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TOP10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17

临床试验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一款药物的命运走向,也是检验公司研发实力的试金石。而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成功,关乎的不仅仅是这款药物或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也意味着将引领某个疾病领域的临床治疗变革,对万千患者的治疗之旅产生深远影响。

在此,医药魔方选出了2023年度10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TOP10

NO.1 mRNA-1345 ConquerRSV研究

公司:Moderna

里程碑意义:mRNA疫苗走向更广阔的常见病领域

1月17日,Moderna宣布其RSV疫苗mRNA-1345在老年患者中的III期ConquerRSV研究达主要疗效终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通过空气传播的RNA病毒。它通常通过口鼻吸入进入气管和肺部,侵入上皮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分泌呼吸道粘液阻塞管腔,引起呼吸困难。RSV的易感人群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成年人。

点击下载:网页链接{Moderna 2023 Investor Day}

mRNA-1345是一种针对编码融合前F蛋白的RSV疫苗,与融合后状态相比,它会引发更出色的中和抗体反应。mRNA-1345使用与Moderna的COVID-19疫苗相同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并包含优化的蛋白质和密码子序列。

结果显示,mRNA-1345预防两种及以上症状的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的效力达到83.7%。基于这些结果,Moderna已在多个国家递交mRNA-1345的上市申请,预计于2024年获批上市。

mRNA-1345的成功意味着在新冠之外,mRNA疫苗也终于在更广阔的常见病领域走通了成药之路,并且攻克的是60多年的研发黑洞RSV预防领域,其开发速度也并未落后重组蛋白疫苗太多。

Moderna早已瞄准不同的疾病领域布局了mRNA疫苗,无惧与传统疫苗同台竞技。流感领域,mRNA-1010新制剂已出线,其III期P303研究已达到所有主要终点。肿瘤领域,个体化新抗原疗法即肿瘤mRNA疫苗mRNA-4157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NO.2 阿替利珠单抗IMbrave050研究

公司:罗氏

里程碑意义:有望填补肝癌辅助治疗领域空白

1月19日,罗氏宣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针对早期肝细胞癌(HCC)辅助治疗的关键III期IMbrave050研究期中分析取得积极结果,达到无复发生存期(RFS)的主要终点。

点击下载:网页链接{WCLC 2023 IMbrella A_中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获益 进一步扩展IMpower133研究结果}

IMbrave050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相比主动监测在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消融术后有高复发风险的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纳入668例患者,他们按1: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每3周1200mg)+贝伐珠单抗(每3周15mg/kg)治疗(治疗时间最长12个月),或只进行主动监测。数据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风险28%。

HCC是常见高发癌种,全球每年新发肝癌超过90万例。如果患者在早期确诊,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手术切除,不过约70-80%的早期HCC患者会在术后复发,面临更差的预后和更短的生存期[2]。

IMbrave050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HCC辅助治疗领域取得成功的III期临床研究,有望变革早期肝癌术后治疗的临床策略、格局和结局,助力肝癌全程管理。值得一提的是,IMbrave050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力量的贡献,其主要牵头人为中国研究者,中国患者在该项研究中占比近50%。

NO.3 度普利尤单抗BOREAS研究

公司:再生元/赛诺菲

里程碑意义:有望成为首款COPD生物制剂

3月23日,再生元/赛诺菲联合宣布,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键III期BOREAS研究成功。这标志着度普利尤单抗成为了首个证明对COPD患者有显著临床获益的生物制剂。

COP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目前尚无治愈办法,仅可通过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COPD患者来说,仅使用一种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病情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才可以改善症状。

BOREAS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度普利尤单抗在伴发气道疾病2型炎症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该研究共纳入939例40-80岁患者,他们每两周随机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或安慰剂治疗,同时联用吸入皮质类固醇(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毒蕈碱拮抗剂(LAMA)三联治疗。

BOREAS研究的主要终点为52周内中重度COPD的急性发作率。关键次要终点包括12周和52周时肺功能的基线变化(通过支气管扩张剂前FEV1评估)、第52周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变化、第52周时SGRQ改善≥4分的患者比例以及第52周时ERS: COPD量表症状评分的变化。

数据显示,BOREAS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52周内中重度COPD的急性发作减少了30% (p=0.0005)。与此同时,第12周时Dupixent治疗组患者FEV1较基线提高160mL,而安慰剂组对应数值为77mL (p<0.0001)。此外,BOREAS研究治疗达到了所有次要终点。

