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基金定投实盘第 26 期,2021 年 9 月分析与买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2021年9月买入


100万版本买入:


中证消费(000248):450元医药100(001550):900元中概互联(006327):1800元深证红利(481012):900元中证银行(240019):450元恒生指数(000071):450元


100万版本卖出:


债券基金:1950元


可在自己的持仓中找工银双利债券A(485111)、交银择优回报A(161725)、“我要稳稳的幸福”组合,有这三者,卖出平时投入金额的65%即可。如果平时每月投入3000元,则卖出1950元。


合计:


本期投入金额:3000元本期卖出金额:1950元本期合计买入金额:4950元


*注:每期正常投入仍然是3000元,即每月投入的金额。但是总的买入为4950元,不足部分,通过账户卖出债券基金来凑。可以通过先垫付买入,当天卖出债券基金1950元至自己账户,以保持每月投入不变。如果跟投较晚没有债券基金的,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维持每月投入金额,或额外增加金额。


交易截图:


定投规则


1)定投平台:推荐且慢、蛋卷基金,组合可一键跟投。


2)定投时间:每月9日晚20:31发文,10日15时前买入即可(如遇节假日,顺延为下一个交易日)。


3)每月资金:实盘以100万为示例,每月固定投入金额3000元。

本期买入后组合持仓分布:



买入逻辑和分析


1. 中证消费、中证白酒


买入消费1份,持有白酒


当前中证消费PE为35.66倍,中证白酒PE为41.53倍。当前消费已经低于20月均线,而白酒则仍略高于20月均线。


随着8月半年报的公布,中证消费的PE值略有上升,应是半年报的利润不是很理想。查了一下数据,中证消费半年报的ROE值为9.57%,对比过去10年,比14~17年期间的高,但是低于近三年的值。白酒则与近三年来的基本持平。


近期的行情走势方面,中证消费自高点回撤的最大幅度达到37%,以今天价格看是回撤33.16%。中证白酒高点最大回撤达到33%,仍然没有跌破3月下来的低点,当前价格的回撤幅度为28%左右。


综合估值、财报、均线以及回撤幅度来看,当前中证消费买入1份,或稍激进一些买入2份是可以的,我在【长投进取】组合中给予的仓位是5%,以最多15%来参照。中证白酒目前估值仍然略高。


当然,我们无法完全排除白酒行业估值中枢上移的可能性,所以不能以估值这一个指标一概而论地说是高还是低。

2. 医药100


买入2份


当前医药100的PE估值为36.52倍,仅从PE的百分位指标来看,大约是近3年、5年的中位值和30分位值之间。但是看PB估值,当前在近3年的70分位以内,远高于近5年、10年的70分位。


也就是PE估值看是合理偏低一点点位置,PB看则是合理偏高一点的位置。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其一,疫情原因,使得医药企业的利润表现相较疫情前,会有一个提升,这个时间可能是三至五年的。其二,目前医药企业的估值,与过去有所不同,很多创新药把管线也拉进来估值,不纯粹看PE、PB了,导致整体上这两个值被抬高了。


另外,从均线角度来看,当前也是介于20月和60月均线之间,从而在估值角度之外,作为一个参考。


后面,如果有机会进入到3份区间,会考虑将部分金额,分散一点给300医药。300医药是以头部企业为主,按市值加权,是医药赛道中较为优质的公司,不过其估值也要高出一些。在今年2月以前,百倍估值的医药股都是很多的,导致不敢轻易上车。

3. 深证红利


买入2份


当前深红利的PE为15.08倍,低于近3年、5年的30分位值,PB值的分位则略微高一点点。均线形态上,当前同样低于20月均线。


深红利虽然是宽基指数,但是前十大权重则主要还是分布在白酒(3个)、家电(2个)、银行(2个),外加海康威视万科ATCL科技


所以看完这个权重分布,从今年以来,尤其是近一阵的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在目前十大权重中,今年以来实现上涨的仅有海康威视宁波银行TCL科技


深红利今年最大的回撤幅度是33.51%,当前约在30%左右。参考2018年的最大回撤幅度是39%左右。不过2018年高点时的估值相较今年初的高点,还是要略低一点点。


