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0心阳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按业内专家说法,只有CCZ成功,颗粒硅才是真正的颠覆!

热门回复

碳足迹推行的太慢,不然单靠碳足迹就够棒子硅们喝一壶的。
我认为这位业内人士给予CCZ太高的期望,是不专业的:
没有足量的颗粒硅,CCZ就是个摆设。没有CCZ的大量装配。按颗粒硅目前的不多的优势,老朱是不敢大干快上生产线的,这么大的悖论,我非业内人士看出来了。
CCZ实现之后,还会不会带来其它问题?看看少子,看看氢跳,看看成本优势,看看所有这两年所有的问题,两万吨模块出来之前都是隐身的,看不见的。
so,现在寄希望于CCZ ?我是没把握的。
还看碳足迹推进的速度吧。

没有ccz,协鑫能打赢所有对手。
有了ccz,协鑫能打死所有对手。
嗯,就这样!

剩金属杂质?虽然石英砂纯度只有5N,毕竟只有表面接触硅液,CCZ相比RCZ金属杂质高的原因在哪?长期加热同一部位?

碳足迹就2026年,很快了,但中国人有的是对策,会有政策优惠去做对冲,地方政府为了GDP早就没底线了。连续直拉如成功,那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看一下ccz用的石英坩埚,它相当于两个坩锅套在一起,和硅液接触面积是普通石英坩埚的3倍以上,在1400度的高温环境下,融蚀太多了。

液面平稳、含氧量高等这些都已经克服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少子寿命问题,也就是要克服金属杂质的问题。交流会上有说过这个问题,要么找到更纯净的石英,要么更换为高熔点低析出新型坩埚材料。这些都已经远远超出了协鑫科技的能力范围,主要的希望在于材料厂。

所以现阶段CCZ是死局。改热锅加料,坩埚不用换,相比CCZ多了加料熔化时间。

我觉得CCZ现阶段搞不起来,热锅RCZ也可以。吃火锅边吃边下料要控制液面平稳等因素很难,完全可以吃完一次下一次,保持热锅状态就行,不用等锅凉了再下料。

是的,兰天石说产业化很快了,天通说,连续直拉单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隆基一句CCZ不可能成功,让我们一脸茫然。那么谁是坏蛋?

蒋总好像说过,单晶硅棒现在用ccz拉制有97%的金属杂质来自坩埚,只有3%的杂质来自于颗粒硅。所以即便颗粒硅金属杂质到零,对单晶硅棒的品质改善也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