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投资者,构建基金组合,如何将主动型基金纳入被动型组合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4喜欢:5

【配置指数平衡】:指点(十二)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全文 1800字,阅读时间 5分钟


从数量来看,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市场上的主动型基金还是明显多于被动型基金的,这既显示出人类的好胜心,总是希望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也显示出人类的非理性,因为从历史来看,主动型基金能跑赢被动型基准指数基金的总是少数。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该怎么对待主动型基金呢?

从理性的角度,在成熟的阶段,我们是不用考虑主动型基金的,因为长期成功的是少数,选中的概率本来就很小;即使选中了,坚持持有下来的概率就更小。(前期也分析过投资中如何处理“主动”、“被动”问题,可见:网页链接

但是,就怕但是,一开始就非常理性,一入市就做到成熟,太难了;只有自己经历了,吃过苦头了,才能有真切的体感,才能慢慢找到正道。

所以,主动型基金,如个股一样,也是普通投资者走向理性、步入成熟必过的坎,尤其是市场上还总是充斥着对短期暴涨的主动型基金、几年内都跑赢市场的主动型基金、明星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追捧;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可能抵制得住这些诱惑,必须亲自入局试试,即使十有八九失败,也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既然挡不住,那么怎么试,才更好些呢?怎样能降低失败的概率呢?怎么能控制失败的成本呢?近期又翻到Vanguard的两篇文章,说了这件事,结论是:

把一只主动型基金纳入一个被动型组合,或者说在一个被动型组合中加入一只主动型基金。


被动型基金能收窄主动型基金的投资结果

图片来源:被动型基金能够平衡主动型投资组合的表现,网页链接,感谢   @先锋领航Vanguard   的授权。

如图所示:蓝色柱状条表示,在2007到2011年期间排名前五分之一的1109个主动型基金,在2012-2016年期间,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橙色柱状条则表示:在这1109只主动型基金中,加入了50%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两者组成50/50的基金组合,那么在之后的5年,尽管依然有表现好的,表现相对不好的,但整体的投资结果分布区间收窄了。

也就是说,这些组合超过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趋于集中了,相互间的差距降低了,年化超额收益率特别高和特别低的都变少了,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一组合中有一半配置的本身就是基准指数。

那么,这种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建立组合的方式,相对于单一的投资主动型基金,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就是降低了失败的概率,也控制了失败的风险。因为,大概率你选择的主动型基金是跑输基准指数的,那么相较于100%投资主动型基金,50/50主动被动的组合就会多赚些或少亏些;当然万一你选择的主动型基金真跑赢了基准指数,那么50/50主动被动组合同样也会少赚些或多亏些。

不过要知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亏1块钱的痛苦是远远大于赚1块钱的快乐的,所以少亏些对我们而言,带来的正向感受是远远大于少赚些的。因此,大概率的情况下,50/50主动被动组合的投资结果是好于100%投资主动型基金的。

当然,在投资组合中,究竟多少配置主动型基金,多少配置被动型基金,还是因人而异的,个人注重稳健,因此偏向于多配置被动型基金,少配置主动型基金,如果一定要说比例,建议越少越好,比如不超过10%。


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赢基准指数的因素

无论配置多,还是少,总涉及到一个怎么去选主动型指数基金的问题?纯靠碰运气,显然太过随意,也太难把握。常见的根据历史业绩来选,可能是最不靠谱的,因为出错的概率极大;那么什么因素更靠谱些呢?Vanguard在另一篇文章中给出了方法:

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赢基准指数有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低成本、顶尖人才和足够的耐心。

顶尖人才,是最容易吸引人的,满足了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所以市场上对优秀的基金经理的追寻和研究,费尽了很大的力气。但Vanguard建议大家更加关注另外两个因素,即成本和足够的耐心,并且认为:成本是最稳定且最有效的业绩预测指标。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为什么我们既信奉被动投资,也相信主动投资,网页链接,感谢   @先锋领航Vanguard   的授权。

无论是哪个期限,跑赢相应基准指数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低成本的比例都比高成本的要大得多;四个期限中,差距最小的也达到了 14%,差距最大的则达到了 31%,由此可见低成本对最终投资结果的影响较大。

低成本,也是我们选择被动指数型基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仅是被动指数型基金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最大的优势之一,也是我们在投资中始终要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固定成本,还是交易成本等。


结论与思考

一个普通投资者,在股市和基金上摸爬滚打后,在吃了苦头长了教训后,大多数都会默默地走向简单、走向追求市场平均的被动投资之路。这时候,大家往往会放弃对主动型基金的追逐,或者至少是会非常谨慎地对待主动型基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归宿和长远之路。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对于那些确实有能力有精力去研究分析确认并长期坚持持有优秀主动型基金的少数普通投资者,那么本身也就已经进阶为半专业投资者了。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雪球ETF星推官#     #鸣凰指数定投#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沪深300(SH000300)$      $中证500(SH000905)$     $中证800(SH000906)$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蛋卷基金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望京博格 @银行螺丝钉 @Lagom投资 @持有封基 @指数基金 @屠夫1868     @先锋领航Vanguard     @先锋领航投顾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全部讨论

2022-03-09 13:46

50/50主动被动组合的投资结果是好于100%投资主动型基金的。

2022-03-10 15:20

降低风险

2022-03-09 00:40

mark

2022-03-08 15:38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3,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