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7喜欢:1
$微创医疗(0085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拆后子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利润都是并表的。举两个例子,心脉医疗上市,营收和利润增加都比例提计减少,母表肯定是没之前好看的;但机器人人上市,本来就内没啥营收贡献,负利安比例提计减少,母表肯定会好看一些。至于总体影响,假若这些个子公司都是前向(增收增利),实际基本上大方向上都是,肯定会影响微创的营收和利润增加,毕竟这些子公司如果内部收益率不行也不能融到钱。所以,总体上是偏空的,但是,如果融来的钱能开发更高收益率的项目,那就偏多了。大家觉得微创的钱是否用到了更加有前景的项目上了呢,医美?牙科?眼科?影像?还是拓展延伸上游呢,原材料?
实际上国际上很多大佬都是核心产品起家,在某一领域就是招牌一样的存在,护城河极深,比如爱德华,百多力,然后获得大量的现金流去拓展新领域。微创走的路线不同,是同时多领域推进,靠分拆获得大量的融资款去拓展新领域,基础肯定是没大佬扎实的。国内的情况就是你护城河不深就会被集采打残。
我只是讨论微创的分拆发展模式,至于到底值多少钱,每个人心里的价位肯定也不一样。有人看到20就有人看到200。

全部讨论

2021-11-28 14:35

如果微创医疗只停留在冠脉这一块儿,他的市值不会超过300亿。

确实是,研发型企业都是有巨大的风险的,特斯拉也曾经被大面积做空,现在也是百万雄兵过大江了。这就是市场,高风险高收益,也有可能血本无归。如果不想承担风险,那就拿着五粮液茅台,稳妥可靠,但不会有超额收益。

2021-11-29 11:39

讲的非常到位,佩服

2021-11-29 06:24

提供一个视角,分拆我认为就如同是分BU在运作,虽然产品都属于高值耗材,但产品的成熟度和市场的接受度存在巨大差异,这会带来无论是研发还是市场推广的显著不同。其二是激励机制的问题,很多产品现在营收都没有,和冠脉支架这种成熟产品相比,激励机制设计上肯定是不同的,分拆提供更大的一个灵活性,需要不同的考核KPI去适配不同阶段的产品,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留住人才。
对于这种架构是否稀释掉微创母公司的价值,我个人看法只要各家子公司能发展的越来越好,那么这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就能被市场所认可,微创医疗一定是大大受益的。

2021-11-28 20:50

分析得很通透,不确定性更多了

2021-11-28 20:33

分拆属于把蛋糕做大,从成事的角度来说大概率是对的,至于微创医疗内在价值是否受损,如你所说,盈利的业务拆出去母公司价值受损,本来就一直亏损的吞金兽拆出去母公司收益,一正一反,我觉得偏向于正面。实力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只要努力就有机会。

2021-11-28 14:27

其实之前微创靠着冠脉的利润培育了这么多细分行业 培养了这么多行业人才 本身可以说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目前的情况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高值耗材整体的情绪改观 而不在于微创单个公司的优劣 我相信长期来看微创整体走势在高值耗材领域中上还是可期的

2021-11-28 13:57

而且这行业的周期时间非常长 研发五六年 七八年算快的 上市推广放量都是长时间 慢变量 目前所涉及的细分子行业越广 可能综合协同优势也越强 抗风险能力也越高 这些都是没有长时间考量 无法得到相对公正的评判的

2021-11-28 13:51

关键是不分拆的话微创可能没有这么多资本可以去更多领域拓展 就如目前的先健 基本天花板可能低很多 至于新领域如何 还是要看微创的后续研发能力和市场环境了 这当然有未知因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到最后是不能评判优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