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4喜欢:33
《财务诡计 揭秘财务史上13大骗术44种手段》概括

滋生财务欺诈的环境
·  缺乏制衡的高级管理层;
·  经营业绩长期符合甚至超过华尔街预期;
·  管理层、股权结构或董事会为单个家族控制;
·  存在关联交易;
·  存在激励实施激进型财务报告的不当薪酬结构;
·  董事会中存在不当成员;
·  公司与董事会成员之间存在不当业务关系;
·  雇请不称职的审计事务所;
·  审计师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
·  管理层企图逃避监管或法律审查;

收入操纵类财务欺诈手法

1. 过早记录为收入
   ·  在合同规义务未进行任何履行之前就记录为收入;
   ·  所记录的收入远超合同规定完成的工作量;
   ·  提前确认长期许可合同下的收入;
   ·  对长期租赁合同或用完工百分比会计方法记录收入的长期建筑合同运用激进会计假设;
   ·  在买方正式接受产品之前就记录为收入;
   ·  在买方付款尚存在不确定性或对买方付款无要求情形下进行收入记录;
   ·  经营现金流增长滞后于净利润增长;
   ·  应收账款(尤其是长期未开票应收账款)增长超过销售收入增长;
   ·  通过变更收入确认政策来加快收入确认;
   ·  借助合理的会计方法来达到某种计划外目的;
   ·  改变收入确认假设或放宽对客户的收款条件;
   ·  卖方提供长期且非常优惠的付款条件;

2. 虚构收入并加以记录
   ·  对缺乏经济实质的交易做收入记录;
   ·  对过程有欠公平的交易做收入记录;
   ·  风险未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  交易活动设计向关联方、附属方或合伙人进行的销售;
   ·  与非传统客户开展飞去来器式的双向交易;
   ·  对来自非盈利性交易的收款做收入记录;
   ·  将来自出借人、商业伙伴或供应商的现金记录为收入;
   ·  采用不当或非常见的收入确认法;
   ·  不当采用了毛收入确认法而没有采用净收入确认法;
   ·  应收账款(特别是未开票的长期应收账款)增长快于销售收入增长;
   ·  收入增长远快于应收账款增长;
   ·  负债准备金账户出现不寻常的增加或减少;

3. 借助一次性或不可持续的业务来夸大所得
   ·  借助一次性业务来夸大所得;
   ·  将出售业务所得记录为经常性收入流;
   ·  将未来产品销售与购买业务部门捆绑在一起;
   ·  将一般经营性费用转至线下;
   ·  经常性地记录重组费用;
   ·  将亏损转入已中止经营的业务部门;
   ·  将出售子公司所得记录为经营收入;
   ·  经营性所得增长远快于销售收入增长;
   ·  经常与一些子虚乌有的合资企业合作且行为可疑;
   ·  对来自合资企业的所得进行错误归类;
   ·  运用资产负债表分类方面的自行决策权来提高经营所得;

4. 将当期费用推迟至将来某个期间进行记录
   ·  以不当手段将一般经营费用资本化;
   ·  变更资本化政策或对成本加速资本化;
   ·  出现新的或不寻常的资本账户;
   ·  与销售有关的软性资产出现暴增;
   ·  资本性支出发生资料外增长;
   ·  成本摊销或折旧的速度过慢;
   ·  延长资产的折旧年限;
   ·  对与贷款相关的费用进行不当摊销;
   ·  未对资产减值计提费用;
   ·  与销货成本有关的存活出现暴增;
   ·  出借人未对贷款损失计提充足的准备金;
   ·  对不良贷款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出现减少;
   ·  计提坏账费用或存货过时准备金出现下降;
   ·  计提的不良债务或存货过时准备金出现下降;

5. 运用其他方法来掩盖成本或亏损
   ·  未对本期所发生的交易的费用进行记录;
   ·  供应商提供异常的大额欠款或折扣;
   ·  供应商支付现金的异常交易;
   ·  未对必要的应计支出按费用处理或将已记录的费用转回;
   ·  保修准备金或保修费用出现异常下降;
   ·  应计费用、准备金账户或“软”负债账户出现下降;
   ·  利润出现预料外且无根据的增加;
   ·  股票期权发行时间显得不同寻常的“恰当”;
   ·  未计提亏损准备金;
   ·  未反映资产负债表外的负债;
   ·  通过变更养老金、租赁合约或自我保险的估计假设来减少费用;
   ·  出现巨额养老金所得;

