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楼市潘多拉盒子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11喜欢:1

这篇长文是今年1月7日发布的,之所以重发,是因为全文核心的机构改革正式浮出水面。

在去年11月短短几天内连射三支箭来稳住B端阵脚后,刺激和提升C端购房意愿的下调或取消部分地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政策1月5日出炉,这个系统性政策一如2022年12月16日《刺激住房消费大招出台在即》期待。

然而,全国性的举措大概率只能略微改善一下几百个城市前期因城施策的不佳效果,居民依然很难就此扭转怯于买房的心态。

对于乏人买房现象,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归结于疫情形成的疤痕效应。高博士2022年12月17日演讲说,疤痕效应的修复在自然条件下的修复需要一定时间,而政策干预则会加速这一进程。

明显有别于海外直升机撒钱的间接干预政策,可能很快出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1月6日说,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近期将会出台。

“无论已经射出去以及将来还要射出多少支箭,都取决于人们是否重燃购房的热情和趋势。”是2022年12月3日发布的《买房乏人 箭射一地鸡毛》的第一句话。那么,收入水平和预期改善了,居民就会买房了吗?

2022年11月13日发布的《复苏楼市 亟需大招打开买房心结》指出:“要让居民主动买房,首要的应该是先去除横亘在居民心头的那个死结。”这个死结,就是围绕房产的那个税!虽然围绕房产的那个税事实上完全停滞,但它已经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时隔多年后重新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和希冀重燃住房消费,重大背景就是中国难以再借助国际合作来扩大出口以提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说,政策意在东方不亮西方亮,将房地产作为暂时的经济托底工具。

既然是短期利用,未来随着经济好转,现在接二连三的平稳房地产市场支持政策,很可能只是一现昙花。不仅如此,更多的人买房、买更大的房,围绕房产的那个税将来重启后,能够征收的税源和税额将会更大。

要让居民摒弃政策是在获取更高回报投资的以小博大,关上潘多拉盒子就势在必行。

国外对房屋征收持有税,顺理成章的基础是建立在低地价上的低房价,政府把前置的土地收益,缓释在以后多年收取。这种前置变后置做法,既有利于降低居者有其屋的门槛,又有利于政府获得持续的稳定收入。

对由高地价形成的高房价再行征收持有税,很容易让人想起在饭店看到的一蛇多吃菜谱。一蛇多吃还好说,毕竟一餐饭吃完就结束了,而不论高低的税却是每年都要缴纳的。

税源收入相当部分的支出是向公仆支付的俸禄,财政拮据时期的史上通常做法是裁撤机构和精简冗余。

不少人有个良好的愿望,3月将裁撤层级、机构列上议事日程,改善目前叠床架屋的现状。2022年4月份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指导意见和6月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让人感觉得到一丝胎动。

随着数字政务的快速推进,本就严重冗余的公仆更该减减肥了。譬如,中央气象台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换一人播报气象信息,这种工作其实完全可以由数字人替代。一个数字人成本,可能还没他们每年的化妆费高;我一位公仆邻居,经常下午二三点就到家了,她老公是中国电信二级公司的一个部门负责人。虽然工作非常悠闲,但她家早拥多套房产。

董事长体制从以前分权变成后来集中到身兼三职的初衷,就是要吸收像新加坡那样一杆子捅到底的高效运作模式,财政拮据压力或会助推精干决策层、经营层的构建。那样,高价买房的居民不再担心每年必须再拿份子钱去赞助公仆,从而也就增添了买房的信心。

但关上潘多拉盒子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政策仍旧只是在纠偏过去的做法。下一个纠偏的切入口,大概率是松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道红线”。

不触本质举措的影响,就像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一样。福星股份世茂股份万科A、大名城、北新路桥新湖中宝陆家嘴华夏幸福天地源、外高桥、格力地产、嘉凯城、招商蛇口新黄浦三湘印象等十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近期密集筹划再融资,投资者我行我素的似乎没这回事

全部讨论

2023-09-18 06:43

房地产税立法暂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下称《规划》)对外公布。在财税领域,《规划》明确,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将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而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立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并未出现在本次立法规划中。迫于现实困境而暂停去年底和今年初大张旗鼓推进房产税反差鲜明,缺乏基本的远见这两年成为常态,类似的还有原本决定今年正式公布的延迟退休制度,多半像房地产税一样无限期暂停了。
房产税暂缓实施,$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城建发展(SH600266)$ 、新城控股、中南建设、华侨城A、绿地控股、中华企业、上实发展、光明地产、华发股份、格力地产等地产股,很难就会新添购房动力,因为居民购房的观念已经彻底改变,未来两年给自己再加杠杆的可能性不大

2023-02-21 17:55

财政负担太重,期待行政改革

01-24 11:42

重庆:建筑面积未超过180平方米的高档住房无需再缴房产税。闹剧终于开始收场
渝开发大涨正是减亏时?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滨江集团(SZ002244)$

2023-05-05 11:58

房地产开发板块拉升,上实发展、荣安地产、财信发展、浦东金桥、中迪投资、招商蛇口

2023-04-25 20:31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收房地产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后续若要收税还得走立法流程。但是,热点城市试点可能会先行,比如厦门、深圳等。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初期,房地产市场还未走出困境,希望不要做傻事,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华侨城A(SZ000069)$ 福星股份、世茂股份、大名城、北新路桥新湖中宝陆家嘴华夏幸福天地源、外高桥、格力地产嘉凯城招商蛇口新黄浦三湘印象

2023-03-26 12:02

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想的????脑子……
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比较》发表《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楼继伟认为探讨财政体系的未来发展导向需要问题导向,并提出可行的选择方案。其中之一是建立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楼继伟在文中称,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在建立地方税税种方面,除了房地产税适时启动试点外,楼继伟认为还可以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转为零售环节征收,相应地由中央税改为地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可以继续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当然这两个税种本身仍有改进的空间。随着地方税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楼继伟称,可以考虑将增值税改为中央税。

$金融街(SZ000402)$ $新华联(SZ000620)$ $宏发股份(SH600885)$

2023-02-22 07:25

那么,这些再融资的地产能介入不呢?我看已经低于净资产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