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谈如何面对大环境不好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25喜欢:80

观众问:

能否谈谈如何面对当前脆弱的经济形势和利率问题?对将来的经济形势你怎么看?

巴菲特:

我不研究宏观问题。投资中最紧要的是弄清什么事是重要的、可知的。

如果一件事是不重要的、不可知的,那就别管了。你刚才说的东西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是不可知的。

看懂可口可乐、看懂箭牌、看懂伊士曼柯达,这些是可知的。大家都能看懂这些生意,这些生意是可知的。

看懂了公司的生意之后,还要看你得出的估值、公司的价格等等。

我们在决定买不买一家公司时,从来不把我们对宏观问题的感觉作为依据。我们不看关于利率或公司盈利的预测,看了没用。

1972 年,我们买了喜诗糖果,后来没多久尼克松就实施了价格管制,即使我们提前知道了,又能怎样?我们没错过喜诗,花 2,500 万买下来了,现在它一年的税前利润就有 6,000 万美元。

有的预测我们根本不会,我们不想因为这样的预测而错过明智的投资机会。

宏观问题相关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看不听不理会。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先把他们的经济学家拉出来溜两圈,讲一些大的宏观格局,然后自上而下地分析。我们觉得那些都是胡扯。

大唐笔记:

宏观很重要,但难以预测,身处其中我们常会觉得这次不一样,对经济困难时期过于悲观,对经济繁荣时期又太过幸福。

还是专注于公司,通过公司这个神经网络去感知、理解商业世界。

另外巴菲特明确表示了要估值以及公司的价格,这是在1998年,好像进入21世纪巴菲特就很少谈好价格了?是不是因为后边钱太多了?

#巴菲特# $贵州茅台(SH600519)$ $苹果(AAPL)$

精彩讨论

只买消费垄断05-24 08:34

买喜事糖果花了2500万,然后35年之内税前利润13.5亿,净利润大概7.5亿,是收购价的30多倍。
等于花2500万买了公司,未来三十多年平均每年分红都2500万。
然后这2500万再买其他类似的好机会。生生不息。
类似我们投资五百万,买了一个生意。未来三十五年,平均每年股息500万,不过不是线性给我们,是第一年30万,第二年34万,二十三年之后每年500万,三十五年后每年2000万,那么算起来未来三十五年总分红大概1.75亿,平均每年500万,而且第三十六年开始每年2000多万。这一切,只要求每年利润涨12%而且利润都分红,才赶上通货膨胀速度而已。
股票投资能长期走赢通涨都相当厉害了。
如果有这样的生意,花500万买,未来35年平均每年给你五百万,现实世界中大家打破头颅抢,但是如果告诉你第一年给你30万,二十三年之后给你500万,三十六年之后给你2000万,绝大多数人会说no,人老了,那么多钱有啥用。
这个就是股市神奇的地方。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慢慢变富。
$海天味业(SH603288)$ $贵州茅台(SH600519)$ $泸州老窖(SZ000568)$

以股证道85805-24 07:30

巴神这个观点是有语境限制的,不能刻舟求剑。
宏观是水,企业是鱼。美国的市场经济从巴神投资至今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水质虽有清浊寒温酸碱的变化,但始终能够满足鱼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专注于研究鱼就行了。
而如果水可能变成海水,甚至变成油呢?只专注于研究鱼还行吗?巴神有投资古巴的案例,那是条好鱼,然而因为水变成了油,鱼死了。
其实巴神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比如他讲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的认可。

只买消费垄断05-24 07:30

1972年2500万买下喜事糖果,当年利润208万,税前利润400万,净资产800万,出价3000万,26年之后的1998年,税前利润6000万,增长15倍。完美的每年增长11%。十年2.8倍。不到十年三倍。
到2007年,35年回报率100倍,每年大概14%,因为算上了本身市值增长,2007年是大牛市。
到2022年,持股正好50周年,喜事糖果创办于1921年,也跨入了百年品牌行列。
巴菲特42岁购买喜事糖果,是投资理念进化的标志,在此之前他是不会3pb买股票的,格雷厄姆教给弟子们的方法是1pb买股票。
能买到每年利润增长11%的股票,而且14倍市盈率买到,就是伟大的投资了。前提条件是他每年利润可以100%分红。
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卫龙美味,江中药业都基本符合。90%-100%利润分红。涪陵榨菜差点分红抠门。洋河好点,70%利润分红。
$卫龙美味(09985)$ $中国飞鹤(06186)$ $康师傅控股(00322)$

考拉博士05-24 08:25

(摘要)巴菲特:
我不研究宏观问题。投资中最紧要的是弄清什么事是重要的、可知的。宏观问题相关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看不听不理会。
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先把他们的经济学家拉出来溜两圈,讲一些大的宏观格局,然后自上而下地分析。我们觉得那些都是胡扯。
$盈富基金(02800)$ $沪深300ETF易方达(SH510310)$

