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段永平对苹果的一些理解(思考),内附段永平博客所有文章(PDF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6

 $苹果(AAPL)$   

一、

对苹果的一些理解(思考)

博文:说说苹果(2013-02-24)

段永平:

有空慢慢把我对苹果的一些理解零零星星写下来,供自己思考。

顺便说下,今天想起一个从大面上了解都有谁在用苹果产品的办法:新浪微博会把每天的 top100 的微博单列出来,没事可以数一下用 iOS 和用 android 的比例。能够上 top100 的大概都算意见领袖了,应该有相当的代表性。

绿光 iPrefs 详解:降低资本成本,最大化企业价值 _苹果AAPL) _i 美股网页链接

这个东西有点意思,好像不像一眼看过去那么无聊。虽然我不认为这个方案会增加苹果的价值,但好像用这个办法可以避免公司少乱花钱。

绿光资本称 iPrefs 当然不会增加学术意义上的内在价值,因为内在价值已经假设企业现金流是按最优资本结构进行融资,即最小化公司资本成本,也就是假设公司可以接触所有的融资方式-股权、债务或其他。总之最小化资本成本,从而最大化企业现金流价值。现实中大多数公众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差不大,这种 iPrefs 方式对他们的作用有限。但苹果不同,苹果并没有采用合适的资本结构,也就是讲苹果没有最小化资本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苹果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苹果现在已经建立起现象级企业形象,巨大的持续性盈利现金流,固定收益市场融资对于苹果来说非常容易接触。”这段话个人理解其实就是把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损失减小,或者说让股东自己决定现金的用途。

不过,苹果不像会乱花钱的公司,只是当现金使用效率低的时候,确实应该将一部分现金用于回购或返还股东。我期望苹果能将多余现金多用于回购,因为分红要交税。无论如何,现金太多的问题总比现金不够要好。

本人虽然工科出身,但其实不懂技术,也从来没从事过技术工作,所以自己不想对技术细节发表看法。其实我也从来没从事过管理,所以也不懂管理。———————————————————————————————————————

关于市场份额:好像很多人太在意市场份额这个其实没太多意义的指标。其实要提高市场份额不难,但保持有意义的份额不容易。诺基亚当年就是太在意市场份额才把自己推到绝境的。———————————————————————————————————————

李开复:多年前,当苹果饱受质疑时,记者问乔布斯:你如何看待苹果电脑只有5%的市场份额?乔布斯:“我们的市场份额比宝马或奔驰在汽车行业内份额还要高。然而,没有人会因为宝马或奔驰的份额而质疑他们。事实上,它们都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产品和品牌。”

———————————————————————————————————————

昨天去苹果的股东大会,听到库克讲了类似的话,大意是:虽然我们可以有个按钮,可以随时做最多的产品,但我们的文化是做最好的产品而不是最多的。不过, 他也顺便提了一下,认为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量。所以苹果是会兼顾最好的产品和足够的份额的关系的。———————————————————————————————————————

另外,库克也提到量的概念其实不仅仅是卖了多少,而是人们买了以后用多少。有兴趣的可以查下新浪上微博的活跃用户都在用啥,也许大家会发现用苹果的人的比例其实远远超过印象中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的统计办法:可以看热门微博 top100 里发帖人是用什么发的帖,还可以看评论人用什么写的评论,也可以看微话题下面评论人是用什么评论的。

有人说 ipad 的“市场份额”在平板电脑中一直在下降,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说法:

首先,ipad 包括 ipad mini 的销量其实一直在高增长中;

第二,平板电脑的定义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安卓平板 6 吋的成本现在应该可以到

$50 上下了,很多人买这种平板其实就是相当于给孩子买个游戏机,和 ipad 的用途根本就不是一类。———————————————————————————————————————

记得库克还说:我们最重要的是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利润会随之而来的。关于大屏手机的猜想: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苹果还没有推大屏手机,但知道苹果已经认真考虑过了。猜想是:苹果可能有一个更好的方案,或者苹果推的时候再说? 也许苹果还没有找到大屏是伟大产品的感觉?当然,只要苹果能出个大屏或比大屏更好的产品,早点晚点都不会影响苹果的价值的。———————————————————————————————————————

