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基金定投实盘第58期,2024年5月分析与买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5月买卖

100万版本买入:

中证消费(000248):900元

中证白酒(161725):900元

医药100(001550):900元

300医药(001344):900元

中概互联(006327):1800元

深证红利(481012):1350元

恒生指数(000071):900元

由于组合中的债基部分已经耗尽,如果想维持每月固定金额不变,可以参考“经调整后”的金额,即可维持平时每月的固定金额投入。我自己也将按照每月固定金额3000元的以下方案来买。

中证消费(000248):300元

中证白酒(161725):450元

医药100(001550):450元

300医药(001344):900元

中概互联(006327):450元

深证红利(481012):450元

合计:

本期买入金额:3000元

交易截图:

定投规则

1)定投平台:推荐且慢、雪球基金。

2)定投时间:每月9日晚20:31发文,10日15时前买入即可(如遇节假日,顺延为下一个交易日)。

3)每月资金:实盘以10年目标100万为示例,每月固定投入金额3000元。

本期买入后组合持仓分布:

买入逻辑和分析

1. 中证消费、中证白酒

买入1份白酒,300元消费

从估值水平来说,当前的消费为28.6倍PE,白酒为24.53倍的PE。消费的PE因为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亏损而略高,白酒则因为业绩不错PE的分位值还略低于PB。

当下的估值对于消费和白酒来说已经算是相对比较低了,大约在十年百分位的30以下。但是过去的这十年,尤其是2014年以后,其实白酒的估值一直是相对比较高的。20来倍,放眼整个市场来说,在相对成熟的版块来看肯定是算不上便宜。所以究竟给白酒和消费多高的估值确实是一个难题。

尤其是白酒在过去三年一直比较强势,处于高位的震荡行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走出一个较好的底部形态。它也可能会随着市场整体的走强而缩短底部的时间,但是向上又能走多远呢?

所以到目前为止,在白酒和消费的买入节奏上一直比较不是很好把握。

本月的方案里面,白酒还是正常买一份,将之前一直买的恒生的300元换成消费。主要是考虑恒生近期的涨幅较大,且持仓已经不少了。

2. 医药100、300医药

医药100 1份,300医药2份

医药是今年到目前为止组合里面仍然下跌的板块了。估值角度看,医药100的十年分位值仅为1.56%,几乎是在地板上。这还是近年来CXO在指数中的权重提升后的结果。所以医药目前的位置堪比过去2年的中概。

今年的这一波医药下跌主要是由创新药引发的,截至目前,300医药的第二权重药明康德跌了37%,第六权重智飞生物跌40%,第十权重沃森生物跌34.62%。

鉴于短期中概的上涨幅度较大,将中概挪一份到医药上,本月买入1份医药100,2份300医药,共计3份医药。

3. 深证红利

买入1份

深红利今年的表现相对不错,除了海康万科洋河外,其它的白酒、家电、银行等大多有两位数的涨幅,深红利年内的涨幅也来到了11%+。

估值方面,PB百分位低至2.32%,而PE则高达35.8%。主要应该还是因为养殖行业的亏损所造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主要采信PB的数据。

作为一个权重股主要是成熟行业的宽基指数来说,深红利不会有太强的短期爆发力,走走停停也是实属正常。从技术形态上来说,站上2023年1月初的颈线位置之前,2到3份的买入都是没问题的。

出于资金整体的安排考虑,仍然买入1份深红利。

4. 中概互联

买入1份

中概近一段时间的涨幅可观,不过估值也还是在比较低的位置。

腾讯的千亿回购基本可以抵销掉大股东的持续抛售,在财报发布前的回购静默期,腾讯的股价也在节节攀升。美团也从破发的价格实现了短时间内的翻倍。但阿里还是差点意思,但好在价格已经足够低。

鉴于中概在短期内上涨较快,本月只买入1份中概,另1份本期就临时加给医药了。

5. 纳指100、标普500、德国DAX

持有

因为我目前持仓的美股仓位已经非常小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于美股无操作。

组合内指数2023年内涨跌幅:

组合收益分析

且慢小账本(小程序)记录:

上个月的9号,组合净值只有1.0312,本月净值上升为1.1068,过去一个月涨了7.3%。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说出了“跌无可跌,唯有上涨!”这样的话,没想到这句话这么值钱……登地真就涨了。

面对从底部涨上来30%+的中概,已经20%+的白酒,甚至深红利都已经20%+,突然又有点不习惯。

就像是上个月你还买得起的东西,突然涨价了30%,你感觉有点贵,好像自己有点买不起了。

经过了2年的漫长磨底,3轮的急速大跌,我想2024年2月的这个底点,大概率就是本轮熊市的底部了(不发生其它重大事件的情况下)。

近期港股的大涨,我们归因为“美元潮汐”现象的资金回流。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上市公司营收和盈利的恢复上涨。现在唯一的利空恐怕就是大家心中的“恐惧”了。换句话说,就是估值底、政策底和市场底这三者中的市场底。

因为人的主观情绪的改变是很难的,大多数人都得看到了才会相信。就好像现在,我们可能已经走到“牛市在半信半疑中成长”的阶段了。或许市场再涨一涨,乐观的人才会变得多起来。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中国家庭的存款在2020年到2024年这四年间增长了58.24万亿,这些钱中的一部分,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回到股市的,我们等着就好啦。

好戏刚刚开始。等,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