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318发布2024年4月保费收入公告:不及预期;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的成长周期;底层逻辑;小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雪球所发的一切文字仅代表个人的记录和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以宣传价值投资理念为己任,希望认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分享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心得,让我们一起收获真心,慢慢抱富。

一、发布1-3月保费收入公告

昨日,中国平安发布1-4月保费收入公告,如下图(截图自平安公告):

二、公告解读与分析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平安的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一共为3303.78亿元(财险子公司1035.29+人寿子公司2121.55+养老险子公司81.45+健康险子公司65.49亿元),和2023年前四个月同比,财险、人寿、养老、健康各险种同比变动的数据分别为3.1%、1.9%、负0.8%、12.0%。

在今年前四个月与去年前四个月的同比数据变化中,占平安收入大头的寿险业务收入由一月份同比下降4%、二月份同比下降1%、三月份同比增长0.9%,四月份同比增长1.9%,我们可以看出,在同比数据增长方面,三月逆转了下降的趋势,四月稳定了增长的趋势。2024年以来,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加上前期平安信托某产品暴雷的影响,导致目前中国平安估值还比较便宜。只要平安股价出现回调,我将选择不定期不定额的加仓,以收集更多的平安股权。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单独四月份平安的各项收入数据。

2024年以来,我已经分别在星球中对中国平安前三个月的保费收入进行了解读(中国平安过往的文章可以直接在星球搜索栏输入股票代码“601318”即可找到)。2024年前三个月,中国平安的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一共为2644.22亿元(财险子公司790.76+人寿子公司1733.02+养老险子公司67.71+健康险子公司52.73亿元),和2023年前三个月同比,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5%,财险、人寿、养老、健康各险种分别同比变动的数据为2.8%、0.9%、1.5%、10.7%。

前四个月的收入情况减去前三个月份收入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单独四月份的收入情况,即单独四月份,中国平安的总保费收入=(3303.78-2644.22)=659.56;财险收入=(1035.29-790.76)=244.53;人寿险收入=(2121.55-1733.02)=388.53;养老险收入=(81.45-67.71)=13.74;健康险收入=(65.49-52.73)=12.76。

我们再和单独三月份进行环比数据分析。上个月同样在星球里计算了单独三月份平安的各项收入数据为(以亿为单位):总保费收入716.04,财险收入285.89,人寿险收入394.58,养老险收入21.28,健康险收入14.29。那么可以计算四月环比增长数据如下:总保费收入环比增长(659.56-716.04)/716.04=7.89%;财险收入环比增长244.53-285.89)/285.89=14.47%;人寿险收入环比增长(388.53-394.58)/394.59=1.53%;养老险收入环比增长(13.74-21.28)/21.28=35.43%;健康险收入环比增长(12.76-14.29)/14.29=10.71%。

如果从环比数据来看,四月份的业绩相比三月份,各项环比数据都是增长的。不过,相对来说,平安的主营业务人寿险的环比负增长1.53%,相对于其他业务收入环比下降幅度是最小的。今年五一假期虽然出游人数/人次都已经超过2019年,但是人均消费却低于以前。这也从侧面说明,人们手中的钱包没有以前充盈。这应该是中国平安四月份各项营收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平安的创新与实践,将迎来新的成长周期

虽然2023年以来,保险行业整体承压,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保险和医疗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并且医疗需求的提升也会进一步促进保险的需求。虽然短期保险行业面临挑战,但长远来看,保险行业仍存在巨大机遇。随着老年人口越业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论是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还是财产保险、养老分红险、意外伤害保险,都会有着增长的潜力空间。只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渠道,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创新产品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与保险同行们相比,中国平安寿险转型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依托中国平安康养产业的“保险+”模式。早在2020年年报中,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便提出,医疗是中国平安的未来时。到了2021年,中国平安进而提出要打造中国版本的“管理式医疗”。依托生态圈和综合金融平台,在保险+医疗+养老的“全生命周期照护”的闭环上,实现寿险+健 康医疗管理和养老管理,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的运行逻辑日益清晰。

近年来,中国平安已探索和实践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在"中国式养老"上,中国平安已在进行诸多创新。比如,在保险+健康管理方面,2021年推出的"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以专职医生和专业健康账户为基础,重点打造门诊预约协助及陪诊、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三大尖刀服务,打造省心、省时、省钱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在保险+高端康养方面,平安则构建了高品质康养品牌"臻颐年",从综合养老社区"颐年城"切入,打造集全景医疗、智慧社区、精细养护、乐享生活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项目。2021年中国平安发布"平安高端康养2.0",焕新升级服务体系,聚焦养老客群常见痛点,构建康养服务针对性解决体系。

在产品端,平安人寿在2022年发布了"御享、盛世、智盈、如意"四大产品系列,每个系列都包含重疾、意外、医疗、寿险、储备和养老六类保险产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尤其是老年群体,受到市场的欢迎。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表示,中国平安将积极拥抱和融入大健康、大养老等领域,加速构建与保险产品深度融合的“医疗+”“养老+”“健康+”服务体系,全方位探索“保险+服务”生态体系。

中国平安作为我国保险龙头,我认为过去几年的改革已见成效,并且中国平安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始向生态平台迈进了。平安开始强化“保险+银行+医疗+流通+康养”的布局,给客户带来极致便捷的体验。中国平安生态布局的完善,将来会可能迎来保险的下一轮成长周期。

四、底层逻辑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中国平安的底层逻辑是依靠自身领先的金融科技,面向健康、医疗、养老三大核心场景,打通不同产业链之间的隔阂,围绕人们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健康医疗、品质养老等人们的刚性需求,构建完整闭环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平台系统,这个生态平台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如保险、银行、证券、基金、资管、医疗健康、科技等相互赋能和融合,体现了未来的广覆盖(横向)、深服务(纵向)、全生态(纵横交错)的发展格局。平安生态平台的形成,不仅巩固了中国以前的各项基本盘业务,还为未来更广阔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生态平台有可能成为平安最大的护城河(别人难以超越),而且,还赢得了服务郭嘉战略、惠及群众民生、提升品牌价值、赢得国际地位的企业名声。

五、小结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1-4月的各项保费收入同比(去年前四月)是增长的,但是单独四月份环比(今年三月)的各项数据却是负增长。单独四月份各项收入数据不及预期。不过看大趋势,经过三年的改革,中国平安经历了最初的改革阵痛后,保费收入下降的整体趋势已经扭转(从同比增长数据是增长的),说明平安的改革是见成效的。

截止今日(5月15日)收盘,中国平安的PEV为0.55(如下图,截图自理杏仁)。我认为中国平安目前处于低估范围。在未来的时间里,如果平安股价在45元以内,如果短期出现大幅回调,我将继续采取“不定期定投”的方式尽可能多收集其股权。

目前市场的股市吸引力指数仍然大于3,说明现在市场仍然处于底部阶段。按照目前平安的股价,平安的股息率已经达到5.81%,平安当之无愧是高股息公司了。只要市场进行调整,对于未建仓中国平安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中国平安又给了我们建仓的新机会。有5%以上的高股息保底,持有平安哪怕股价不涨也很坦然,起码比存银行收利息要好吧。

友情提醒和风险警示

1、本人搜集的材料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但我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2、我所分享的文章仅是记录我本人的投资观点、感悟和操作过程,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3、我的观点和看法不能保证科学性、准确性,更不能保证正收益,请大家自行甄别,但可以讨论或交流;

4、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任何投资人需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