关于苹果产品的细节讨论,在雪球上有很多,我自己实在是懒得写。自己对苹果的认识实际上归纳起来很简单:it is 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 with the right people. 就是好公司好团队的意思。这种公司拿在手里可以睡好觉,可以慢慢等,长期来讲也应该有过得去的回报。

二、

关于苹果的几点猜想:(2013.03.04)

 今天苹果股价掉到一年新低了,在苹果没有“任何”好消息之前再多掉些也非常可能。虽然理性上自己不觉得有啥,但居然也会觉得多少有点不舒服。我不认为苹果会为了股价而做些什么,而且苹果股价掉这么多百分比也不是第一次,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相信苹果会一如既往地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其他的早晚会随之而来的。我相信有些事情在未来早晚会发生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比知道什么会发生要难太多了。

1. 

苹果会开始加大回购量;苹果已经拥有远多于运营需要的现金,库克也多次提到过。那么处理这些现金的最好办法大概就是在便宜的时候回购。当然,派息也是一个办法,但派息的问题是收到股息的股东要付税。苹果目前有一个 3 年100 亿的回购计划,估计应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所以近期应该就可以出新的回

购计划。对大的回购计划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是苹果海外现金如何回到美国的问题,这是个几乎所有有大量现金的美国公司都有的问题。有很多美国公司实际上是用发债的形式先借钱做想做的事情,等待政府的窗口把钱汇回来。由于债券的利息是如此之低,发债其实是个很好的低成本的办法。

2. 

热销的 iphone 再现;其实目前 iphone 卖得依然很好,但大家升级的欲望似乎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强,虽然升级的用户满意度其实非常高。由于 iphone 用户的粘度以及苹果产品的生态环境,只要新的 iphone 能给出足够的理由,升级的比例应该会比 5 高不少的。

这个热销 iphone 可能是 iphone5s,或者是 iphone6,也可能再晚一点?反正早晚会来的。这其实就是“you must believe"的东西,不然就不应该投资苹果

3. 

ipad 会继续很久很久;ipad mini 实际上已经把 ipad 的需求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只要看看有多少人在等待 ipad mini 的新版就知道 mini 会有多厉害了。至于其他的平板电脑对 ipad 的影响,我认为无论多大的影响其实都是未必是负面的,因为越多的人开始用平板电脑,未来 ipad 的市场就会越大。

4. 

其他的产品;mac 部分就不说了,显然 mac 现在的日子比没有 ipod 以前要好过多了。随着 ipod、iphone、ipad 的出现,选择 mac 的比例明显提高了很多, 包括我这种习惯用 pc 的人也开始用 mac 了。

关于苹果的其他产品的传说很多,我觉得 iwatch 和 itv 是真的会来的。个人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有个 itv,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苹果可以像 itunes 那样搞好 itv。和内容供应商的谈判可能确实需要很久很久。iwatch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还不太清楚,但传说的东西似乎很靠谱。也许 iwatch 同时也是解决大屏手机的方案之一也说不定 在出大屏手机的同时出 iwatch 以解决大屏可能带来的不方便?

近期可能出现的变化可能是中国移动和日本的 docomo 的协议的签订,可能会随着 iphone5s 或 iphone6 的上市而开始。(2013-03-04)

三、

博文:《再说苹果--又见 3 字头》

段永平:其实也没啥可说的,买的理由一条也没变过,该说的也都说过了,目标价也没啥变化。

right business + right people + right price + time = good result。虽然这个不是投资的充分公式,但好结果却是个比较大概率的事件。(2013-04-20)

小结:

段永平:

再次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概念,每个人应该坚持不懂不碰的原则, 不然早晚会掉进去的。

同时再次建议不要跟随任何别人买个股,除非自己能真的懂自己在干什么。

自己偶尔会提到个股的原因只是想找个例子说明一下自己对投资的理解而已。

段永平博客文章合集(2006~2018)

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Tang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全部讨论

2020-12-29 23:00

老段对热销的消费电子感悟多,他当年就是山寨任天堂搞游戏机出身的,后来跟风vcd,智能手机,他完全明白行业利润被头部企业吃掉80%,低端品牌不过是冲个量,他投资苹果,就相当于为oppe vivo 对冲,买个保险,只有华为可以威胁他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