所以现在的位置,总体而言还没有到极端低估的地方,2份买入是ok的,若再向下大约7%左右,则会进入3份区间。

4. 中概互联


买入4份


当前中概互联的PB、PS值都明显处于近7年来(软件只显示近7年)的最低值,PE指标则高于去年3月期间,不过中概的PE数据不是太准确,业绩的波动比较大。


原因这里不多说了,尤其是近三个月,中概互联绝对是市场上的焦点。一众互联网公司,不管是巨头,还是小虾,都跌得很惨。


在定投计划中,从今年4月开始,中概互联按2份买入,6月开始3份买入,8月开始4份买入。虽然近一段时间价格略有反弹,但仍然按照4份买入。毕竟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


前一阵子密集的政策,大约在此时应该已经过去了,整体情绪上也稍有缓和。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左侧的第一个低点已经形成,即便再次跌破,也不会有太大的下行空间。但是可能需要在底部区间停留一段时间,不太可能立即上去,还要保持耐心。


我始终相信,政策本身是善意和中性的,行业存在的问题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得到解决。


但另一方面,大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会减少,使用手机的频次、时长只可能增加,而不太会减少。至于盈利和业绩方面,如果之后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则需要考虑调减预期目标,买入标准将进行适当下修。

5. 纳指100、标普500、德国DAX


持有德国DAX、标普 500、纳指100


美股还在不断新高中,德国DAX也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我目前定投组合中持有的这三支标的合计仓位为3.5%左右,已经是非常低的比例了,所以目前不会进行加减仓的操作。如果我的仓位较高的话,还是会考虑再减减。

6. 中证银行


买入450元


目前中证银行0.68PB,依然是比较低的估值。均线方面,则刚刚高于20月均线,因此本月依然买1份。


银行是目前组合中A股7支标的中,今年年内唯一为正的指数,银行ETF(512800)年内+2.97%,沪深300年内为-5.19%。


很多抱怨银行五六年没有涨,指数点位跟2015年牛市相当,这个说法没有错。


但是指数是不包含分红的,所以首先一点,尽管指数点位相同,分红加基金打新,收益约等于年化5%~6%左右。


其次一点,指数点位低,是因为估值一直在降。按照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看一下利润情况,第一权重占比15%的招商银行2020年利润相较2015年增长了68.7%,年化11%;第二权重占比12%的兴业,2020年利润相较2015年增长32.7%,年化5.82%;第三权重占比8%的平安银行,2020年较2015年增长32.3%,年化5.75%。这还是在去年让利,提高拨备,计提坏账等一系列操作下发生的。今年中报银行普遍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把这两项加起来,就是接近年化10%。还有,估值可能一直低下去吗?有没有可能均值回归一下,当然是有这种可能性的……

7. 恒生指数


买入450元


与银行一样,也是估值在底部,考虑去年下半年纳入小米阿里美团的因素,实际恒生指数的估值与去年3月份相当。


并且,在纳入了多支互联网公司之后,指数整体的质量是有改善改观的,相信以后会变得更强。



组合收益分析


自 2019 年 8 月以来:


且慢统计:


年化收益:17.83%累计收益:40.79%最大回撤:19.07%( 2021 年 8月)夏普比率:1.06


经过了2020年,很多用户被教会了“价值投资”——买入蓝筹白马,大市值龙头,尤其是消费、医药、互联网行业的,躺赢。


这才过了不到一年,就被打得鼻青脸肿……


市场有它阶段性的热点和风格,只是今年不在这几个行业,也不在大市值公司上。或者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去年这些涨过了,涨多了,要还还旧账。资金从这些板块流出了,去寻找新的热点。


至于要不要去追这些热点,除非你能证明,你有一定的规则和策略,保证你可以把握住大多数的板块或风格轮动的机会。否则,还是不追的好。毕竟,当大多数人开始跳车换赛道的时候,就是热门赛道调整或到顶的时候了。


至于说持有消费、医药、互联网的,今年业绩不太好,那可正是好行业出现了好价格,应该利用和把握好这样的机会,而不是反过来被价格影响和左右。


不浪费每一次危机。


在行情低迷时尽可能多地买入,收集优秀的股权,相信日后定然能够有所收获。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为本人操作记录,据此操作买卖,盈亏自负。

首发公众号:  @景云定投  。蛋卷组合:   $定投养老(CSI2092)$     

每月定投指数基金。通过以下两篇文章,可以快速地了解我的投资体系:


我的投资体系 (3000 字精简版)

年化收益超16%,一个适合长期定投的指数基金组合!

全部讨论

2021-09-24 09:27

这个月开始定投,跟投老师,希望自己能坚持10年,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