11月27日,度普利尤单抗治疗COPD的第2项III期NOTUS研究传来捷报,达到了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基于两项研究,再生元与赛诺菲计划于2023年底递交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度普利尤单抗或将成为首个获批COPD的生物制剂,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NO.4 donanemab TRAILBLAZER-ALZ 2研究

公司:礼来

里程碑意义: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在III期研究中使临床和功能的衰退减缓35%

5月3日,礼来宣布donanemab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III期TRAILBLAZER-ALZ 2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以及所有评估认知和功能下降的次要终点。对比安慰剂,donanemab治疗后减缓了患者临床下降达35%,同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速度减缓了40%。这是首个AD新药在III期研究能达到如此令人瞩目的结果——可使临床和功能的衰退减缓35%。

该消息公布后,礼来股价当即大涨6%,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超越诺和诺德成为纯药企市值第一名。事实上,donanemab和系列GLP-1新药也是目前支撑礼来超5000亿美元市值的核心。

点击下载:网页链接{礼来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Donanemab是一款与β淀粉样蛋白亚型N3pG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它能够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中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从而促进患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基于TRAILBLAZER-ALZ 2研究,donanemab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申报上市阶段。

TRAILBLAZER-ALZ 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主要分析人群(n=1182)为tau蛋白水平中等且有明显AD临床症状患者。从主要基线的临床和神经病理学特征来看,相比其它试验,该研究入组的患者疾病进展程度更高。

主要终点是AD综合评定量表(iADR,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从基线到18个月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基线至18个月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AD协作研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 iADL)评分、AD认知量表(ADAS-Cog13)评分的变化等。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donanemab组的iADRS评分下降速度减缓了35%;18个月时,donanemab组CDR-SB评分较安慰剂组下降速度减缓了36%;ADCS iADL评分显示,18个月时,donanemab组疾病进展速度延缓了40%。

此外,近一半的donanemab组患者(47%)在1年内没有疾病进展(定义为临床痴呆评分没有下降),而安慰剂组为29%;donanemab将患者疾病进展到下一阶段的风险降低了39%。

安全性方面,总体耐受性良好,但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发生率比较高,需要重点关注。Donanemab组有24%受试者出现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水肿(ARIA-E),有症状ARIA-E发生率为6%;donanemab组有31.4%患者出现脑微出血和浅表铁质沉积(ARIA-H),安慰剂组为13.6%。

NO.5 fasedienol PALISADE-2研究

公司:VistaGen

里程碑意义:有望成为20多年来首款社恐新机制药物

8月7日,Vistagen宣布fasedienol(PH94B)治疗社交恐惧症的III期PALISADE-2研究达到主要终点。2022年,fasedienol的第一项III期PALISADE-1研究折戟,此次III期临床获得成功意义重大,标志着20多年以来社恐领域首款新机制药物的里程碑进展。

Fasedienol是一种基于pherine设计的作用机制新颖、快速起效的first in class鼻喷雾剂,可调节控制恐惧和焦虑的嗅觉-杏仁体神经回路以及减弱交感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不同于现有的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该药物不直接激活GABA-A受体,也不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蔼睦医疗拥有该产品在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PALISADE-2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41例成人患者,旨在评估PH94B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主观焦虑量表(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SUDS)评分的变化。

结果显示,fasedienol组患者的SUDS评分变化相比安慰剂组显著改善(-13.8分 vs. -8.0分)。此外,fasedienol组的应答率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40.6% vs. 18.6%),应答率通过临床整体印象-改善(CGI-I)量表评估,定义为焦虑程度大大降低或焦虑程度低得多的患者比例。

Vistagen乘胜追击,计划在2024年启动fasedienol的两项III期研究(PALISADE-3和FEARLESS)。这两项研究都可以作为PALISADE-2研究的补充,以完善fasedienol的上市申请材料。

NO.6 司美格鲁肽SELECT研究

公司:诺和诺德

里程碑意义:首次将减重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联

2023年,司美格鲁肽凭着无可置疑的实力逐渐登上神坛。

8月8日,司美格鲁肽探索心血管结局的III期SELECT研究终获成功。SELECT研究耗时4年8个月,覆盖41个国家与地区,纳入17604例患者,它是诺和诺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临床试验。

点击下载:诺和诺德&礼来三季度GLP-1板块持续高增长,司美格鲁肽国内单季销售额超16亿

SELECT研究旨在评估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mg)在超重或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且不伴糖尿病的患者中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效果。

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能将MACE风险显著降低20%,研究达到主要的复合终点。而且无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和起始BMI如何,司美格鲁肽都能降低其MACE风险。

