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2000万获利10亿美元的美共同基金大神:专注成长价值的比尔.米勒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2

“我们买的是公司,是强大的商业模式,而不是股票,他们是行业的霸主,具有行业内某种特许经营价值,我们和其他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会反复额评估思考这些公司的的真实业务,用多因子对业务进行场景分析,一种场景是业务可以保持当下的成长,另一种场景是业务将面临竞争而不断萎缩, 还有一种场景是未来成长会更加优秀, 我们的重点是关注未来的资本回报,而不是当下的市盈率,市盈率仅仅代表过来的业绩,而未来需要用自由现金流来考量,所以我们只专注于企业未来成长价值和远景投资回报率”。---比尔.米勒

在老美共同基金的八十年的历史上,曾出现三位投资大神,除了大众熟悉的战胜华尔街作者彼得林奇之外,还有约翰奈夫,比尔.米勒,他们都曾经创造出连续十年以上大幅度战胜标普指数的记录,我们来看看比尔.米勒的投资故事:

米勒1950年出生佛州,1972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历史学位,而后再读哲学博士,有意思的是欧美许多投资大神并非经济或金融学位,相当一部分是哲学或历史,艺术生背景,而国内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的金融工程学位或者工科背景,不同专业背景是否会造成投资思维的巨大差异,值得思考。米勒的妻子是共同基金美盛经纪人,在一次偶然的见面,米勒的妻子将他带入美盛研究部,1981年米勒成为研究员,此时的美盛还是中小型基金管理公司,规模1750亿,在美国基金行业排名25位。

米勒出色的研究能力让他在美盛基金脱颖而出,1991-2005年米勒管理的基金总回报980%,年复合收益16.44%,同期标普回报仅11.53%。米勒在成为公司CEO后,他管理230亿美元规模,其中最出色的是价值信托基金,这家基金成立于1982年,净资产初始仅仅1110万,管理者是米勒上司基恩,主要持有低市盈率蓝筹股,银行,电力,电讯,1990年米勒接手基金后,投资风格彻底转向,特别是比勒在低成本电脑商戴尔美国在线上的巨大投资,让基金出现爆发成长,曾经有投资者问:戴尔和捷威都是一个行业经营相同业务,戴尔市盈率35倍,捷威仅仅12倍,明显捷威有更高投资价值。比勒回答道:戴尔的资本回报率200%,捷威回报了40%,戴尔回报是捷威的5倍,而市盈率是捷威的3倍,我选择戴尔的原因,不是依赖过往的市盈率数据,而是看重未来现金流的潜力。在90年代末的科技狂潮中,戴尔,美国在线都是美股中罕见的千倍股,比勒押注2000万美元的戴尔获利10亿美元,同时持仓23%的美国在线,一度持仓市值高达400亿,更为高明的是,比勒在科技高潮的2000年卖出了科技股的大部分持仓。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比勒因为大量押注银行保险和房地美遭遇重创,他的常胜记录被打破了,开始淡出投资公众视野,2012年卸任基金经理,2016年退休离开美盛公司。他在20年前多次断言:亚马逊的市值一定会超越沃尔玛。当时的亚马逊营收不到30亿美元,沃尔玛营收超1600亿美元,20年后预测成真,今天的亚马逊市值已经是沃尔玛的4.6倍,但是只有比勒看到了,相信了,行动了。言行合一的比勒在个人持仓中,几乎全部是2000年大量买入亚马逊和2013年出现的比特币,他的激进观点曾经遭遇许多争议,但是时间是公正的裁判,比勒持有亚马逊超过20年,以及比特币的巨大增值,再次证明他对未来的独到眼光,已经远远超越了绝大多数短视的投资者。

对于媒体将他称呼为成长投资明星,比勒并不认同,他常常说:投资成败不在于将企业划分为价值或成长,这种划分对思考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在知识革命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你如果执着于是非二元对立,执着于差别心的分类,那么就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事实上,成长仅仅是思考价值的一种变量,如果没有成长,价值还是价值吗?

 

全部讨论

2023-05-03 11:24

米勒在后来投资生涯中一直在反思,他认为,我们都有认知偏见,比方过度自信、过度反应、损失厌恶等,市场上稍微大一点的风吹草动都能让我们大悲大喜。
米勒建议,我们要了解人类的心理误区,避免成为情绪和认知偏见的牺牲品。
这点和芒格所说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相似,回过头来看,米勒一生中的重大失利,也恰恰源于他的过度自信。

2022-06-11 08:23

科技封神的只有比尔米勒,科技不稳定,虽有亚马逊,微软,思科,谷歌,没有基金经理以科技投资,而长期战胜市场的,它变化快,稳定性差。

2021-11-30 18:36

“投资成败不在于将企业划分为价值或成长,这种划分对思考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