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6喜欢:11

非标市场从2018年开始违约,谈非标色变,为什么会有非标这个产品?最根本的原因是标品的不足,在中国发行长期企业债、公司债第一个是流程长,第二是有额度限制,靠发债没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没法满足金融机构的投资需求,非标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保险资产做非标的本质是私募的“债券”,没流动性的“标品",其底层资产、融资主体、担保主体、交易结构同标品都是一样的,除了监管机构不同、流动性不同、收益不同外,保险公司的非标同标品没有什么不同。市场上担心的更多是信托,因为信托可以向高净值客户募集,同时风险下沉,但是保险非标不行,它只能向机构投资者募集,更多的是保险公司,少数银行,因为银行存款的久期同险资不一样,银行最多投资两年期产品,而保险喜欢投资3-5年的产品,久期匹配不同,导致险资大多数去买保险资管公司发的保债,而银行买的是信托。

保险公司投资非标、资管公司有能力开发非标产品的历史还要追溯到2012年,在那之前保险公司的投资端路径窄,叠加2008年后,利率快速下降,保险公司资产端没有盈利的补充来源,所以监管允许险资投非标。当时规定只能投资两个方向,一是基础设施、二是房地产中的非住宅类不动产,2010年房价涨的快,温总理调控房价,所以要求保险公司不能再跑去给住宅房地产加杠杆。但是养老险的年金可以投资,年金是委托投资,同保费的概念不一样。

笔者2010年开始做的工作是房地产项目的杠杆收购,因为我们自己也要找融资渠道,所以跟银行、信托特别熟悉。同时帮助房地产企业融资,圈内行话是做FA,企业说我们是“拉皮条”,外面叫我们“金融掮客”。总之,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没什么丢人。我们最早是通过银行走信托通道,但是2013年银行资产荒,且那一年不给房地产融资,我们就找到了保险,而保险公司在2012年底刚拿到投资非标的能力,整好缺项目,一拍即合,从此同保险结下不解之缘。到了2015年,保险非标投资开始扩大力度,整好缺懂行的人,我就来到了人保做非标投资。从事这个业务十几年 见证了这个行业从兴起到没落,也见证中国房地产、城投的完整周期,为什么是这两个行业,因为这俩行业第一是规模大,第二是利率高,企业没法提供高利率,企业是银行的客户,银行房贷看中现金流,而险资看中主体信用,整好互为补充。

保险公司为什么会投资非标,单纯是利率高吗?也不是。保险公司无论投资什么产品,遵循的原则是绝对收益、适当的流动性、低风险。险资的业务模式有别于基金,基金是拿别人的钱玩,风险客户承担,亏了都是客户的,赚了它跟着赚小钱,赚的是规模的钱,而规模做大靠的是你比对手牛逼,亏的时候少亏,赚的时候多赚,客户就来买。保险亏了是亏股东的,客户的利益是写在合同中的,比较平稳,当然赚了也是股东赚大钱,跟客户没关系。所以保险公司投资的要求是不能亏,因为杠杆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产 ;适当的流动性是因为每年的理赔能通过精算统计出来,但是总有意外的偶发事件,比如去年大雨、大水,很多车泡了,财险面对的就是偶发事件,这时候你得有马上能换成现金的流动性资产赔给客户,最好的资产就是国债、银行利率债。所以这部分资产是底层压舱石,必须要配置。最后才是收益,在满足了上面两条后,还要覆盖经营的成本、承诺客户的收益,最后才是价差。

非标投资在安全性上同标品一样,因为交易对手都一样,流动性上几乎没有,正因如此,才能有高收益补偿了流动性。流动性由标品提供,非标提供收益,安全性上二者相同。这个逻辑是建立在以房地产、基建、重资产行业为主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周期。以及国家十几年来货币政策为主导的货币周期,货币只要一直松,就不会有风险。

但是,转折来自于2017年5月份,我记得特别清楚,5月的某一天早上开车听新闻,中央最高层说国企降杠杆,2018年房企降杠杆,从2018年初,一夜之间我们被告知不能给房地产企业任何投资,职业的直觉告诉我这次真的结束了。虽然对我们来说非标和标的风险都一样,但是对处于筹资紧张的企业来说不是,当企业的现金流没法归还所有贷款时,他们会选择先不还谁。答案很好理解,先不还私募的,因为不公开,没有新闻报道,不会发酵,如果公募的不还,那他就没法再融资了,不还私募,保证公募的标品不违约,还有可能再发债,赌国家政策松口,还有活可能,没想到疫情后国家依然不松口,标品也违约了,标品违约,融资功能没了,彻底破产。

现在的非标做什么呢?非标ABS,面对一样的问题,有标准化的ABS竞争,成本比非标低,这种产品的交易对手是各种类似信用卡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想要做大规模就要把资产打包卖出来释放份额,他们会优先选择标品,当标品没有额度时才会选择非标。并且,这类产品的底层资产是老百姓的消费贷,消费贷的规模同房地产、城投根本没法比,所以从规模上没法平替,从成本上,消费贷也不可能承担原来房地产、城投那种高成本,从期限上很短,大多数一年以内,不符合险资的久期。所以,非标的历史使命结束了,规模在不断的压降,未来也不可能有类似的资产平替,因为经济发展的模式变了。那么,非标留下的份额谁来补?周期的轮回又回到了2012年,银行存款、债券利率下降,资产端没收益,所以国家给了非标做为补充。那么国家现在会给保险公司什么资产来补充呢?

从我的观察来看,一是公募Reits,现金流强劲,分红高,比非标的利率还高,第二就是新会计准则开的口子,投资高分红的股票,只要股息稳定。所以,资产端能不能赚钱 ,事在人为!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平(00966)$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1-19 15:49

人保财险是个好公司,负债端刚需消费属性,享受承包利润,投资端还可以获得收益。

01-19 16:38

楼主,请问下,国家一直在提的保障房,平急两用房,城中村改造,有没有可能通过发行reits来解决资金来源呢?地方政府不用举债,金融机构有资产可投,也解决了民生问题,听上去似乎完美闭环了

reits,加起来还不够一个保险公司吃的,

01-19 16:40

现在a股5%,港股8%以上股息的优质企业一大把,就看保险公司敢不敢配置了,如果年报出来还是不敢加大配置,那我就把保险股清了。

01-19 14:20

所以股市必须得暴跌,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多的高股息个股

01-19 13:34

专业的视角。
多谢黄师费心科普,您是我们窥破保险投资的指路人。

01-19 13:28

寡淡行情,勉强抖擞精神,把你的专栏都看了

01-19 13:06

10年前做非标的,哥应该已经财务自由了

01-19 12:47

然后发现Reits的底层资产也是一泡乌

01-19 12:40

我依然不看好中国的保险股,投资收益率大大低于伯克希尔旗下的盖可保险,哪怕一半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