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发现不了“规律”?(全)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你看不懂意思,但是那些文字的意境会影响到自己的内心,你会很有感觉。

上面《大学》的一段文字,你可以反复诵读,你会发现真的可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境。

除了意境,我们依然要看看文字所表达内容的意思: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顺序就是一种规律。

我们按照定、静、安、虑、得,的顺序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

那么,这个世界上什么是规律呢?规律的特征是什么?

《道德经》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达到空虚无求的状态(无欲无求),坚守平静平淡的生活。等到万物生长(运行)的时候,我便观察其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规律。世间万物,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归宿(终点)。生命的终点(归宿)叫做寂静无声。那里(终点)是生命再次开始的地方(状态),生命(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是恒定不变的,叫做常。知道常(自然循环的规律)这个道理才叫聪明,不懂万物运行的规律(常),就随意行事,很可能会招来灾祸。懂得(看见)了万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容纳万物发展,能容纳万物(众生)就能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就能保全万物,能保全(周全)万物就是天道了,天道就是大道,大道是长久的,不灭的(不会受到损失的)。

简单来说规律的特征就是事物的循环往复。

很多人会认为,那我去观察不就行了?观察不就能发展规律吗?

哪有这么简单。

如果随便简单的观察就能发现规律,那每个人都能做到“合道”了,但事实上能够看到规律的人是极少的。

为什么?

因为心性不够。

心性不够,就算规律摆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更不会重视,而是会弃之不用,甚至认为那“规律”是假的。

那么,需要怎样的心性呢?

自胜。

《学经》说:

自胜则强,强而不夺,万物从焉。

是因为你“自胜”了,万物就像会跟随、服从你吗?

并不是,因为你的自胜,反而是符合了规律,就是所谓的“合道”,你做的事是符合规律的,那么,万物才会像跟随、服从你一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

这是《道德经》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话,这与我们今天讲的“自胜”又有什么关系?

有人仔细阅读和理解会发现:我不去干预他人,不去干预他物的发展,这哪里是自胜,这不就是放任不管吗?

与“自胜”相对应的是“胜物”。

什么是“胜物”?

胜物就是用自己力量去干预事物。

比如,人会想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其实,一个“尽”字,就已经可以解释“胜物”的寓意。

简单理解“自胜”是,内观自我,对自己的要求,把控住心性不去过多干预外部事物。而“胜物”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干预事物。

所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恰恰是抑制住自己那个躁动的心不去向外干预,这是“自胜”。

有人问:每个人不都在用自己的能力去干预他物发展吗?我“胜物”有错吗?

胜人者天,胜物者力,纵行穷尽物力,此谓之暴。暴雨不终朝,疾风不过午,天道无穷而物有尽焉。

正如上文所说,人们用自己能力去干预事物这本没有问题,但总妄图把力量发挥到最大的价值,甚至是想永恒,这就有问题了。

因为客观规律是,就算是大自然都不会连绵数日的疾风、暴雨,更何况人呢?

所以,“生长收藏”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并不是说你多用功、多努力,能力多强就能改变周期规律中存在向下的趋势。

举个例子:

一个项目,你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甚至这个项目就像是你的孩子,你用心力一点一滴把他扶持了起来,在这个项目日益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你收获了精神和物质的富足。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周期性的,当这个项目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你开始了不甘心,你开始了极力挽救。但是,最后的结果依然无法改变向下的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胜物”心态已经非常旺盛了。

那么这里面,如果你懂得“自胜”,就不会有“恶死”的心态,更不会有“胜物”的心态。

“胜物”的背后是人性的“贪”。

强者喜大,大者喜广,不祥之兆也,唯人自以强大。

“喜大”、“喜广”是“胜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因为贪嘛,所以需要放纵心性想得到“尽”的结果。

那么,这里面“喜大”、“喜广”就是错的吗?

也不是,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这么做,但是需要提高自己的心性,也就是你要“自胜”。

当你“自胜”的能力提升了,你的承载力就会增强,你自然可以做到“更广”、“更大”,这才是正常的。怕的就是,你的“自胜”跟不上“胜物”贪妄之心。

如何自胜?

《道德经》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意思是: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俭让,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慈爱所以能勇武;俭让所以能宽广;不敢处在众人之前头,所以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点最本质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是“慈”?

对万事万物的大爱。

“慈爱”是我们更容易联想的词,比较多的情况是形容母亲对孩子的爱。

常言道: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本来柔弱的母亲,但是为了爱护孩子能够迸发出“超人”的能量。这就是慈爱的力量。

那么,你试着把这种“慈爱”扩充到对万事万物的情感,你就能理解什么叫做“慈”,什么叫做“慈故能勇”。

所以,真正的勇敢不是来自于愤怒,而是慈爱。

这种慈爱不是盲目的,更多的是一种包容、爱护,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爱。

什么是“俭”?

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

做事情有尺度,懂得恭让,不会贪妄的想着“穷尽”事物。

“俭”的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是“戒贪”。

俭可以看做是一种品德,叫做俭德。

东西需要多少要多少,不会因为是好的东西就总想占为己有,不会想着好东西自己拥有得越多越好。

遇到问题不会采取硬刚的策略,而是向水一样,“遇低则就”、“遇阻则绕”。

水看似柔弱,到“柔弱胜刚强”。

夫水者积弱,绕山而行,恭其生而得其溪流焉,汇于江海,知其大而为之让也,是故万物因俭德而存,水亦存焉。

什么是“不敢为天下先”?

这里是“不敢”而不是“不能”。

手有利器而不用,这背后是对心性的把控。

一般人是“手有利器,杀心自起”,而你却能化解自己内心的那股躁动,做到“身怀利器,而细嗅蔷薇”。

《道德经》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这里面的“不有”、“不恃”、“不宰”,并不是没有能力不能做到,而是有能力却不去做。

所以,不敢为天下先更多的是一种胸怀,胸怀的背后是纯正的心性。

如何做到“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找到事物的规律。

具体应该怎么做?

如文章开头所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转自头条号行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