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太麻烦,买基金行不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基金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好的投资途径,比如你看好消费,可以买萧楠的易方达消费精选或者刘彦春的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比如你看好医疗,可以买郑磊的汇添富创新医药或者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

那我看好可转债,能买可转债基金吗?

根据天天基金网统计数据,目前可转债基金大概有70个,考虑到基金会分为A、C两部分,真实的基金大概只有35个左右。

这些可转债基金的收益率的方差也很大,近一年收益最高的前海开源可转债收益率为48.41%,收益率最低的中海可转债居然还亏了2.51%。

可见,可转债基金的差距不比权益基金差距小。

一、买基金,核心还是看底层策略

首先来看排名靠前的前海开源可转债基金,股票方面三季度适当配了一些周期股增加弹性。

重点看债券持仓,G三峡EB1核能转债等都是非常稳健的大盘转债,基本没有违约风险,在仓位方面前五大持仓占比也只有25%,属于分散摊大饼的风格。

再来看看中海可转债的策略,从它债券持仓中就可以看到,中信、浦发、国君、光大、长证、苏银这6个可转债就占了73%的仓位。

说明这个基金的管理人择时风格明显,择时不仅仅体现在仓位的高低,行业轮动也是择时的体现。

说白了,基金经理在聪明地“赌”,这些大金融的可转债违约风险很小,基本不会再跌,但是万一碰到牛市或者炒作金融题材就可以直接起飞,净值暴涨,是一个风险收益比比较高的操作。

这个策略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大金融不涨不跌,投资者难以忍受其他基金的上涨,继而纷纷赎回。

可惜近一年行情不配合,大金融始终没有动静,小票反而在“光伏”、“新能源”的风口中上扑下跳,导致了这个基金的排名被动落后。

由此可见,底层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基金的收益率完全不同。


二、规模对基金收益率的影响

其次,基金规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天天基金网筛选了几个专门做可转债的基金,凡是规模超过30亿元的基金,收益只有大概15%左右。

而那些收益较高的可转债,一般规模都在10亿及以下,这就引申出一个潜在的结论:可转债的基金规模会降低其潜在收益率

股市是一个不断扩容的市场,上海深圳光成交额就能破两万亿,上市公司相对进的多,出的少。而可转债市场一共也就371个标的,总容量也仅6881亿,还没有五粮液一只股票的市值大。

所以权益基金经理几百亿的管理规模也不会影响他的收益率,可转债基金经理超过10亿超额收益率就会下降。

从底层策略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高收益YTM策略,到期税前收益超过5%的也只有2只,前几名规模合计也就30多亿元,而且大部分基本面还不怎么样。

普通人由于资金量小进出还算方便,但是对于基金来说又贡献不了多少净值,还需要冒险去买这些低评级的可转债,性价比实在太低,不如买点大蓝筹和大白马的可转债香。

双低策略是一个思路,因为双低策略每只的持仓比较小(3%、5%左右),容易买进一些比较小的可转债。

但是考虑到规模这个限制因素,一旦规模突破30亿元,哪怕你分散30只买,每只都需要1亿元,对于一些小可转债流动性就太差了。

低溢价策略除了和高收益YTM策略在规模上有相同的限制,另外因为这些可转债已经接近正股,波动性还会很大,造成的结果就是客户的持基体验很差——今天净值上涨1%,明天净值下跌1.2%。

这些固收类客户,如果真的想体验过山车的感觉,为啥不去买权益类基金呢?

所以做到最后,可以发现可转债基金的思路殊途同归——摊大饼。因为只有摊大饼才能覆盖这么大的基金容量。


三、普通人该如何投资可转债

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其实是自己研究,普通人有三个优势:

第一个是你自己的资金无需承担排名的压力,换句话说就是你等得起,中海可转债的策略不差,但是需要耐心等待。

第二个是你的资金量小,反而容易进出。哪怕你资金做到了5亿,收益率也不会受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有些评级不好的债,有时候反而是机会。比如亚药转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66、67徘徊,现在已经93了,基金因为评级关系可能没法买进,你还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买一部分。

不过如果你不想研究复杂的东西,也不需要获得很高的收益,那么闭着眼睛投比较大的可转债基金,他们的研究实力比较强,大概率可以获得略高于平均的回报。

如果你坚持想获得比较高的收益,那就重点去研究那些2-10亿规模的可转债,包括持仓结构、投资策略等,选择你觉得比较靠谱的策略。

 @今日话题   #星计划达人#   $亚药转债(SZ128062)$   $花王转债(SH113595)$   $侨银转债(SZ128138)$   #可转债#   #基金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4-23 05:22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