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三年熊市要靠飞轮效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动起来,一开始要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力量看似几乎无用,但是都在默默地发生变化,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当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因为惯性的力量,即使停下不推,飞轮也可以自我循环转动。---《基业长青

2024年的开年首月,中国股市再次大幅度下跌,各大指数单月跌幅超过2023年全年跌幅,沪深300指数更是罕见连续四年的下跌,自2021年高点至今总跌幅47%,指数接近腰斩,而科创50创业板指更是累积总跌幅超六成,困境倒逼改革,监管频繁出招,第一次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但是投资者似乎依然信心全无,人气依然涣散,超级熊市的重启,似乎还遥遥无期。

如何重启已经持续三年的熊市?我们来思考一下飞轮效应

飞轮要到达自我旋转的临界点,需要坚持到底的积累,因为停滞的飞轮既庞大又沉重,如同多年的熊市,负面的情绪和能量,经过多年的累积后,非常强大和顽固。决策层和投资者会有幻觉,认为出了一些利好,一些政策,一些改革,马上就会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快速扭转熊市的情绪,我们常常在媒体看到这样的标题,“天大利好,牛市启动”,“重磅改革,牛市来临”“三根阳线,燃爆多头”,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除了让网红们多些流量带货的好处,对投资者却没有一点好处。

要想让多年停滞的沉重飞轮能够自我旋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坚持不懈的推动飞轮,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不断地积累动能量,用持续的小股力量,不断推动飞轮缓缓运动,长期积累,长期用功。而不能简单思维,寄希望于突然发大力,用大招,以为动一下就让生锈的飞轮高速旋转,而看到飞轮轻微动了,投资者就以为改革成功了,决策者手脚就停下来,结果没有多久,飞轮又不会转了。

我们认为,要推动多年下跌,近乎停滞的熊市,资本市场需要有三层飞轮效应:

第一层飞轮:政府的力量,

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是央行,资本市场的最后堡垒是中央zf, 因为市场是由千千万万的投资人组成,人又是由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所控制,所以要重启飞轮,推动飞轮,重点在于人心,改变投资者的预期,鼓动投资者的人心,煽动投资者的情绪,这是飞轮的第一次力量。

伟人曾经教导我们:打败敌人要靠两把杆,左手笔杆子,右手枪杆子。对付熊市,政府同样要依靠伟人的教诲,笔杆子用在宣传上,不断改革政策,改变监管,去扭转投资者预期;枪杆子用在资金上,集中资金,持续投入,让指数企稳,让人气聚焦,让赚钱效应出现。

第二层飞轮:央企,国企,银行,保险的力量

国有资本的上市公司,占5300家上市总数量的比例仅20%;但是无论是市值,还是资本额,无论是利润值,还是指数权重,国有资本的比例都是最大,所以要推动和重启低迷熊市,国有资本责无旁贷,但是在过往三年的熊市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国资的作为。

过往长达十年,银行业长期跌破净资产,内在价值损失严重,但是依然不断有银行配股增发,目的只为补仓资本额,做大营业额,而不考虑股权的损失。同样,保险业拥有庞大的长期投资资本,却在熊市无所作为;央企国企不断累积债务,考虑做大做强,却没有花心思拯救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对国有资本的市值考核,市值要求,破净处置,是推动股市飞轮的第二层力量

第三层飞轮:聪明钱和外资的力量

在前二层力量推动飞轮开始旋转后,在庞大又沉重的飞轮有启动的迹象后,第三层力量才会开始进入发力,因为他们有由自知之明,他们的资金是不足以改变停滞的飞轮。聪明钱和外资,对于A股多年的熊市,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但是飞轮依然需要他们,要让飞轮能够进入自我循环,匀速旋转的境界,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已经有所启动的飞轮上,聪明钱和外资能够加点油,添点力,让飞轮更早进入临界点,让市场更早摆脱熊市处境。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投资决胜靠什么?靠高屋建瓴的思维,靠判断大势的理论,靠底层逻辑的思考,投资者用飞轮效应去观察当下低迷而惨淡的熊市,相信最终会得出适合自身的投资策略。

全部讨论

02-01 14:20

现在第一层飞轮就转不起来。。。利益者的思维模式能转变吗?不跌到绝境,恐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