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道理都只是真理的一面。执着于某个道理,如瞎子摸象,错认现实。年轻人炒股千万别信快就是慢,20岁想打的泡,不可能攒到80岁。慢就是快对于个人修行在理。但对于炒股绝对毒鸡汤
三年的主要收益是靠两个行业,五家企业取得的。
2021年主要靠华东和鱼跃医疗;
2022年主要靠口子窖和乐普医疗。
这五家公司属于白酒和医疗,合计贡献了整个实盘账户大约120%的收益,剩下的投资负责20%的亏损,亏损的公司🈶潍柴动力、梦百合和老凤祥。
从年份分解来看,2020年的收益率最高,达到了72.76%,完全赶上了白酒的大牛市,并且在21年年初减仓了洋河,卖在人声鼎沸时。2020年年初抱着为国接盘的想法加仓,经历了美股熔断、油价跌成负数等很多神奇的时刻,但是结局非常完美,一个赚钱的大牛市。
2021年市场风格突变,白酒引领的消费白马,在年初就见顶了。21年是新能源、光伏等赛道股的高光时刻,可惜我的思路没有完全转过来,手里没有新能源和光伏。但是比较幸运的是,压中了靠着医美概念打了翻身仗的华东医药和疫情受益股鱼跃医疗。虽然整体收益率不如2020年,但是也取得了64.51%的收益率。
2022年本来是重仓了受到集采影响的乐普,但是上半年乐普表现非常差,屡次下探历史底部价格,公司的回购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谁也没能想到22年表现最高的行业是煤炭。但是在下半年,尤其是大盘最惨烈的10月,医药行业和乐普反弹的还不错。让我在10月末抄底白马的时候,乐普给提供了充足的弹药。靠着在10月底补仓口子窖,让惨淡的账户在惨淡的一年里的最后两个月,强势翻红,最终年度盈利23.6%,虽然成绩比20年和21年下降了一大截,但能在上证指数下跌15%、深证指数下跌了26%、创业板指数下跌了近30%的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实属不易,还要啥自行车🚲啊?
三年的价值投资实践,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首先,我是严格按照企业视角来做的投资,并没有把股票当做筹码,而是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股东。这个看似无用的视角,其实是投资成功的基石。没有企业视角,就是投机者、就是赌徒,在三年的追涨杀跌中会一无所获。
其次,充分的利用了市场先生的报价,而不是他的智慧。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建仓,在市场严重低估的时候补仓,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减仓甚至清仓。牛市中🈶进取心,熊市中🈶平常心。既能平静淡定的接受股价上涨,也能淡定从容的面对股价暴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以退为进的长期持有。三年以来,一直都是满仓满融。并没有择时,也没有进行仓位管理。我信奉的理念就是:打雷的时候必须在场,否则下雨☔的时候一定不在。
公司的价值是高估还是低估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公司的股价短期内是涨还是跌,就很难判断。既然预测不了股价,就继续坚定持有。只要不严重高估,就不卖出。这样做,虽然会在底部的时候没有子弹来抄底,但是能够降低交易频率,减小摩擦成本。每天也不用盯盘,不用为日常波动而纠结。更不会错过,股价暴涨时的魔法时刻。
比起指数基金,或者主题基金,我更喜欢自己来投资。指数基金的理念非常好,我也非常的认同,就是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但是,假如我能够一眼定胖瘦,从一个行业中轻松的选出估值偏低的行业第一,那么为什么还要把资源分给第二名到第十九名那?
如果投资中也🈶二八定律,一个行业的前两名会赚🉐这个行业百分之八十的利润。那么我把仓位平均分给五个行业的前两名。那么比起投资于指数基金,我就相当于用100%的投资就可以获得400%的收益。如果操作更激进一些,可以把资金分成十份,去投资十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我相信,业绩也会远超指数基金。还能在投资过程中,体验到研究行业和研究企业的乐趣。这就是高毅邱总说的:宁数月亮,不数星星⭐⭐。
回顾了过去三年价值投资的实践之路,52%的年化收益率,我已经很满意了,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的目标🎯是年化26%,三年一倍。
展望2023年,我的观点还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相信,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023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一年。许多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历史低位,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安全边际和投资性价比。
我自己实盘的主力仓位🈶:口子窖、腾讯、乐普医疗、海康威视、美的集团、华东医药、伊利股份。今年的目标是30%,可能很多短线高手对我的目标不屑一顾,认为三个涨停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原则,相信:慢就是快,少即是多。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各位球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