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ESG基金发展迈入快车道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为逐渐成为全球重要投资策略之一的ESG,近年来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公募基金也加速布局ESG投资,推进ESG在国内的投资实践。中国接触ESG的时间比较晚,但推进速度很快。

由于仅仅从表面去看,这样一个投资理念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属于“政治正确”,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中国公募基金这几年来对ESG的推崇,渐成燎原之势。

先看看中国ESG发展的大致时间轴: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ESG原则。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原则。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起成立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


2018年以前,中国大陆只有7家机构加入了PRI,但从那以后平均每年就有15个新进入者。截止到目前,已经有69个机构加入PRI。在新加入的机构中,公募基金公司占比超70%。

换言之,公募基金就是目前国内推动ESG投资理念的主力军。具体分类上,ESG主题基金分为两种,以ESG为主要投资策略的产品定义为ESG投资主题基金,仅将ESG作为投资策略补充的基金为ESG概念主题基金。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国内ESG公募基金有159只,其中2021年以来新发产品数量超过2017-2020四年的总和,ESG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2269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20%。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公募ESG基金发展有望迈入快车道。中金公司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ESG公募基金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左右。

ESG理念起源于社会责任投资,主要指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角度,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投资角度,ESG的标准可以使得投资者通过观测企业公布的ESG信息和成绩,来评估投资标的(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效益。

从常理上来讲,各公募巨头策略层对热点主线的选择都是会有差异的,因为本质上来讲,这些机构之间是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他们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管理更多资产作为商业目标互相角力。


另外,从长远来看ESG投资非但不会令投资者牺牲收益,反而有助于在市场逆境中获得稳健收益。

目前,国内基金以泛ESG主题基金为主,即广义ESG基金,指投资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可持续、新能源等ESG相关范畴的基金。

具体来看,以主动型基金为主,偏股混合型是主动型ESG基金中的主要投资方式。风格偏向高动量、低估值。大部分代表性ESG主题主动公募基金在动量、市值上有一定正向暴露,而在估值、盈利、杠杆上有一定负向暴露。


除此以外,被动ESG主题产品多数跑赢市场。2022年3月共发行主动型ESG主题基金3只,累计发行份额17.13亿,被动型ESG主题基金1只,累计发行份额2.08亿。

从收益表现来看,被动型ESG主题基金表现优于主动型ESG主题基金。7只被动型ESG主题基金共有6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超过同期沪深300指数,平均超额1.96%。

ESG发展,监管先行,2020年,中国率先在联合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顶层设计上,《“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


2017年我国证监会与环保部签署了旨在鼓励公司结合业务实际情况,主动披露包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内的ESG情况的《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还对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作了硬性和具体的规定。

2018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版,着重增加了利益相关者以及有关ESG的章节,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要求披露ESG信息,涉及环境信息、履行扶贫义务信息,以及公司治理信息等,都助力着公募基金的发展。


在投资实践中,量化策略在ESG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借助量化的方法和大数据整合能力,更好地挖掘ESG超额收益潜力。正在发行的景顺长城ESG量化基金将以符合ESG要求的股票为投资标的,采用公司自建的量化多因子及ESG因子模型进行量化基本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