分别对MACE中三个组成部分的分析显示,司美格鲁肽相较于安慰剂使患者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28%,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15%,非致命性中风风险降低了7%。

SELECT研究的里程碑意义在于,首次将减重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联。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每年约有200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肥胖症[1]。但在司美格鲁肽之前,全球还没有哪一种减肥药能证实有效控制体重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血管死亡风险。

NO.7 remibrutinib REMIX-1,REMIX-2研究

公司:诺华

里程碑意义:BTKi在自免领域的临床突破,有望成为十年来首个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新药

8月9日,诺华宣布其共价不可逆BTK抑制剂remibrutinib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III期REMIX-1和REMIX-2两项研究均取得积极结果,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这是BTK抑制剂首次在自免领域取得III期研究成功。这一消息对于其他布局BTK抑制剂用于自免疾病的企业也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

REMIX-1(NCT05030311)和REMIX-2(NCT05032157)是两项设计相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分别纳入470、455例二代H1抗组胺药无法充分控制病情的成人荨麻疹患者,旨在评估remibrutinib(25mg 每日两次)治疗成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两项研究主要终点包括每周荨麻疹活动评分较基线变化以及第12周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和风团数目评分。结果显示,remibrutinib治疗2周就能快速起效,迅速控制患者症状;治疗12周时患者疾病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参加这两项研究的患者将继续接受治疗至第52周,并有机会参与长期扩展试验。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全身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自发和反复出现风团或血管性水肿,伴有瘙痒和/或疼痛感,持续至少6周。该疾病影响全球约4000万人次,最常见于20-40岁人群。目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效治疗选择有限,约60%患者在接受抗组胺药一线治疗后无法完全控制病情。

诺华表示,如果获得批准,remibrutinib有望成为十年来首个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新型药物,为60%抗组胺药无法控制病情的患者带来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NO.8 司美格鲁肽STEP HFpEF研究

公司:诺和诺德

里程碑意义:首次以减重为策略治疗HFpEF

8月25日,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领域再下一城,治疗心衰的III期STEP HFpEF研究显示出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STEP HFpEF研究纳入了52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合并BMI≥30的患者,他们随机接受司美格鲁肽(2.4mg)或安慰剂治疗52周。

研究使用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临床总结评分(KCCQ-CSS)作为衡量HFpEF症状和身体限制的共同主要终点。在第52周时,司美格鲁肽组患者的问卷得分增加了16.6分,而安慰剂组得分增加了8.7分。

该研究还评估了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的变化(次要终点)。司美格鲁肽组步行距离平均增加了21.5米,而安慰剂组仅增加了1.2米。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组患者的体重平均减轻了13.3%,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表明炎症减轻。

以上种种数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能够更大程度地减轻HFpEF合并肥胖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和身体限制,更大程度地改善其运动功能并减轻体重。这不仅将助力司美格鲁肽进一步开拓在心血管领域的治疗版图,也是首次以减重为策略来治疗HFpEF。

NO.9 K药+维恩妥尤单抗 KEYNOTE-A39研究

公司:默沙东+安斯泰来/辉瑞

里程碑意义:首个IO+ADC III期研究成功

9月22日,默沙东、安斯泰来和Seagen共同宣布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nectin-4 ADC维恩妥尤单抗(enfortumab vedotin-ejfv)治疗的III期KEYNOTE-A39研究(也被称为EV-302研究)达到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双重主要终点。这是IO+ADC组合疗法取得的首个III期研究成功。

KEYNOTE-A39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I期试验,旨在评估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化疗对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研究共纳入了886例患者,无论其PD-L1表达。

结果显示,对比化疗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与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31.5个月,而化疗组为16.1个月;与化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死亡风险降低53%。包括是否顺铂耐受治疗和PD-L1表达水平在内,所有预定义亚组的OS结果一致。

此外,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2.5个月,而化疗组为6.3个月;与化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癌症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5%。

今年4月,FDA基于I/II期KEYNOTE-869/EV-103研究,加速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维恩妥尤单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且顺铂不耐受的成年患者。而KEYNOTE-A39/EV-302研究的成功,使该组合提前5个月获得了FDA的完全批准,代表着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潜在治疗范式转变,该组合有望成为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NO.10 司美格鲁肽FLOW研究