6. 将当期收入推迟至将来某个期间进行记录
   ·  通过设立准备金将收入转至未来某个时期;
   ·  将暴利所得分摊到若干年度;
   ·  通过对金融延伸工具的不当会计处理来稳定收入流;
   ·  在收购完成之前开始保留收入;
   ·  通过设立与收购有关的准备金将收入转至未来某个时期;
   ·  将当期销售收入推迟至未来某个时期进行记录;
   ·  递延收入出现突然且无法解释的下降;
   ·  收入确认政策出现变更;
   ·  市场动荡期公司盈利保持预料之外的持续稳定;
   ·  在收购完成之前目标公司出现保留收入的信号;

7. 将未来费用提前至某个期间进行记录
   ·  通过不当注销当期资产来消除未来时期的费用;
   ·  通过不当计提准备金账户来减少未来时期的费用;
   ·  新任首席执行官实施的巨额注销行为;
   ·  收购完成前夕进行重组费用计提;
   ·  存货成本注销后不久毛利润就增加;
   ·  为将一般经营费用转为一次性费用而不断计提重组费用;
   ·  经济动荡期仍取得异常平稳的盈利;

现金流类财务欺诈手法

1. 将融资活动现金流入转为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将正常银行借款记录为虚假的经营现金流;
   ·  通过在收款到期日前出售应收账款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披露带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信息;
   ·  通过伪造应收账款出售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财务报告中关于信息披露用词的变化;
   ·  披露信息较上期减少;
   ·  存货成本注销后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2. 将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转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  运用回旋飞镖的交易方式来夸大经营性现金流;
   ·  对正常经营费用进行不当的资本化处理;
   ·  出现新的或不寻常的资产账户;
   ·  与销售有关的软资产大幅增加;
   ·  资本支出出现预期外增加;
   ·  将存货购买现金流出按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进行处理;
   ·  出现看似正常经营费用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  出现购买专利、许可合同与处于研发阶段技术的行为;

3. 借助收购或处置业务来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继承来自正常公司收购的经营现金流入;
   ·  实施众多收购业务;
   ·  经营现金流似乎很强劲,但自由现金流不断减少;
   ·  借助外部合同或客户获取而非内部培育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通过虚假分配业务部门出手所得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现金流量表中出现新的项目类别;
   ·  虽然出售业务部门,但仍保留相关应收账款;

4. 借助不可持续的业务来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
   ·  通过缓付卖方款项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应付账款增加快于销货成本的增加;
   ·  其他应付账款出现增加;
   ·  现金流量表中出现大量现金流入的增加;
   ·  出现利用应付账款融资的迹象;
   ·  就预付款项披露新信息;
   ·  以激励手段促使客户提前支付货款;
   ·  通过减少存货采购来夸大经营现金流;
   ·  就存货采购时机进行信息披露;
   ·  经营现金流出现突然性改善;
   ·  借助一次性收入来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

核心指标类财务欺诈手法

1. 提供那些夸大业绩的误导性指标
   ·  变更核心指标的定义;
   ·  强调替代收入的误导性指标;
   ·  对内生增长进行异常界定;
   ·  同店销售额与每店收入之间呈现背离趋势;
   ·  盈利报告与10-Q报告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  强调替代盈利的误导性指标;
   ·  伪称经常性费用为一次性费用;
   ·  伪称一次性所得为经常性所得;
   ·  强调替代现金流的误导性指标;
   ·  在盈利报告中大力宣传误导性指标;

2. 通过歪曲资产负债表指标来掩盖经营下滑之实
   ·  通过歪曲应收账款指标来掩盖收入问题;
   ·  未就出售应收账款信息进行重点披露;
   ·  将应收账款转为应收票据;
   ·  应收款而非应收账款出现增加;
   ·  在应收账款出现若干季度增长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出现大幅减少;
   ·  变更或不当变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
   ·  通过歪曲存货指标来掩盖盈利能力问题;
   ·  将存货转移记录到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账目;
   ·  通过歪曲金融资产指标来掩盖减持问题; 
   ·  停止报告某些核心指标;
   ·  通过歪曲负债指标来掩盖流动性问题;

全部讨论

2015-06-04 12:12

好文,收藏。

2015-06-03 09:18

财务诡计,防不胜防。果断收藏,并立马当当(.com)。谢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