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实盘第33期,2022 年4月分析与买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4月买卖


医药100(001550):450元300医药(001344):450元恒生互联(013171):1800元深证红利(481012):900元恒生指数(000071):900元


由于组合中的债基部分已经全部耗尽,如果想维持每月固定金额不变,可以参考“经调整后”的金额,即可维持平时每月的固定金额投入。我自己也将按照每月固定金额3000元的以下方案来买。


经调整后100万版本买入


医药100(001550):450元300医药(001344):450元恒生互联(013171):1200元深证红利(481012):450元恒生指数(000071):450元


合计:


本期投入金额:3000元


交易截图:



定投规则


1)定投时间:每月9日晚20:31发文,10日15时前买入即可(如遇节假日,可顺延为下一个交易日)。


2)每月资金:实盘以100万为示例,每月固定投入金额3000元。

本期买入后组合持仓分布:



买入逻辑和分析


1. 中证消费、中证白酒


持有


今年以来消费和白酒跌得不算少,基本在20%左右。当下消费的PE调整后(因为有些利润同比下降了)大约在35倍左右,白酒是37倍PE,仍然在定投线以上。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增长降速之后,茅台今年一季度再次提速至18%左右的增长,近期推出的自营电商平台,一周的中奖率大约为1%,可见用户的购买热情。五粮液在经历股价腰斩有余之后,估值来到27倍左右,也逐渐开始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白酒依然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毛利高,现金流充足,大比例分红,增速基本可以保持在2位数。这也是白酒股价在过去几年里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


不过现阶段白酒的下降趋势已经很明显,可能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暂时不用太着急。

2. 医药100


买入2份


医药继续买入2份,医药100300医药各1份。当前医药100的PE在30倍,300医药约33倍左右。


医药在今年1月有一波较大的下跌,A股,包括港股、美股的生物医药都出现了下跌。港股的生物医药指数HSHKBIO从最高的2925点跌到995点,跌幅接近70%。相对来说,A股的医药跌幅还算是温和。


即使是这样,目前300医药的跌幅已经超过了2018年和2015年的最大跌幅,周线、月线等图形也都来到了过往低点时所来到的重要均线位置。


当然,估值层面看,与过去10年的历史低值比较还有一定的空间。


所以站在今天来看医药的话,即使不继续下跌创新低,也应该不会一蹴而就,转身就快速地向上,这种可能性不会很大。所以,留给我们继续买入的时间窗口还是有。


在这个周期,我还是挺期待能加大一点点医药仓位的。

3. 深证红利


买入2份


当前深证红利的PE显示为15.12倍(数据污染,突然跳涨),可以按照2份买入,不过总金额限制,调整为1份


深红利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面出现较快的反弹,已经较上个月的低点反弹了10%左右。其中第8权重万科A,较3月低点快速反弹超过40%;第6、第7权重的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反弹超过20%。


当前前5位的占比较大的权重股,如白酒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家电的美的格力,包括海康,表现平平,对于指数整体没有太多正向的贡献。


深红利短期的表现应该也会与白酒有较强的关联。因为其前10大权重有3个是白酒,而且有2个分别是第1和第4位的权重,三家白酒的权重合计约为24%,差不多占到了1/4。

4. 中概互联


买入4份


3月中旬见阶段底以来,中概也经过了一轮较大的反弹。一方面是美股总体大环境出现的反弹,另一方面,中概在面临美股退市利空之后,国内zc方面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说明国内目前态度已经开始明朗。


至于退市,目前也有一些偏正面的说法,比如中美就此问题进行商谈,认为大多数中概可以按照SEC的要求提交审计报告(未经最终确认)。或者中概在经历了如此的跌幅之后,投资者也总体上认可目前中概的价值,尤其是已经在美以外实现了二次上市的企业。


当然,也包括企业自身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如腾讯每日3亿港元的回购,小米等其它中概也在积极回购。


不过,为了保证每月投入的稳定,本月的中概经调整后的投入金额由1800元下降至1200元。这也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比如总体仓位较大,当前反弹后位置相对没那么低,恒生指数包含一定的中概成分,医药的吸引力同样比较大等。


如果对于每月投入没有总金额的限定,可以按照原计划的4份来买。如果想要控制总投入金额固定,也可以参考我的调整后金额。

5. 纳指100、标普500、德国DAX


持有


经过上个月卖出一部分美股指数来补足定投总金额后,目前美股指数(含德国)仅有1%略多,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以现在的美股而言,就其估值,以及大的经济环境,应该不太具备继续向上的动能。即使有,也不足以走出太大的行情。

6. 中证银行


持有


银行虽然估值较低,但是在3月份的下跌中,亦不能幸免,但是跌下来之后的几周里面,出现了15%级别的反弹,这个力度对银行的体量来说已是相当不易了。


这一轮下跌,在跌破去年8月低点并创下新低之后,迅速反弹的走势来看,银行大概率之后会比较乐观。尤其是多数银行的2021年报出现2位数以上的涨幅,业绩表现也值得。

7. 恒生指数


买入2份


按照恒生的估值和位置来说,买2份是较为合理的。不过由于总金额的限制,经调整后是买入1份


恒生的走势目前与中概的关联度比较高,在跌到令人难以围住的18000点上方之后,也出现了20%级别的反弹。当前,恒生依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组合内指数2022年内涨跌幅:



组合收益分析


且慢小账本(小程序)记录:


近期的市场情绪,实在是有点冷清。


正所谓“卖在人声鼎沸,买在无人问津”。不着急,也不用急,找到自己的节奏,持续买入即可……


市场节奏的变化,犹如四季一样分明,只是每一个季节的时间跨度不是那么固定而已。


犹记得2020年7月,连工行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能来了个涨停,那似乎是在预示着盛夏的到来。


而过去的几个月,却似那寒风凛冽的寒冬一样,满眼看不见绿色……哦,不,是处处都是绿色……跌,一直跌,这个跌完那个跌。


医药已经跌超了2015和2018,互联网已经跌回了2013。


这个“冬天”,似乎格外寒冷。


我一方面期盼下跌,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等啊等,终于等来了,能不开心吗。另一方面,组合业绩暂时不好看,有些许愧疚。


但是我知道,现在,只有做一件事是对的,那就是坚定地买入……


那些跌幅尚未超过2018的,但是已经接近的,买。


那些跌幅超过2018年的,三五年一遇的,买买。


那些跌幅超乎你想象的,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是二十年一遇的,买买买。


“做时间的朋友”现在据说已经成了贬义词,但是,也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吧。




声明:本文提到的个股仅为基金分析举例说明。文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为本人操作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


蛋卷组合:      $定投养老(CSI2092)$        

每月定投指数基金。通过以下两篇文章,可以快速地了解我的投资体系:


我的投资体系 (3000 字精简版)

年化收益超16%,一个适合长期定投的指数基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