公司:诺和诺德

里程碑意义:代表GLP-1药物有望进军慢性肾病领域

不止是突围心血管领域,司美格鲁肽在慢性肾病领域的表现也十分惊艳。

10月11日,诺和诺德宣布决定停止肾脏结局试验FLOW。该决定是基于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DMC)的建议,DMC认为中期分析的结果符合提前终止试验预先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此次是由于司美格鲁肽疗效十分显著而提前终止了研究,此等待遇在新药临床开发中实属少见。

FLOW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优效性试验,旨在评估作为标准治疗的辅助疗法,司美格鲁肽(1mg)对比安慰剂在合并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患者中预防肾功能损害进展,以及肾脏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效果。

FLOW研究于2019年启动,在28个国家的400多个研究中心开展,共招募了3534人参与了试验。

根据提前终止试验的决定,诺和诺德将启动终止试验程序。为了保护试验数据的完整性,诺和诺德在试验完成前会对结果保密,预计FLOW研究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

司美格鲁肽在慢性肾病领域的成功,对诺和诺德的加成无需多言,甚至在肾透析赛道也引发了不小的震荡。诺和诺德发布公告的第2天,透析巨头费森尤斯的股价即下跌近18%。这是因为司美格鲁肽有可能延缓部分慢性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从长期来看,或许会影响透析患者的增量。

这3项研究不仅极大地打开了司美格鲁肽的想象空间,也给其他GLP-1类药物树立了新的范式,引领其共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创新没有上限,司美格鲁肽还在不断扩展能力边界,多项关键I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ASH、外周动脉疾病等大市场适应症。

参考文献:

[1]GBD 2015 Obesity Collaborators et al. N Engl J Med 2017;377:13–27

[2]Hack SP, Spahn J, Chen M, et al. IMbrave 050: a Phase III trial of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high-risk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r ablation. Future Oncology. 2020;16(15):975-989

$诺华制药(NVS)$ $礼来(LLY)$ $默沙东(MRK)$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CXO: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阳光诺和药康生物药石科技、数字人、诺思格普蕊斯药明生物博腾股份美迪西南模生物毕得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普洛药业等;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域医学乐普生物仁度生物云康集团美因基因英诺特奥浦迈华大基因乐普医疗近岸蛋白新芝生物康为世纪达安基因、新产业、万孚生物科华生物中源协和基蛋生物冠昊生物透景生命利德曼迈普医学等;科学服务:诺唯赞百普赛斯优宁维;医美:爱美客华东医药ST美谷华熙生物等;化学制药: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华东医药新和成人福医药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恩华药业华海药业海思科健康元贝达药业健友股份普洛药业川宁生物、兴齐眼药、华润双鹤、亿帆医药、海普瑞、康弘药业、国药现代、新诺威、新华制药、海正药业、海翔药业、一品红、仙琚制药、宏源药业、国邦医药、东诚药业、京新药业、浙江医药、奥锐特、华邦健康、华北制药、泰恩康、翰宇药业、奥翔药业、九典制药、普利制药、拓新药业、冠福股份、天宇股份、华特达因、哈药股份、福元医药、奥赛康、亨迪药业、东北制药、金城医药、富祥药业、辰欣药业、千红制药、尔康制药、花园生物、海南海药、德展健康、津药药业、卫信康、长江健康、罗欣药业、立方制药、鲁抗医药、司太立、金石亚药、通化金马、江苏吴中、华仁药业、舒泰神、福安药业、力生制药、誉衡药业、常山药业、润都股份、中关村、复旦复华、哈三联、同和药业、诚意药业、昂利康、广生北大医药、美诺华、金陵药业、向日葵、新天地、汉商集团、山河药辅、威尔药业、神奇制药、富士莱、海欣股份等;中药:康惠制药、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华润三九、白云山、以岭药业、东阿阿胶、达仁堂、太极集团、济川药业、步长制药、天士力、吉林敖东、广誉远、红日药业、珍宝岛、康缘药业、康恩贝、众生药业、昆药集团、葵花药业、奇正藏药、江中药业、贵州百灵、马应龙、健民集团、九芝堂、桂林三金、信邦制药、仁和药业、羚锐制药、佐力药业、中恒集团、寿仙谷、精华制药、上海凯宝、华森制药、贵州三力、振东制药、葫芦娃、佛慈制药、亚宝药业、方盛制药、特一药业、千金药业、万邦德、益佰制药、青海春天、嘉应制药、盘龙药业、龙津药业、沃华医药、香雪制药、华神科技、太龙药业、康药业汉森制药、粤万年青、陇神戎发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万泰生物、长春高新、上海莱士、天坛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生物、康泰生物、甘李药业、辽宁成大、通化东宝、华兰疫苗、博雅生物、我武生物、安科生物、西藏药业、派林生物、未名医药、义翘神州、双鹭药业、康华生物、卫光生物、万泽股份、百普赛斯、海特生物、康辰药业、赛升药业、优宁维、东宝生物、四环生物等;医疗设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微创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键凯科技、欧普康视、新产业、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安图生物、美好医疗、九安医疗;医药商业:上海医药、益丰药房、大参林、九州通、国药股份、国药一致、中国医药、老百姓、一心堂、百洋医药、润达医疗、重药控股、海王生物、柳药集团、健之佳、漱玉平民、南京医药、华人健康、英特集团、瑞康医药、人民同泰、嘉事堂、鹭燕医药、合富中国、药易购、第一医药、达嘉维康、浙江震元、国发股份等;部分美股医药上市公司强生、礼来、诺和诺德、默沙东、艾伯维公司、阿斯利康、诺华制药、辉瑞、赛诺菲-安万特、福泰制药、硕腾、再生元制药、葛兰素史克、艾尔建医疗、武田制药、Genmab、阿里拉姆制药、卡地纳健康、百济神州、Royalty Pharma、拜玛林制药、传奇生物、Viatris、如瑞迪博士、Juno疗法、神经分泌生物科学、Sarepta疗法、梯瓦制药、Mylan

