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维得利珠单抗获批进入中国,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曙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7

武田中国宣布一款全新机制的人源化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商品名:安吉优®),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进入中国,获批适应症为对传统治疗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成年患者。

维得利珠单抗是目前炎症性肠病(IBD)领域唯一的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其临床数据表明能够快速起效1,2,3并实现长期持久的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4,5,同时安全性好6,是欧美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生物制剂7,8。维得利珠单抗被列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获得加快审评。此外,2019年9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IBD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个生物制剂头对头比较的临床研究VARSITY,这是一项针对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全球多中心的IIIb期研究。该研究显示,第52周的临床缓解和粘膜愈合,维得利珠单抗均显著优于阿达木单抗9。

陈旻湖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除了 VARSITY研究外,上市以来全球多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明维得利珠单抗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维得利珠单抗作为特异性炎症细胞移动抑制剂,在诱导及维持IBD症状缓解、达到黏膜愈合目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为中重度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反复发作的疾病10。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11,12。目前用于治疗中重度炎症性肠病的方案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10,但患者治疗仍不达标10,13,14。

维得利珠单抗可与表达在记忆T淋巴细胞表面的α4β7整合素特异性结合,阻断α4β7整合素与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1(MAdCAM-1)相互作用,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迁移至肠道的炎症组织,从而减少肠道黏膜炎症,为IBD患者提供了精准肠道选择的全新治疗方案15。

单国洪先生武田中国总裁

“非常感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维得利珠单抗进入中国市场。维得利珠单抗的上市不仅为临床医生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更能帮助IBD患者重回安稳的自由生活。从维得利珠单抗纳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到它的快速获批,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加速引入创新药物、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生活的决心。秉持着患者为先的理念,武田将继续致力于研发高度创新药物和突破性疗法,把更多的创新药品更快的引入中国,共筑‘健康中国2030’。”

作为一家以价值观为基础、以研发为驱动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武田专注于在肿瘤、消化、神经科学及罕见病四大疾病领域的药物研发,并针对血液制品及疫苗领域进行专项研发投入。凭借在消化领域研发实力和领先地位,武田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积极推动并参与中国消化领域科研和诊疗的持续发展,不断践行科学创新的决心及造福患者的承诺。

$武田制药(TAK)$$阿斯利康(AZN.US)$$安进(AMGN.US)$

[1]Feagan B, et al.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7;5:A40 (abstract OP097)

[2]Feagan BG,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699-710

[3]Feagan B,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doi:10.1016/j.cgh.2018.05.026

[4]Arijs I, et al. Gut 2018;67:43-52

[5]Danese 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 Oct; 157(4):1007-1018.e7

[6]Click B, Regueiro M. Inflamm Bowel Dis. 2019 Apr 11;25(5):831-842.

[7]Harbord M , Eliakim R , Bettenworth D , et al. Third European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rt 2: Current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2017.

[8]Rubin D T , Ananthakrishnan A N , Siegel C A ,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 114(3):1.

[9]Sands B, Peyrin-Biroulet L, Loftus E, et al. Vedolizumab versus adalimumab for moderate to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N Engl J Med. 2019.

[10]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9).

[11]薛林云, 欧阳钦, 黄中华, et al. 近20年中国IBD研究进展——20年文献总结[J]. 国际消化病杂志(4):63-65.

[12]Danese 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5

[13]李瑾, 邓长生, 赵秋. 免疫抑制剂治疗IBD的不良反应及对策[J]. 医学新知, 2015(4):219-222.

[14]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17).协和医学杂志.2017;8(4-5):239-43

[15]安吉优®说明书

全部讨论

2021-02-03 21:17

被结肠炎困扰了快二十年了,不知道药效咋样

2020-03-13 11:00

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