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春节闲聊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虽然今天已经是初十了,但仍旧是传统意义的春节时期,但是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好像早已没了春节的气氛。但为了以后回看现在有个记录,所以今天继续唠嗑,前提两篇和《闲聊二》谈了关于年味、祭祖、死亡等等方面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1.春晚

春晚的全称就是春节联欢晚会,我这里谈的春晚指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

过去,也就是我小时候,吃饱饭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买上电视,看上春晚。所以那时候能看上春晚,基本都是条件不错的家庭,是一种享受;并且也是全年难得一次比较高档的文艺节目,毕竟文艺是一项烧钱的活动,而由央视主办的春晚,活动经费最充裕,同时又能聚集全国最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团,因此是一年中最富有艺术高度和深度的演出。

从80年代开办到现在,春晚已经陪我们走了三、四十个除夕,但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年年看年年吐槽,年年吐槽年年看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如果能静下心来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才算正常,如果不是这样才不正常。

一是春晚主要是以舞台现场演出为主,那么表演的形式就自然受到了限制,无论怎么变化都是说、唱、跳的表现形式,内容也仅限于歌舞、小品、情景剧等等。由于晚会的定性,同时又需要照顾全国大众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保证创新,和过去没有雷同,这种情况下今年春晚还能出现《忆江南》、《只此青绿》、《行云流水》等,富有中华文化底蕴,又很有意境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二是现在相对于过去,物资丰富了,社交媒体发达了,人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也有更多的渠道去接触更多的文艺演出,娱乐新闻等等,获取更广阔的视角,更开阔的认知。特别是抖音、快手等小视频的快速发展,所有的社交都偏向娱乐化,今年春晚贾玲和张小斐的那个小品里面就有这个桥段。所以在这样一个以娱乐社交的社会,需要在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舞台上通过文艺来触动那些日益沉迷在娱乐社交媒体的观众,确实有难度,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有了抗体,需要过量才能引起神经的触动,但是这个过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所以还是降低些期望为好。

三是每年春晚的演出都会包含一些热门的年度话题,虽然这类作品主要是为了传达上层的部分意图,将国家的政策以百姓能看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总有点教别人做人的感觉。当然小孩看没啥,因为他们看的就是节目,所以小孩永远觉得节目好看,而大人则经历了人间百态,就算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所以看到这类作品,自然就会吐槽,毕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需要你教,哈哈。比如今年的《父与子》这个小品就包含了,鼓励人们创业,生娃,老年人帮忙看娃,挣的钱要留给子女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是这样过的,但是一旦节目来这么一段,特别是我和父母一起看的时候,爸妈马上现场催婚或者催娃,我还作为单身狗将情何以堪,本来是团圆的除夕夜,却闹了这么个气氛。

2.春晚商业化

不知道多少人注意到了,今年的春晚,嘉宾席上没有过去的鲜花,而是摆满了各种品牌的饮料。让整个春晚更显得有了商业气息。春晚从创办开始就不断商业化,开始最简单的就是主持人冠名,播放字幕冠名,演变到后来的春节摇红包等等,从局部慢慢演变为整体。

可能有人会大惊小怪,觉得这样的场合不应该这样,但我反而认为这才是正常的,因为文艺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存在是没法创造价值的,因为没有经济利益,每次举办都是一次烧钱的活动,那么以后举办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差,效果也会是一年不如一年。这点可以去跟踪一下各个地方政府的文艺演出团创立以后的发展状况。一般情况是刚才是成立的时候,财政会给予补贴用于发展,时间久了经费估计就没了,也没太多人上心了,那个班子慢慢的也就散了,毕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只有将文艺商业化,创造价值,获取适当的经济利益,才是促进文艺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