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苏宁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45喜欢:0

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靴子落地”。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股东拟转让公司23%股份,总计交易金额约为148.17亿元。不畏浮云遮望眼,要看清苏宁的未来,或许要从当前的事实出发。

苏宁引资,为求生也为重生

需要明确的是,并没有易主。

本次股份转让事项完毕后,苏宁易购原实控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持股比例为 16.38%,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 5.45%,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19.99%,鲲鹏资本持股比例为 15%,深国际持股比例为 8%。

张近东本人、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和苏宁电器在内,共持股21.83%,张近东依然是当前最具话语权的一方。

表面上看张近东放弃了自己的部分股权,实际上“断臂”求生后,苏宁在集团层面的压力瞬间释放,打开了新局面。

众所周知,北京有京东、上海有拼多多、杭州有阿里,深圳通过这次交易也获得了零售市场入场券。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深国际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物流仓储业务在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拥有先天领先优势。

深国际+苏宁的合体,无疑是天作之合。而苏宁谋划中的华南总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力也获得了强有力支撑,求生+重生,这波操作,你会给几分?

缺啥补啥,张近东开启“换血”

从一家小小空调专营店,发展到现在30多万人,有过辉煌,也遭遇过诟病。

“苏宁管理层多是领导老部下,年轻人没戏。”

“劝毕业生别来,来了学不到东西。”

“除了零售之外还有一大堆业务,终于把自己拖垮了”……

张近东是否听到了这些网络“杂音”或许无从得知,但苏宁从迈入第四个十年后的动作似乎是在“事实胜于雄辩”。

首先是业务“瘦身”。聚焦零售,在2021年被张近东放到了首位,有些人说“退出中超”是因为苏宁不行了,事实上,这更该被视作苏宁的主动选择。选择的是更加专注的“身段”、更加聚焦的精力。

回归主业后对待管理层任用的态度更能看出其变革的决心。

根据笔者拿到的苏宁2021人事任命名单,张近东在高层任命中提拔了16名80/85后年轻干部到子集团、事业部、大区层面任第一负责人;在小团队负责人及大区专业公司负责人层面也提拔了一批85/90后干部。

最新任命的苏宁易购家电集团总裁吴丁剑,是2002年以1200一期学员(1200是苏宁自主人才培养工程)身份入职苏宁的,翻看2019年的报道,他还是广州大区的总经理。众所周知,家电集团可谓是苏宁核心中的核心。被任命为猫宁公司总裁助理的王葵是一位89后,作为苏宁易购四个规模增长源之一,交给年轻的1200去做,张近东的放权和决心可见一斑。

(图:苏宁易购家电集团总裁吴丁剑)

缺专注,补专注;缺活力,补活力。苏宁似乎在朝着“缺啥补啥”的道路,寻求改变。

“三十”而破,苏宁能否触底反弹

有了资金的支持,苏宁该如何在人才带动下获得市场青睐?焦点或许要拉回去年年底,主角恰恰也是苏宁与深圳。

2020年11月30日,苏宁易购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云网万店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60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中就包括同样姓“深”的深创投、深圳市罗湖引导基金。这笔估值为250亿元的交易犹如今年2月交易的伏笔,“云网万店”作为苏宁的“秘密武器”也浮出水面。

正如前文所述,苏宁舍弃了一批只等领导决策的民企思维老人,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有互联网思维的干部,刚刚被任命为云网万店运营中心副总裁的陈风波便是其中之一。

37岁的陈风波2008年作为1200六期的一员加入苏宁,也是年轻一代中出了名的会算账、敢拍板。年轻的决策者与年轻的平台走到了一块儿,三十而立的苏宁,就该让陈风波这样的年轻管理者更勇敢地区尝试挑大梁、打主攻,努力破局全新的未来,从而再度赢得市场。

布局的积淀、人员的储备、管理的提升,如今当资金的注入,这股“东风”吹来,苏宁触底反弹或许值得期待。

全部讨论

2021-03-04 22:16

四十岁基本都财务自由去做投资了,参看段永平

2021-03-04 21:43

你真是大惊小怪,我都揭露过几十次,拉黑过好几百个苏宁吹机器僵尸粉了
$苏宁易购(SZ002024)$

2021-03-04 16:12

相信苏宁的未来将会是一片的光芒四射呢

2021-03-04 16:11

在苏宁旗下的各大网店都是要最好的姿态面对用户的

2021-03-04 16:07

这就是苏宁,这就是强大的一个体系集团

2021-03-04 16:05

张近东在使用人才的决心方面是改变不了的

2021-03-04 16:01

家电集团可谓是苏宁核心中的核心还能任命年轻人啊

2021-03-04 16:00

谁说苏宁是不重视年轻人的地方的

2021-03-04 15:58

在苏宁公司上班的年轻人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2021-03-04 15:56

苏宁在任命人才方面是很注重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