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对中石油的投资:股息和价格是重要因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回复:32喜欢:67

股东:

请问你们对中石油的看法是什么?是否觉得中石油正处于历史高点(股东笑)?

巴菲特:

几年前,我们在看完英文版的年度报告后,买了中石油的股票。

这是我们买的第一只中国的股票,但可能不是最后一只,我们投入了大约4亿美元。

中石油生产了世界石油的3%,这是一个很大的石油产量,它的产量可能是埃克森美孚产量的80%左右。

这是一家大公司,去年它赚了120亿美元,如果你看一下《财富》500强名单,我猜你不会在美国找到五家盈利超过120亿美元,所以它是一家大公司。

当时我们买的时候,总市值是350亿,所以我们是以它利润3倍的价格买入,它没有不寻常的杠杆。

在的年度报告中,中石油管理层说他们将派发你们盈利的45%作为股息,很少有公司会这样说,但我认为这些话很重要。

因为如果你能以3倍的PE购买中石油,然后它分派45%的股息,这相当于你在这次投资上很快就能获得了15%的现金收益率。

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年度报告,中国政府拥有该公司90%的股份,我们拥有1.3%,如果我们和中国政府一起投票,那我们双方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生意(股东笑)。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意,而且价格非常非常有吸引力。

不幸的是,政府股票和我们的股票具有相同的经济利益,但它们的分类不同,政府持有的90%被称为国有股,而公众持有的10%被称非国有股。

在香港,当我们拥有一家公司10%的流通股份时,我们就必须披露,所以不幸的是,这10%只适用于非国有股的10%,所以当我们只拥有该公司1%股权时,我们就必须披露我们的持股。

我们本来会买更多的,但现在价格上涨了,我们很高兴持有它们的1.3%的股权,我们认为他们在经营方面做得很好。

它们有大量的天然气储备,现在正在开始开发,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雇用了近50万人。

有趣的是,几年前,投资界还很少有人想到中石油,而且这是比除了BP和埃克森美孚都要大得多的企业。

我指的是中石油的年报,就像我说的,它很容易阅读,可以理解,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你也可以读一下,在财报上他们宣布了自己的股息政策。

我们在购买股票之前从未与管理层有过任何接触,我们从来没有参加过投资者交流会之类的活动。

我的意思是,白纸黑字写在那里,写在任何人都能拿到的报告里。

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阅读这些东西,我们拿出了4亿美元,现在价值大约10~20亿美元。

这很有趣,俄罗斯的大型石油公司尤科斯在美国投资界的知名度可能远高于中石油

我比较了两者,当时,我心想,我是愿意把钱放在俄罗斯还是中国?在我看来,中石油的价格要便宜得多,你知道,我觉得中国的经济环境可能会更好。

如果它的PE与一家美国本土公司相同,我会认为它更有吸引力吗?答案是:不。

我的意思是,在一个你不能完全理解的文化中,或者在税法可以随时改变,或你的所有权规则可以随时改变的地方,总是有一些不利之处。

但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的折价在我当时看来是荒谬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买下它的原因。

出自《巴菲特编年史》之2005年,大唐炼金师编译。

#巴菲特# #投资#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苹果(AAPL)$ $中国石油(SH601857)$ $贵州茅台(SH600519)$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在的年度报告中,中石油管理层说他们将派发你们盈利的45%作为股息,很少有公司会这样说,但我认为这些话很重要。
因为如果你能以3倍的PE购买中石油,然后它分派45%的股息,这相当于你在这次投资上很快就能获得了15%的现金收益率。

05-08 23:16

05-08 10:29

学习

05-08 10:15

当时我们买的时候,总市值是350亿,所以我们是以它利润3倍的价格买入,它没有不寻常的杠杆。
在的年度报告中,中石油管理层说他们将派发你们盈利的45%作为股息,很少有公司会这样说,但我认为这些话很重要。
因为如果你能以3倍的PE购买中石油,然后它分派45%的股息,这相当于你在这次投资上很快就能获得了15%的现金收益率。
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年度报告,中国政府拥有该公司90%的股份,我们拥有1.3%,如果我们和中国政府一起投票,那我们双方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生意(股东笑)

05-08 09:55

当时低PE,高股息,成长型的中石油

05-08 07:19

说到核心了,股息和价格

05-08 03:41

买的港股?当时价格多少?非常便宜吧?

转发学习

05-07 21:49

第一次好像是在给股东的信里面读到这个投资的。Buffett也一直说他只是读了年报,觉得太便宜,就买了。当时感觉Buffett对跟美国不一样的体制也敢投资,还是很有魄力的;也因为他对国有企业有投资回报信心而更觉得亲切。 第二个想法就是这股价怎么会这么低,怎么赶上这波大鱼。

围观,看报表也能挣钱,功夫在报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