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亲口承认,50倍市盈率没卖可口可乐是个错误!

发布于: Android转发:6回复:79喜欢:70

股东:

我感觉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聊过可口可乐了,现在你离开了董事会,能不能聊聊可口可乐

巴菲特:

可以,但我现在的观点跟我在董事会时没什么不同。

可口可乐是一家出色的公司,今年,可口可乐将在全球销售超过210亿箱各种产品,比其他任何商品都多,而且每年还都在增长,更猛的是占世界上人们所消费的液体的份额也在增加。

如果公司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多4%或5%,而世界人口增加2%,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把这种特定的液体灌入他们的喉咙,自1886年以来,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

可口可乐在投资资本上获得了惊人的回报,这是一个拥有50亿有形资产的企业,赚的钱也差不多是这个规模。

世界上没有多少大企业能够在有形资产上获得100%的税前利润。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意,而且一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有趣的是,不管是1997还是98年,当时的股票都卖到了每股80美元以上,而当时的每股收益并不像现在这么高,当时的公司利润大概是每股1.5美元。

现在想来,股价在那时候有点荒谬,而且你绝对可以责怪我没有卖掉股票。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意,但显然,50倍的市盈率,对这只股票来说是一个愚蠢的价格。

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但几年前的价格非常愚蠢。

现在我们仍然喜欢它,在我看来,十年后我们依旧持有它。

出自《巴菲特编年史》之2006年,大唐炼金师编译。

#巴菲特# #投资#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苹果(AAPL)$ $可口可乐(KO)$ $贵州茅台(SH600519)$

精彩讨论

陆小神05-04 17:10

理解角度问题,老巴主要是说那时买入的人,而不是事后觉得那时就该卖掉可口可乐股份,没有卖出一些股份是一个错误也是给股东们一个说法,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而已,那段时间基金公司市值比较低迷,但是本金可是一点没亏,每年还非常安全得到15%左右收益,以巴菲特的体量买卖出股份不影响到股价也是一个大难题。
要知道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投资人考虑是否卖出股票时,需要考虑一项叫作资本利得税的税种,这也是中美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差异。在美国的资本市场,资本投资所获取的增值收益,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额的。对于短期资本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征收的税额与一般所得税相同,执行较高的税额标准;而长期资本投资所获得收益,征收税额则相对较低,不过这一情况在2011年发生了改变:所有被降低的资本所得税都恢复到了2003年前的水平,即20%的税额,这是一个相当重的税额。如果巴菲特将所持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在210亿美元时抛出,那么所交纳的税额在4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可口可乐下跌20%的空间。
可口可乐股票价格下跌20%后,市盈率又基本回归到了合理估值区间。对于此时的巴菲特而言,在此时卖出股票就相当于在合理估值区间内卖出股票,这明显是一种不太明智的选择。而且在“失落的12年”期间,巴菲特还可以依靠可口可乐每年稳定增长的分红,大约8年时间的分红总额,就可以与当初的投资额相等。也就是说,巴菲特每年获得的分红大约占到当初投资额的15%左右,这样的稳定收益与卖出股票所需缴纳的资本所得税相比,持有股票才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但对于准备在50倍市盈率时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此时股票价格的高估状态,有很大的概率是价值投资中经常所说的“价值陷阱”,这种高估状态并不适合于进行价值投资。因为高估值的股票只有通过“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股票价格下跌”两种方式来填平“价值陷阱”,从而使股票价格重新进入合理估值阶段。此后的十多年间,可口可乐股票价格的走势基本维持着窄幅震荡,逐渐缩减估值泡沫,填平“价值陷阱”,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12年,可口可乐的市值才突破了1998年的市值高点。

北小九05-04 16:53

能读得懂老巴吗?你什么时候见过老巴因为估值高卖出的,老巴衡量的是竞争优势或护城河。老巴曾经形容好企业就像一个好朋友,不会因为金钱而抛弃友情。让我想起<繁花>里的一句台词,在我们那里,因为爱情而抛弃友情是不被原谅的。1994年老巴从可口可乐公司收到的现金分红为7500万美元。而到了2022年,分红已经增加到了7.04亿美元。每一年的分红都有增长,就像是每年过生日一样确定。并且随着可口可乐的回购,持股比例从7.8%增加到9.2%,我估计老巴做梦都能笑醒。

