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APP里的1700万货车司机,路在何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语叔

编辑 | 闪电

美编 | 李雨霏

审核 | 颂文

王景涛决定放弃卡车司机自媒体这个身份,甚至也准备不再做卡车司机。

高峰时期拥有近5万粉丝的他,在卡友圈子里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红”。热衷于给粉丝分享卡车司机喜怒哀乐的王景涛,一直都希望自媒体可以在获得流量的同时,帮助自己降低跑车遇到问题时解决的难度。

但很可惜,最近一次从南阳拉货到西安的经历,却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次出车路上,他正在录视频跟粉丝分享自己的感受,却突然接到9岁女儿电话:妻子突发疾病摔倒在家中,年幼的女儿只好一边哭,一边给他打电话。

他一下子就从当网红的心态里脱离出来,急切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将车停到最近的服务区打电话找朋友把妻子送到了医院,但整个行程他已经没了录视频的兴趣,甚至怀疑自己要不要继续做个货车司机。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这趟运货结束后,另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让他更加难受。原本平台派的这单价格就不高,时限还很紧。由于中途停车处理家里的事情,他最后超时2个小时,货主以这个缘由不打算支付运费尾款。

王景涛联系平台后,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等待平台介入协调。无奈之下,他只能先空车赶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几天后,在跟粉丝直播中,王景涛最终告诉粉丝,自己不打算再跑车了。在他看来,照顾不了家里,收入没有保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其实,像他这样的卡车司机不在少数,他们迫切需要真正能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出现。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毕竟,货运物流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关乎民生保供;一头连着企业生产,关乎经济发展。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货车司机已成为物流行业中规模巨大的从业群体。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货车司机超过1700万人,他们承担着全社会70%以上的货运量,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很多货车司机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也没有公司能帮忙解决工作和生活遇到的任何问题,很多劳动者享有的权益不知道该找谁落实。

这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在这个庞大的转运体系中,到底谁应该为司机群体提供保障,网络货运平台方又该承担何种责任?

1、卡车司机的现实困境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一支“隐形大军”在日夜兼程——他们是货车司机。问题是,在这片广袤天地里,他们的声音却鲜少被外界聆听,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所面临的挑战,也往往被忽视在喧嚣的物流浪潮之中。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他们的生活,是一部流动的史诗,却也充满了艰辛。长时间漂泊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王景涛的遭遇是他们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例子,而对于这些与卡车为伴的人来说,各方的艰难苦闷,有时候会成为身上背负的大山。

尤其是散小乱的市场格局,让这些卡车司机天然在交易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据相关行业调查显示,有多达90%的卡车司机是个体司机,即使是那些成型的物流企业,15—20人的小型企业也是主流。这意味着很多卡车司机拿到的订单大部分都经历层层分包,真正到手的运费有时候连成本都无法覆盖。

正是看到这样的商机,物流撮合交易平台兴起。然而,陌生竞价的交易模式对于这些辛苦的卡车司机来说,暗藏风险。虚假货源、恶性压价、协作难度大、运费不能及时结算、投诉无门等等,都是类似平台上时常发生的事实。

这使得卡车司机不得不通过接大量订单,想办法用勤劳对冲平台和行业带来的风险。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据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6.21%的货车司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甚至有28.45%的司机辛苦耕耘超过12个小时。他们在狭小的驾驶室内度过大部分时间,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身体健康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问题是,即便他们如此辛勤地工作,收入却并不稳定,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仅有21.42%的货运司机月均纯收入能超过1万元,而月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的货运司机占比竟高达27.4%。

很多时候,他们不仅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还要背负车贷的压力,同时面对收入不稳定的困境。更为严峻的是,他们往往游离于正式的就业体系之外,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许多司机没有稳定的劳动关系,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庇护。在工作中,他们还时常遭遇运费被拖欠、货物损失或遗失等权益受损的情况。

还有,税收和保险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货车司机作为个体户,往往难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职业保险保障。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

这是一场与周期的赌博,货车司机们正努力在这场赌局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关注和理解,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改革。

2、卡车司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对于卡车司机而言,最首要的需求无疑是找到长期稳定的合作方。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份运费不仅支撑着家庭的日常开销,更是他们坚守在驾驶座上的原因。然而,运费拖欠、不按时支付等问题却如同阴霾般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当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报酬无法得到保障时,他们的生计便岌岌可危。

实际上,各地卡友社区的组织者,一半以上针对货车司机救助和帮忙,都是讨要运费或相关事宜。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货车司机的心病。

除了经济收入的保障外,卡车司机们在法律援助方面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货运路上的风风雨雨,难免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法律纠纷。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需要专业的法律援助来为他们指明方向,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家在山东的李东旭,一次在运输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面对保险公司的理赔谈判,由于缺乏法律援助的他一度陷入被动。后来,得知此事的当地卡友地带负责人主动协助,他联系到了相关的法律机构,最终在律师的指导下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当然,对于卡车司机来说,安全需求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在公路上行驶,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路况,更需要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来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有组织定期的车辆维护、安全驾驶的培训以及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

此外,卡车司机们还渴望一个更加规范的行业环境。在货运行业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漏洞,这不仅影响了货运效率,更给货车司机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因此,他们需要更加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操作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从而确保货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3、出路究竟在何方?

