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4.14)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4喜欢:0

很多人讨论平安交叉销售的对错,在资本市场讨论任何事的对错一点意义都没有,资本市场从来不问对错。

关于对错、好坏,优劣等等,禅宗对这类分别叫“二相”,一件事,你区分对错、好坏就是着了二相,起了分别心。如果你一定认为你的想法就是对的,资本市场就该按照你认为的逻辑进行,这叫我执。

一件事,比如平安交叉销售,不问对不对,只问该不该。你的客户如果是买寿险的,这类客户的风险偏好是什么?该不该把高风险的股权类信托产品卖给寿险客户,那些平安的代理人,我敢说没有一个知道平安信托福宁615号的底层资产的风险是什么?你自己都不知道风险是什么,你该推荐给你的客户吗?

你的客户如果是2022年3.5%增额终身寿就满意了,你会给他推荐8%的你看不懂底层资产的,高风险金融产品吗?

精彩讨论

黄桃锅包肉04-15 08:45

你说了这么多,动机是在为销售人员开脱。你在暗示销售人员不该为客户的本金负责任。
包括双录等等,你说的都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是下限,下限确实没要求销售人员懂产品,但是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我以前的同时也是金融产品的销售,每一类金融产品的大体风险他知道,但细节不知道,他在卖给客户前会问我们这些投资经理,同时他有能力判断投资经理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有必要时他会让我们给他的客户去解释,按照下限的要求他大可不必这么做,但是他对自己要求高,他想在这个行业做的长。
从你的对话中,你认为销售人员满足下限就是上限,如果你也是个从业者,那么我估计你也会用下限要求自己。
下限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尺子,我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也不会用下限择代理人和投资经理。
所以,你和我是两条平行线,你我互不理解非常正常。

黄桃锅包肉04-15 08:17

你对代理人的认识还停留在下岗女工阶段,现在有多少硕士生卖保险你知道吗,利用他们以前工资的圈子,年入几十万。

行走于转角04-15 00:44

你真当那些购买者是傻子不知道风险?现在雷了当然不承认了。信托都有双录一看就知

黄桃锅包肉04-15 09:13

没有任何消息。我做的不是评论平安交叉销售的对错,我是要告诉大家平安过去高ROE部分是靠房地产的股权投资,一部分是市场认为金融交叉销售,还有是高净值客户,最后是时间积累的品牌。平安长期的比其他保险公司估值高的原因,大体是上面四点,前几年杀估值就是因为房地产股权投资的逻辑无法支撑高ROE,现在交叉销售出了风险,估值有可能再次下跌。

黄桃锅包肉04-15 08:05

你说的这个叫分散投资,不叫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所有金融资产的类都要有,只不过比例不同,散户根本做不到。举个例子,比如你买了平安房地产信托和买万科的股票,买房地产etF或者你买的公募基金里或私募基金里地产持仓占大比例,本质上你是买了一类资产,区别在于不同的金融产品。

全部讨论

这个有点要求过高了,金融从业人员那么多,又有多少CPA呢?

04-15 05:57

这个说法不该是你这样的金融从业者说出来的,难道连基本的资产配置理念都没有吗?买保险是一种配置,银行定存,买股票,买信托也都是配置的一部分,交叉营销模式并不能说错了,平安的问题是没有专业性的瞎搞交叉营销

04-15 12:37

我觉得讨论偏了,初心是提示风险,高ROE的4个逻辑又有一个破了,是否会杀估值?这是要担心的。
而非讨论交叉销售的对错。对错问题不再讨论和回复,没有意义。
关于ROE和估值的问题欢迎回复。

04-15 08:38

平安跌,太平也跟跌啊
踩平安确实没必要。

非常赞同,我就很不理解平安的交叉销售到底有什么优势。无非是最初获客的成本会低一点,辅以平安极具狼性的团队和大品牌的背书,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这对于低附加值的销售,也许是有优势的。对于千万以上量级的客户,平安的狼心只会让人害怕。
我甚至觉得,业务上的狼心在金融行业完全是负面指标,可以用来排除企业。如果一个金融机构在业绩上过于狼性,必然倒逼员工忽略风险。这里的风险,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比如忽视资产质量。也包括客户面临的风险,比如给低风险偏好的客户推荐高风险产品。如果一个金融企业的高ROE是建立在狼性的基础上,那么在行业下行周期连环爆雷几乎是必然。

04-15 00:44

你真当那些购买者是傻子不知道风险?现在雷了当然不承认了。信托都有双录一看就知

04-15 05:53

社会上交叉销售无处不在,你不做总有人做。你给我介绍客户,我给你介绍客户,说的时尚点这叫做“引流”。

04-15 09:00

太平最近为啥跌这么多?

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销售人员是否进行了充分的风险提示,毕竟都是成年人,风险告诉你了,那么买不买由你自己决定。

04-15 14:51

老兄放大颗粒度分析,平安就不值得研究了,到处都是致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