大唐炼金师05-05 05:54

理解是对的,资本利得税确实是巴菲特不愿意卖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钱太多了,卖了也没有其他去处,投资就是比较,老巴的机会成本是现金。

大唐炼金师05-05 05:51

你说的是典型的对巴菲特的误解,巴菲特不卖的是控股公司,而在二级市场买的股票,只有几个说是打死都不卖的,巴菲特一生交易的股票有上千支。
我们就简单看看巴菲特合伙公司阶段,做的几种投资。
1、套利类:平均持股周期在半年左右;
2、低估类:平均持股周期两年左右;
3、低估控制类:平均持股周期三年左右。
就算巴菲特从买低估类的“捡烟蒂”的投资模式,转变成“陪伴好公司成长的模式”,巴菲特说打死都不卖的公司也不超过5个。
另外,这不是我解读的,是我翻译的老巴股东大会问答的原文,解读的部分在《巴菲特编年史》,没放出来。

用户456804861805-04 17:02

这是老巴的惯用套路

全部讨论

能读得懂老巴吗?你什么时候见过老巴因为估值高卖出的,老巴衡量的是竞争优势或护城河。老巴曾经形容好企业就像一个好朋友,不会因为金钱而抛弃友情。让我想起<繁花>里的一句台词,在我们那里,因为爱情而抛弃友情是不被原谅的。1994年老巴从可口可乐公司收到的现金分红为7500万美元。而到了2022年,分红已经增加到了7.04亿美元。每一年的分红都有增长,就像是每年过生日一样确定。并且随着可口可乐的回购,持股比例从7.8%增加到9.2%,我估计老巴做梦都能笑醒。

理解角度问题,老巴主要是说那时买入的人,而不是事后觉得那时就该卖掉可口可乐股份,没有卖出一些股份是一个错误也是给股东们一个说法,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而已,那段时间基金公司市值比较低迷,但是本金可是一点没亏,每年还非常安全得到15%左右收益,以巴菲特的体量买卖出股份不影响到股价也是一个大难题。
要知道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投资人考虑是否卖出股票时,需要考虑一项叫作资本利得税的税种,这也是中美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差异。在美国的资本市场,资本投资所获取的增值收益,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额的。对于短期资本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征收的税额与一般所得税相同,执行较高的税额标准;而长期资本投资所获得收益,征收税额则相对较低,不过这一情况在2011年发生了改变:所有被降低的资本所得税都恢复到了2003年前的水平,即20%的税额,这是一个相当重的税额。如果巴菲特将所持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在210亿美元时抛出,那么所交纳的税额在4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可口可乐下跌20%的空间。
可口可乐股票价格下跌20%后,市盈率又基本回归到了合理估值区间。对于此时的巴菲特而言,在此时卖出股票就相当于在合理估值区间内卖出股票,这明显是一种不太明智的选择。而且在“失落的12年”期间,巴菲特还可以依靠可口可乐每年稳定增长的分红,大约8年时间的分红总额,就可以与当初的投资额相等。也就是说,巴菲特每年获得的分红大约占到当初投资额的15%左右,这样的稳定收益与卖出股票所需缴纳的资本所得税相比,持有股票才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但对于准备在50倍市盈率时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此时股票价格的高估状态,有很大的概率是价值投资中经常所说的“价值陷阱”,这种高估状态并不适合于进行价值投资。因为高估值的股票只有通过“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股票价格下跌”两种方式来填平“价值陷阱”,从而使股票价格重新进入合理估值阶段。此后的十多年间,可口可乐股票价格的走势基本维持着窄幅震荡,逐渐缩减估值泡沫,填平“价值陷阱”,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12年,可口可乐的市值才突破了1998年的市值高点。

可口可乐在投资资本上获得了惊人的回报,这是一个拥有50亿有形资产(仅指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企业,赚的钱也差不多是这个规模。
世界上没有多少大企业能够在有形资产上获得100%的税前利润。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意,而且一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意,但显然,50倍的市盈率,对这只股票来说是一个愚蠢的价格。

