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水务十年千亿市值的话题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4

突然觉得这个话题有点意思,值得再聊一下。
中国水务(00855)十年千亿市值的提出,大约是三、四年前,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当时中国水务资产扩张的步伐持续而稳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拿下新供水项目的公告,后来又接管了康达环保(06136)。
这里插一段:近一两年我见到有人说中国水务收购康达环保是进军污水领域,这显然是跟踪时间不够造成的误解。且不说中国水务本来就有污水业务,谈不上进军不进军(如果仔细看过年报,会发现中国水务曾经还有一点点燃气业务,很少,只在两份年报中提到过,后来就没了,估计卖掉了。再有,说中国水务进军地产的,也是没做功课的,就不多说了)。如果持续长期用心地跟踪一个企业,大致上能做到这个企业一个动作,你基本能看出它想干嘛。中国水务接手康达环保,大概率是想在康达环保的市场区域内扩展自来水业务,这个策略的背景是国家的供排一体化政策,也就是政府倾向于一个地方的供水和排水(污水)交由同一家企业来做。康达环保是污水处理为主的企业,它开展项目的地区跟中国水务基本不重叠,拿下康达环保,就有先发优势拿下这些地区的供水。相反对于污水业务,在中国水务接管康达后反而是做了整顿,停止了污水业务的盲目扩张。
接着前面的说。我应该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内现状下,自来水业务经营现金流一般会好于污水业务,中国水务作为自来水为主的公司被市场混同于一众所谓的水务公司中(基本都是污水业务为主的公司),估值被压低了。按中国水务当时的扩张态势,给个十年时间,资产和业绩有个5倍左右提高,在此基础上估值水平提高一倍左右,大约就到了千亿市值。这大体是我当时提十年千亿的背景。
再说明一下,十年千亿是个约数,可能八九年,也可能十几年;可能八九百亿,也可能千多亿。明白这个提法的底层逻辑就好,不纠结于太过精确的数字。大家都爱用巴菲特语录来给自己撑门面,我这里也引用一句:粗略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要好(巴菲特是否说过?不管了)。
以上是回顾。下面是今天想聊的。
1、为什么翻出这个旧话题?答案是我会定期或不定期审视当初的判断。要避免两种情形:一是做了一个判断,然后就丢一边,时间久了自己都忘记曾经这么想过这么说过;二是做了一个判断,尤其是公开说出来了,那么无论如何都不改变,想法设法也要证明自己当初是对的。
十年千亿的判断,现在看已经有些打脸,因为三年多过去,市值一根毛的增长都没有。不过我不介意打脸,因为我随时准备改正错误。当初说十年千亿的时候,中国水务还没有大举进入管道直饮水领域。这几年明显感觉自来水扩张步伐慢下来,资产扩张重心放到了直饮水。对此我琢磨了大约一年,现在仍然不是很透彻,不过至少目前大体上可以说不改“资产扩张推动业绩增长,业绩增长提高估值水平”的底层逻辑,所以还保持十年千亿的判断。还是那句话,从精确度来说,十年千亿只是约数。每次看一些研报,说对某股票目标价从25元上升至26元之类,我总觉得不可思议,能这么精确吗?要这么精确吗?
2、资产扩张的含义。这个好好说一下,我发现有人有误解。先厘清一下,业绩增长一般多少都伴随着资产扩张,单纯靠价格驱动的业绩增长模式,有,但不多。通常两个因素都发生作用。这也好理解,需求多了,供给不能马上跟上,只好一边涨价一边逐步扩产能。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原来产能有富余,在需求增加时,既不用涨价也不用扩产能,只需把富余产能释放出来,销量增加,业绩增长。
那为什么不直说扩产能,非说扩张资产,故弄玄虚吗?还真不是。首先肯定,产能跟生产性资产紧密相关,当我说扩张资产,你直接理解成扩张产能也是可以的。但是产能你在报表上是没法直接看见的,资产可以,有资产负债表。再就是,你看了下面的例子应该能体会,真正由资产扩张推动业绩成长的行业,比说由产能扩张推动业绩成长更好理解。(当我对银行业用产能扩张这个词,你不会觉得很搞笑吗?)
有了上面的基本概念框架,我再接着说,有些行业(或者有些行业的某个阶段),资产扩张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力。例如,我国市场经济以来的银行业和近二十多年的地产业,就是典型的资产扩张推动业绩增长的行业。闭上眼,静下心,把这两个行业发展历程细细琢磨一下。再举个反例,英伟达这两年的业绩爆发就不是资产扩张推动的。虽然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它最终会进行资产扩张,但这是果,不是因。把这个也细细琢磨一下。
如果明白了这三个例子,那么对于我说“中国水务现阶段是资产扩张推动增长”,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意思。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不重要,无论同不同意,你得明白我说的意思,在我这个意思上同意或者反对,这样才有意义。
所以,资产扩张是指的同质资产,业务领域不变,这类资产的盈利模式不变,简单重复增加即可。我说的资产扩张不是业务领域扩大,更不是跨行业,这也是中国水务扩张倒直饮水领域我琢磨了一年多的原因。其实到现在也并没有琢磨透彻,只能说总体而言跟自来水差别不大。但还是有差别的,没准这个差别日后看是很关键甚至致命的。现在我也说不准。有个朋友说中国水务不搞AI,还能怎么资产扩张?如果真去搞AI,这反而不是我说的资产扩张了,那对中国水务整体判断的逻辑都要改变,也许十年万亿,也可能十年归零。这已经不是我能判断的了。
最后说点题外话,银行业依靠资产扩张推动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从这个角度说,现阶段是不宜对银行作重仓投资的。雪球上有个著名的坚守银行的私募,高杠杆单吊银行板块,战略上是有问题的。不过这不一定说他们肯定失败,在高杠杆的情况下,只要银行业有一波大点的行情,他们就可以胜利大逃亡。我相信如果这次他们有了机会逃出,应该不会再这么执着于银行。至少要等银行业在新的业态下趋于稳定,才能再次挑选优秀的个股投入。地产业跟银行业一样,资产扩张推动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了。这里不是说这俩行业从此完蛋,这俩都是古老的行业,企业有生死,行业几乎能跟人类共存。但是在全行业转型中,新的业态,新的盈利模式都还不清晰,投资难度增加N倍,我们中小投资者就别啃这个硬骨头了。
说起全行业转型,又想起一个,医药行业。自医保局成立后,医药企业面临的行业整体环境彻底改变,行业原来的业态和盈利模式被颠覆,这一点虽然当初投资界和医药企业界都有预期,现在看仍然大大地预期不足。当初判断最多三年格局和模式就会清晰,实际是时至今日,医药行业发展模式依然混沌,我接触的药企内部人士都充满迷茫。这些年医药股的走势大家也看到了,不是本贴的话题,就不展开了。对于医药行业,只有创新药才有出路这种正确但是然并卵的话就不要说了,自己扪心自问,这种大而化之的判断对投资决策有多少可操作性?#中国水务#

全部讨论

06-23 15:01

你認為中國水務會私有化康達環保嗎?

05-24 22:18

讲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