底扭转,最后2024年连续几个月PMI重回荣枯线以上,长期国债下行的趋势止住,财政部增发超长期国债的行为和央行的表态使得长期国债利率见底的概率更大了。

并且,在数据上2023年保险公司的NBV全部20%以上的增长,同上述负债端逻辑互为验证。

此时保险股的盈利能力彻底的扭转,市场所说的概率非常高,同时在今年2-3月份,估值还是特别低,在6元左右,赔率相当高。这时的保险股从赚钱效率上看是非常高的。

如果还有下一次周期,我会在2023年底的状态加大仓位买保险股,而在此之前应该是小仓位。彼时负债端已经改变,资产端除了表示宏观经济的长期国债利率以外,全都改变了,剩下最后一个不确定性靠常识判断。

接下来研究的股票是券商和消费股,跟踪了几只,有中金H,中国飞鹤洋河股份蒙牛乳业小米。这些股票一定要在搞明白商业逻辑,看懂盈利能力的拐点后再加大仓位。不可像2021年买太平时那样鲁莽。

$中国太平(00966)$

精彩讨论

碧海蓝天流云05-14 22:25

这个复盘的质量很高,你这个教训估计花了几十万资金加上几年的时间。过早的买入还在下跌中途的低估值股票,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然而,要判断一家公司盈利的拐点,还是很难的,需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各项经营数据有深入的了解。

黄桃锅包肉05-15 16:04

2元卖了。
现代牧业扩股的第三个交易日我就卖光了。
我说过我会买康方生物,但是看到它扩股后我没买。
我说太平会到60,60我就卖,也有可能我拿到80。
这玩意是动态的,我说的是主观判断,现实操作根据客观事实,随时会变。

chai88888888805-15 12:53

同感,跌有跌的原因,大资金大机构等大幅度卖出,股价大幅度降低,是有原因的。
我中国平安拿了三年了,-41%,也是时不时反省反省

黄桃锅包肉05-15 08:13

现代牧业我2020年买过,还比较成功,半年2倍多。这个公司是牛奶里面的“煤炭股”,业绩同奶价强相关,每周农业部官网发布生鲜乳批发价格,如果趋势上涨它才会涨,还可以跟踪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每周大包粉的批发价格,大包粉是当原奶太贵时的补充。2020年疫情海运不畅通,大包粉过不来, 叠加国人喝奶补充蛋白质的意识强,再叠加养牛周期距离上一次调整了6年,奶农杀牛杀导致短期供应不上,所以原奶才涨价。疫情后各个公司都疯狂的补栏,现在奶牛过剩,又开始杀牛、喷粉,原奶短时间内不可能涨价。奶牛从买来小牛养到出奶需要两年时间,如果突然有需求爆发,供给短期供不上,奶价才会涨。
这家公司几年内股价起不来。

逻辑优先于现实05-14 22:52

我把买了两三个月的海油21年一把卖掉都加到了太平和平安仓里,没有比这更烂的操作了。
现在太平从无底洞到明牌底了,那种内资基金配置历史最低,外资跑光,融资年初又杀一把,比较干净的底。
坚定的搞一流公司,以后不捡烟蒂了,烫嘴。

全部讨论

洋河我也加入自选了,主要是因为pe在一众白酒里比较便宜,乳业选了个最便宜的现代牧业准备跟踪,但都没来得及研究

中金对投行业务依赖太大了,推荐中国银河H

05-15 09:59

盈利能力拐点逻辑也有问题,比如五大行,自从地产雷声不断,息差快速下滑,业绩也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下滑,分红还是那些分红,股价却出现了大涨,农业银行从低点上来50%了,怎么解释?

这个复盘的质量很高,你这个教训估计花了几十万资金加上几年的时间。过早的买入还在下跌中途的低估值股票,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然而,要判断一家公司盈利的拐点,还是很难的,需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各项经营数据有深入的了解。

05-14 22:21

我也是在21年12~13元时买了太平,当时也是看到跌了几年了,而且是长期低点位置,pEV0.36左右,后来跌破9元亏本出的,留了点底仓,去年看着从最低5元起步至11元即没有在低点抄底也没有在高点出,今年又跌下来二次回踩,3月份在6.3~6.7左右又买回来了,比之前减的还多几万股,现在平均成本8.8元,昨天差点就解套了,相信今年能吃口大肉,第一目标位11.5~12.5元, 第二目标位20@黄桃锅包肉

05-15 12:53

同感,跌有跌的原因,大资金大机构等大幅度卖出,股价大幅度降低,是有原因的。
我中国平安拿了三年了,-41%,也是时不时反省反省

我把买了两三个月的海油21年一把卖掉都加到了太平和平安仓里,没有比这更烂的操作了。
现在太平从无底洞到明牌底了,那种内资基金配置历史最低,外资跑光,融资年初又杀一把,比较干净的底。
坚定的搞一流公司,以后不捡烟蒂了,烫嘴。

05-14 22:26

非常赞同,便宜只是入手的充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05-15 08:29

不敢相信,地产、城投的风险已经解除,所以不能下决心买回保险股,20-22年,被平安给害苦了。长债利率见底,也未必。

05-15 06:32

奉劝兄弟,券商股就不要研究了,浪费时间和精力;消费股也先从行业No.1开始研究,见过了大海,才知道什么是宽阔;爬过泰山,才知道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