股神遗憾说没有高价卖出可口可乐股票,只是他的自谦之词,不可当真。他在可口可乐高估时不仅卖了,而且还卖了2次。
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属于巴菲特对外宣称的“永恒的持股”类别的可口可乐股票,可口可乐股票在1988年巴菲特买入之后一直是伯克希尔股票投资中的第一重仓股,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是股神的“最爱”也不为过,对这个“最爱”的“永恒持股”,巴菲特也“卖过”,而且还“卖”了两次,不过“卖”的很巧妙。
第一次是在1995年8月,巴菲特以23亿美元收购了GEICO保险公司余下52%的股权,使GEICO保险公司成为伯克希尔的全资子公司(之前巴菲特已拥有48%的股权),收购资金以伯克希尔股票支付。那一年可口可乐公司利润增长了17%而股价却增长了46%,而市盈率从26倍增长到31倍,巴菲特认为大家对可口可乐未来太乐观了,市场先生对可口可乐估值过高了,由于1995年可口可乐股票价值占伯克希尔净资产的比例为37%,这时伯克希尔用发行新股的方式支付23亿美元的收购款,相当于变相卖出了一小部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如果说第一次“卖出”可口可乐是小打小闹的话,没过几年,巴菲特对可口可乐股票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卖出”操作。
1998年,为了继续拥有更多的源源不断的保险浮存金,巴菲特故伎重施,以220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通用再保险公司,收购资金以新发行20%的伯克希尔股票来支付。199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是其当年每股收益的62倍(即市盈率为62倍),这无论在哪个市场来看都属于过高的价格,巴菲特若能在这个价格“卖出”可口可乐股票,则是个非常划算的好买卖,而股神的实际卖价比这个还高,按照当时双方谈判商定的交易价格,伯克希尔的股权价值相当于每股净资产的2.7倍(即市净率为2.7倍),这就相当于巴菲特交换出去的可口可乐股票价值不是62倍的市盈率,而是62乘以2.7即167倍的市盈率,能以167倍的天价市盈率卖出一家成熟公司的股票,以巴菲特之精明,当然不会错过。
这两次对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变相卖出,足以体现了巴菲特在把握卖出艺术上的鬼斧神工,可谓是“一石三鸟”,一方面股神一分现金也没有花就买进了价值连城的两大保险公司,即GEICO保险和通用再保险;一方面乐观过头的“市场先生”慷慨的送给了股神两份大礼,使股神能以天价变相“减持”可口可乐,套现了大量投资收益;最后就是这两次变相“卖出”都不用向税务部门缴纳巨额的资本利得税款。正应了那句话:“会买的不如会卖的。”

05-04 17:02

这是老巴的惯用套路

05-04 18:47

巴菲特回答但斌对可口可乐高的时候没卖,是因为他不知道股价会怎么样! 言外之意是,没办法高卖低买,他不擅长。

05-04 18:59

搞笑吧?可口可乐这么符合老巴选股特征,他会后悔没有卖出?稳定收益,市场格局超级稳定,现金流稳定,持股成本低,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为了一个时间多赚两个点卖出?

为什么不是在30倍卖,或者等到70倍卖???一定是在50倍??现在回头看50倍是十几年股价高点,当时是很难判断,有可能30倍时候就卖了,有可能等70倍!!

有趣的是,不管是1997还是98年,当时的股票都卖到了每股80美元以上,而当时的每股收益并不像现在这么高,当时的公司利润大概是每股1.5美元。
现在想来,股价在那时候有点荒谬,而且你绝对可以责怪我没有卖掉股票。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意,但显然,50倍的市盈率,对这只股票来说是一个愚蠢的价格。
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但几年前的价格非常愚蠢。
现在我们仍然喜欢它,在我看来,十年后我们依旧持有它。

05-04 17:52

这段话是巴菲特2006年说的吗,为什么说可口可乐的有形资产只有50亿呢?看2005年的年报,净资产有163亿,如果只算非流动资产,也有123亿,那么这里巴菲说的有形资产只是指物业、厂房及设备,58.3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