@汤诗语 @颜值能破一万点 @不明真相的群众 @微进化ing @公子豹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12-30 12:47

🎈深入跟踪过的球友,应该都知道这些mRNA:
①【沃艾】存在发热率副作用偏高的问题❌
②【斯微】:LPP概念太超前(美欧都没敢用于新冠疫苗,全球之前也无任何一款基于LPP的mRNA生物制品获批~包括临床)❌
③【石药】:发热率副作用≈沃蓝的2~3倍,公布的数据“你懂的”(其实牙根也没有完整数据),各省市疾控的专业人士更懂它是怎么一回事。
④【康希诺】:其官方表示mRNA新冠疫苗旨在验证平台技术(我这有录音),之后就没了动静❌
🎈【沃蓝】与美国及世卫指引相同:当期的mRNA新冠XBB单价疫苗。(今后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简单”更换抗原设计,而无需临床~类似于流感疫苗)
🎈新冠疫苗这一疫苗品种,未来会或已经成为常规疫苗品种。疫情期间,中国与全球特别是欧美诸多企业都参与了研发,其间经历了从【百花齐放】到【大浪淘沙】的过程。
⊙灭活疫苗:欧美西方从开始就不屑一顾。中国(大陆)之初灭活大行其道,之后掩旗熄鼓。
⊙腺病毒载体:中国与欧美之初都用于单针救急,之后欧美率先淘汰,国内腺病毒苟延残喘,后不了了之。
⊙重组蛋白:之初,曾经是全球新冠研发的半壁江山。之后,绝大部分被美欧淘汰出局,仅保留唯一一款诺瓦瓦克斯。诺瓦在辉瑞与莫德纳mRNA双星夹击之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或会或已经主动退出)。中国大陆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留存时间会更长久一些,但其在技术上的代沟,与第三代核酸技术mRNA相对的多方面劣势,使之作为新冠疫苗不可能走远。
🎈沃蓝RQ(3013&3033)作为全球“靠得上谱的”第三款获批上市的mRNA新冠疫苗,值得期待么❓会走向国际化么❓沃森会步莫德纳、辉瑞后尘走mRNA(呼吸系统病毒)联苗(新冠+流感+RSV)的道路么❓
附:三款上市mRNA新冠疫苗的合作关系
①辉瑞:联合德国拜恩泰克生物技术公司
②莫德纳:联合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③沃森生物:联合中国复旦大学与上海蓝雀生物

2023-12-29 21:48

【NO.1 】mRNA-1345 ConquerRSV研究~超越诸多PD-1和GLP-1等大热门品种而荣居榜首,标示了第三代核酸技术mRNA的革命性力量!

2023-12-29 21:44

【快刀】❗️:肿瘤领域,个体化新抗原疗法即肿瘤mRNA疫苗mRNA-4157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2023-12-29 21:43

【快刀】❗️~mRNA疫苗也终于在更广阔的常见病领域走通了成药之路,并且攻克的是60多年的研发黑洞RSV预防领域,其开发速度也并未落后重组蛋白疫苗太多

2023-12-29 21:41

【好快的刀】❗️:Moderna已在多个国家递交mRNA-1345的上市申请,预计于【2024年】✔️获批上市

2023-12-29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