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清洁能源2019年报中透漏出的风险点和应对建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近期,新能源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发布年报。作为新能源尤其是光伏行业的代表之一,北控清洁能源集团($1250,以下简北控)近日也发布了2019年年报。报告发布后,该公司的股价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下边,我们就结合年报和行业特点,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今后可能发生什么?

一、财报亮点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3.36亿港元,较去年同比减少9.2%。年内溢利约8.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9%。但是公司2019年度毛利率为45.7%,而2018年毛利率为41.9%。

如果单看上述数据,直观感觉就是业绩在下降,尤其是盈利。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发现不尽然,甚至相反。

北控的主要业务主要可以分为电力、EPC、供暖和第三方服务。2019年收入的减少主要是EPC业务萎缩,降低了约40%,带来收入明显减少。

同时要注意到的亮点是,光伏、风电的收入都在增加,一方面是装机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发电小时的增加,光伏达到1285小时、风电更是达到2810小时。最为明显的是供暖,大增158%,达到7.94亿,有效对冲了EPC业务下降带来的影响。

二、要注意的风险点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正面临大转折期,相应的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对整个行业都将带来重大影响。

具体到北控,根据年报公布的情况,着重是以下两点:

1、风电指标的合法性、合规性

风电行业目前普遍处于抢装状态,直接造成了风机行业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说现在能不能干风电、可以干多少风电,基本取决于能拿到多少风机。

但是,比这更重要的,尤其对于北控这样进入行业较晚的从业者来说,风电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想项目本身的合规性要比能否抢装成功更加重要和敏感。

北控所有风电项目总容量超过1,400兆瓦,主要在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及内蒙古,2019年年底之前并网的只有190兆瓦。


问题就在于,这剩余的大约1GW风电能否都能如期并网?是否能都纳入补贴清单

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级区域2020年规划并网目标减去2019年底已并网和已核准在有效期并承诺建设的风电项目规模(不包括平价上网风电项目和跨省跨区外送通道配置项目),为本省(区、市)2020年可安排需国家财政补贴项目的总规模”。而北控的风电项目所在的三省一区,恰恰是风电此前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还有多少风电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可以获得国补的风电指标,此处一定要慎重对待。

同时,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能够纳入首批补贴清单的风电项目是“需于2019年12月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

因此,后续即便风电项目能够并网,能否纳入补贴清单,也需商榷。

2、光伏项目能否全部纳入补贴清单

北控起步至现在,光伏都是该集团的核心业务,无论收入(2019年占39%)、盈利、EPC还是第三方服务,包括补贴。因此,光伏项目的情况也要格外关注。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能够纳入首批补贴清单的光伏发电项目是“需于2017年7月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和2019年光伏竞价项目并网时间可延长至2019年12月底)”。

根据北控年报,2017年7月前,该集团持有33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已投入营运,总并网容量约1,156兆瓦,分布式有100兆瓦已投入运营。截止2019年年底,该集团持有52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已投入营运,总并网容量达约2,256兆瓦,分布式超过600兆瓦。

上述数据表明,北控仍有大约1.5GW的光伏项目可能无法顺利纳入补贴清单,即便考虑2017年7月份一个月的装机数据带来偏差,再扣除领跑项目(第二批、第三批领跑者中标大约均在300MW,假设这些项目全部如期并网,并已纳入年报统计),也将近1个GW的项目,存在无法纳入补贴清单的风险。


上述两者之外,年报还透露了两起重大项目收购,一个是四川金宇车城,一个是青海玛尔挡水电站。搜索相关公布信息可以发现,这两者的收购计划也是一变再变,不断生变,因此也需注意。

三、应对建议

年报最后,北控主要是对疫情是否影响发展进行了应对。在此,我们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也提供些应对方面的建议,——

1、调整工作重点,理清发展思路,并立即暂缓金宇车城并购系列工作

北控未来如何发展,未来战略如何?急需明确,以给市场明确信号,而不是整天为生存而战,为增项目忙碌。当然,此处的前提是自己首先要对行业有信心,不能人云亦云。

在此特别点出的是金宇车城($000803)一事。公开资料显示,自2017年开始运作收购以来,累计资金投入近10亿元,相关的人力、物力更是外人难于预估,但呈现给外界的是事情频频,尤其是保壳之后的重组思路一变再变,从电气设备到单晶电池,再到垃圾固废,背后真实原因不去猜测,也有相关部门的问询,可以继续关注。

单单只看结果的话,假设是重组方向是有益于增强北控清洁能源的主业,那么明显是近三年时间仍然毫无进展、远未到目标,反而占用大量时间、精力、资源,须知现在不是练手的时候,必须果断处理。

尤其是这两年,更逢行业关键时期,节约下来的资金、人力、资源,重点做好下边三件事:

一是全力备战风电开发。

首先是和有关部门沟通,确认指标的有效性、合规性。如果有效,抓紧落实风机,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如果无效,则要尽可能挽回前期投入,减少损失。同时考虑风电能否纳入补贴清单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规模。

二是明确光伏发展思路。

梳理好现有项目的指标情况,一是能够纳入多少,补贴能够拿到多少;二是要做好部分电站不能及时纳入补贴清单,甚至无法纳入补贴清单的准备。

三是在考虑上述因素基础上,务必做好现金流压力测试,充分估计各种情况,通盘做好计划。

最后,考虑疫情对行业带来影响,制造业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要及时关注,如果价格下跌,可以继续做些电站建设等工作,毕竟还有半年多时间,可以抢回一些项目。

此外,也要借玛尔挡等水电站机会,结合青海等地的新能源基地规划,做好相关的项目储备,为未来业务拓展打好基础。

本文最后,要提醒的是,以上论述的前提,是北控还想继续从事这一行,而且想继续做好。如果有其他想法,或者转手找个接盘,那是另作他论。

全部讨论

2020-03-31 19:50

不知道说什么,就祝清明节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