货车司机的福祉,早已不再是他们个人的事,而是与物流行业的稳定与发展紧密相连,甚至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网络货运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它们像是物流行业中的新兴力量,连接着货车与货源,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这些平台以科技为引擎,为货车司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机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京东物流为例,这家电商巨头旗下的物流平台勇于创新,率先推出了电子合同系统,简化了繁琐的纸质合同签订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司机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京东物流还建立了完善的运费保障机制,确保每一位货车司机的辛勤付出都能换来稳定的收入。

而其他一些撮合平台也看到卡车司机的需求,或多或少从法律帮助、运费保证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甚至有的平台通过建立货主和司机的信用值的方式,试图搭建一个可靠的商业环境。

但其实,这些三方平台并没有抓住卡车司机最核心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这些司机真正面对的困难,让他们需要一个真正能让卡车司机当家做主、可以全方位支持他们的经营环境和平台。

这意味着,尽管这些平台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但货车司机的真实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他们面临的困境并非仅仅依靠平台的同理心就能解决。

货车司机当前的窘迫处境,源于其作为单独经营个体与货主企业法律身份的不匹配以及专业能力的匮乏。这迫切需要平台以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站出来,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和“娘家”。

幸运的是,作为卡友最愿意参与的平台,路歌物流有了让货车司机愿意全身心接受的整体方案,也获得了所有参与司机的认同。

尤其是5月2日,第十届5.2卡友节期间,由全国总工会指导的网络货运行业首个全网职代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上,网络货运行业首份全网司机集体合同落地路歌平台,覆盖平台超380万名货车司机。

(图 /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官方微博)

集体合同对货车司机群体最为关注的运费收入、运输保障、运输安全、协商协调机制等权益保障问题作出明确回应。如规定货车司机的运费收入应根据运输订单的完成情况确定;建立“线上+线下”互助体系,提供全链条道路互助救援服务;在工会的指导下,保障司机入会权利,推动网上入会工作等。

同时,路歌物流还发布了《平台卡车司机用户权益保护承诺倡议书》。这份倡议书不仅强调了货运平台的责任,也针对平台关于运费收入的保障、对司机法律援助的提供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操作标准的建议。

而路歌物流能这么做,是跟他们长期关注司机权益的工作出发点分不开。

首先,一直以来,路歌就倡导搭建全链路数字货运平台,让各个业务角色高效协同,促进货车司机和物流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生意关系。

这其实就是让货车司机成为物流企业长期的“网编”员工,而不是临时的合作方。这样的好处可以明晰责任,也让司机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进而产生信任。而建立在这种信任基础上,货车司机面临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次,他们倡导并建立了良性的合作规则。这包括5月2日发布的网络货运行业首份全网司机集体合同,也包括《平台卡车司机用户权益保护承诺倡议书》。

一方面,集体合同是路歌针对平台自身的自我约束、严于律己的文件。他们不仅推出了电子合同系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货车司机的集体合同概念。

这一创新服务允许货车司机以集体的名义与平台签订合同,从而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议价能力和权益保障水平。《集体合同》对货车司机群体最为关注的运费收入、运输保障、运输安全、协商协调机制等权益保障问题作出明确回应。如规定货车司机的运费收入应根据运输订单的完成情况确定;建立“线上+线下”的互助体系;督促发货方避免司机疲劳驾驶,合理确定工作时间和货物送达时限;要求通过协商协调方式解决司机问题,保障司机的知情权、参与权;在工会的指导下,保障司机入会权利,推动网上入会工作等。

当路歌的集体合同签署服务落地后,迅速引发了广大货车司机的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通过集体合同,在面对不够公平的商业环境和平台政策时,有了真正可以团结一致的力量和方式。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司机们可以共同商讨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新型的合同签订方式,不仅提高了司机们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也为物流行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平台卡车司机用户权益保护承诺倡议书》的发布无疑为货车司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这份倡议书是针对网络货运行业不良风气,部分网络货运平台的典型问题提出的,希望能为行业稳定发展和良好环境建立,提供一份力量。

当然这些创新措施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各企业在推出新措施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他们深知只有真正站在货车司机的角度,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货运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货车司机群体痛点明显。近几年来,互联网+货运行业的发展表面上看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乱象也非常多。

站在政府层面,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已发布,即将在7月1日落实执行。这是国家对于物流平台发展规范化的要求体现,也是整个行业转型的契机。

因此,我们期待行业生态更完善,对司机群体的保障更完善。在这场探索之旅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希望,但正是这些不断的尝试与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行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