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不排除银行业好转后,摩根大通将第一共和银行重新上市的可能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禁止法案

美国国会1994年通过的法律规定,禁止银行通过收购等方式在美国国内拥有10%以上的存款份额,或在州内拥有30%以上的份额。

摩根大通目前是美国少数几家"占据"超过10%的全国性存款的巨型银行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摩根大通拥有3.7万亿美元资产和3030亿美元的股东权益。相比较而言,美国当前的国债为31.69万亿美元,换言之,摩根大通的资产规模相当于美国总国债的11.68%。通过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其资产规模再次扩张。这本质上就是大资本在掠夺抢劫小资本。等银行业危机一过,这些资产估值修复,摩根赚翻。特别是这一次,摩根吃相更贪婪。

一般情况下是摩根大通不能收购银行的。此次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属于非常时期的非常方法,鸡贼的收购方案已经遭到了不少议员、股东、投资人的质疑和抗议,动摇了美股市场的流动性共识,挑战了既有法案。收购方案还在落实和善后,不排除应急之后进行完善和调整。

摩根大通存在分拆的历史

1933年,罗斯福推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禁止银行混业经营。规定一家银行要么只从事存贷款的商业银行业务,要么只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银行业务。也就是把银行和投行分开,只能二选一。

摩根财团作为当时美国最大的银行,也被拆分。

摩根财团原本的商业银行业务,变成摩根大通,后来被称为小摩。

而其他投行相关的业务,变成摩根士丹利,后来被称为大摩。

这次参与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就是被称为小摩的摩根大通。

90年代,随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JP摩根恢复了投行业务,后来又和大通银行、美一银行等合并,在几年内快速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投行之一,这只巨兽越来越大。

2015年,高盛分析师曾在一份报告中深入研究了摩根大通可能再次被分拆的前景,"鉴于其规模现在已变成从监管角度来看的不利因素"。

如果监管机构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来自监管的压力,美联储决定把全球重要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添加到年度资本计划审查中,这可能会促使摩根大通(及其同行)变得更容易接受其他选择。

第一共和银行存在多次被收购及重新上市的历史:

第一共和银行创办于1985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在全美设有近100家分行。

第一共和银行多年来已经被买卖过几次,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经历被收购和转手,即

2007年,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

2009年,美国银行收购美林时,所有权转移到了美国银行

2010年年中,再次易手,当时包括General Atlantic和Colony Capital在内的投资公司以18.6亿美元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

2010年底,重新成为上市企业,主打"高净值人士"理财服务。

2021年11月,市值达到400亿美元的峰值。

客观来说,第一共和银行作为全美排名第14名的银行,资产本身还是非常不错的,管理资产规模2712亿美金,拥有连续36年盈利的记录,不良贷款核销比率是全美前50家银行的1/10。

市场人士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避免银行业好转后的来自监管和同行压力分拆风险,同时将优质资产进行独立打包上市,重新获得估值溢价,不排除摩根大通将第一共和银行重新上市的可能。

那些退市后重新上市的知名公司

$第一共和银行(FRC)$ $瑞幸粉单(LKNCY)$

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