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刘平 :你们来说说O2或O3到底是个啥原型,如果这是华夏正统血脉,为什么区分黄种人的特征是是看这人的眼睛有没有蒙古褶。考古的人看头骨,颧骨宽大鼻梁低的就是本土人,窄颧骨高鼻骨就非我族类,如果这些特征是O系基因,那最纯血都是在东北亚人,通古斯人,爱斯基摩人。图片是清末上海的贵族妇女,可能是满清什么旗人,这和是你们的审美似乎是相反的,好像都不喜欢这种长相。
大约是清末民初有个德国学者,跑遍世界各地研究不同民族的相貌和体型,他在中国看到的审美习惯是这样的:若是一位女子比其他人更接近白种人形象,就会被看作美人。
我相信他说的是实情,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小窄脸高鼻,眉眼间距小,卷毛肤白等等,无一不是向白种人的形象靠拢,但是那时大部分人没见过洋人,怎么会有这种审美习惯。我敢说这种审美并不是始于清朝,会非常古老,开始看到的大多是混血,有人就是蹭上了血,或者说蹭的比别人多,特征就更明显,就被当成美人。
另一个可能,我怀疑你们几千年前本来是白人,后来混了黑人或棕人的血,又混了北亚蒙古人的血,所以就脸大了一圈,眼睛小了单了,🦵变短了点,你们心里很不情愿,成了个矛盾体,想变回原来的样子,就割双眼皮,垫鼻子,有的还把腿锯断接一截,会不会是这样。
@pockyci : 这倒不会。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审美都是白皮肤+丹凤眼+鹅蛋脸+小鼻子,就是东北亚长相。古代画像上美人多数都是这个类型。东亚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双眼皮反而是东南亚土著人的特征,黑瘦+双眼皮是配套的,导致大双眼皮也连带着不被追捧。追捧双眼皮都是近代欧洲人崛起以后的事。
@刘平 : 原来曹植写的“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等等句子,都是描写通古斯女人啊
@pockyci : 古代东北并不只有通古斯系。美人标准像可能比较接近鲜卑人的样子。然后古代北方汉人接近今天的长江一代,苏杭那边的那种本地人长相就比较符合,而且不但是要眼睛细长,眉毛还是倒八字陈晓旭那种。所以虽然确实是以白为美,只是东亚古代浅皮肤对应的是丹凤眼(骑射族的面相)
@刘平 : 鲜卑人啥样子,有照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