全部讨论

1972年2500万买下喜事糖果,当年利润208万,税前利润400万,净资产800万,出价3000万,26年之后的1998年,税前利润6000万,增长15倍。完美的每年增长11%。十年2.8倍。不到十年三倍。
到2007年,35年回报率100倍,每年大概14%,因为算上了本身市值增长,2007年是大牛市。
到2022年,持股正好50周年,喜事糖果创办于1921年,也跨入了百年品牌行列。
巴菲特42岁购买喜事糖果,是投资理念进化的标志,在此之前他是不会3pb买股票的,格雷厄姆教给弟子们的方法是1pb买股票。
能买到每年利润增长11%的股票,而且14倍市盈率买到,就是伟大的投资了。前提条件是他每年利润可以100%分红。
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卫龙美味,江中药业都基本符合。90%-100%利润分红。涪陵榨菜差点分红抠门。洋河好点,70%利润分红。
$卫龙美味(09985)$ $中国飞鹤(06186)$ $康师傅控股(00322)$

05-24 07:30

巴神这个观点是有语境限制的,不能刻舟求剑。
宏观是水,企业是鱼。美国的市场经济从巴神投资至今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水质虽有清浊寒温酸碱的变化,但始终能够满足鱼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专注于研究鱼就行了。
而如果水可能变成海水,甚至变成油呢?只专注于研究鱼还行吗?巴神有投资古巴的案例,那是条好鱼,然而因为水变成了油,鱼死了。
其实巴神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比如他讲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的认可。

05-24 00:07

我粗浅的认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生意。不对的地方,请批评

05-24 08:25

(摘要)巴菲特:
我不研究宏观问题。投资中最紧要的是弄清什么事是重要的、可知的。宏观问题相关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看不听不理会。
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先把他们的经济学家拉出来溜两圈,讲一些大的宏观格局,然后自上而下地分析。我们觉得那些都是胡扯。
$盈富基金(02800)$ $沪深300ETF易方达(SH510310)$

05-23 23:09

这个问答好像也是University of Florida演讲里面的。讲到要算估值。。。这个需要更深实践一下看看。那天Buffett老人家还玩笑说他穿的是SunTrust的免费T-shirt.
买股票不看宏观只看企业本身是对的,其实老人家对宏观的东西非常了然于胸,否则不会在2008年给那几家大公司投钱,还直说投早了。如果哪一天能到Buffett 那样参投世界,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境界,就是神人。

05-24 14:10

比亚迪被他骗了,这个老头子这么有钱他比谁都精。不讨论宏观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宏观问题才是他赚钱的真正的秘密。他长期拥有大量现金,这些钱就是等着宏观糟糕的时候去捡带血的筹码的,另外,当他感觉到市场要发生变化(变坏)的时候,他就开始减持股票,换成现金。这些都是跟宏观有关系。在他那里,不讨论宏观问题不是因为宏观问题没价值不值得讨论,而是因为太有价值了所以他不愿意公开表达他的真实观点。

05-24 12:23

看懂了公司的生意之后,还要看得出公司的估值等等。
我们在决定买不买一家公司时,从来不把我们对宏观问题的感觉作为依据。我们不看关于利率或公司盈利的预测(后者是几乎所有人特别关心的),看了没用。
1972 年,我们买了喜诗糖果,后来没多久尼克松就实施了价格管制,即使我们提前知道了,又能怎样?我们没错过喜诗,花 2,500 万买下来了,现在它一年的税前利润就有 6,000 万美元。
有的预测我们根本不会,我们不想因为这样的预测而错过明智的投资机会。
宏观问题相关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看不听不理会。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先把他们的经济学家拉出来溜两圈,讲一些大的宏观格局,然后自上而下地分析。我们觉得那些都是胡扯。

05-24 01:04

丫头好可爱

观众问:
能否谈谈如何面对当前脆弱的经济形势和利率问题?对将来的经济形势你怎么看?
巴菲特:
我不研究宏观问题。投资中最紧要的是弄清什么事是重要的、可知的。
如果一件事是不重要的、不可知的,那就别管了。你刚才说的东西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是不可知的。
看懂可口可乐、看懂箭牌、看懂伊士曼柯达,这些是可知的。大家都能看懂这些生意,这些生意是可知的。
看懂了公司的生意之后,还要看你得出的估值、公司的价格等等。
我们在决定买不买一家公司时,从来不把我们对宏观问题的感觉作为依据。我们不看关于利率或公司盈利的预测,看了没用。
1972 年,我们买了喜诗糖果,后来没多久尼克松就实施了价格管制,即使我们提前知道了,又能怎样?我们没错过喜诗,花 2,500 万买下来了,现在它一年的税前利润就有 6,000 万美元。
有的预测我们根本不会,我们不想因为这样的预测而错过明智的投资机会。
宏观问题相关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看不听不理会。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先把他们的经济学家拉出来溜两圈,讲一些大的宏观格局,然后自上而下地分析。我们觉得那些都是胡扯。
大唐笔记:
宏观很重要,但难以预测,身处其中我们常会觉得这次不一样,对经济困难时期过于悲观,对经济繁荣时期又太过幸福。
还是专注于公司,通过公司这个神经网络去感知、理解商业世界。
另外巴菲特明确表示了要估值以及公司的价格,这是在1998年,好像进入21世纪巴菲特就很少谈好价格了?是不是因为后边钱太多了?
#巴菲特# $贵州茅台(SH600519)$ $苹果(AA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