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创造89倍回报的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凯瑟琳是美国商界最杰出的女性成员,也是华盛顿政界最有影响,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她具有超越大多数男人的管理勇气和用人智慧,在她执掌华盛顿邮报的期间,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发出真理的声音,断送了一个总统的职业生涯,同时她还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内在价值,以便宜价格大量回购了公司股票,最难得可贵的是她诚实对待了全体股东,照顾了小股东的利益,这在当时美国商界特别难得,最为巨大受益者的伯克希尔公司全体股东,向这位杰出女性致以永远崇敬和感恩。”---摘自巴菲特箴言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华盛顿邮报的董事长和实控人,她的从商之路不同寻常,邮报是她的金融大亨父亲,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麦耶创立,而后由她的丈夫格雷厄姆管理,1963年她的丈夫抑郁症自杀,此时的她46岁,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从来没有上过班的富豪之女,是从来没有管理经验的家庭阔太太,一夜之间就被推上了财富500强的唯一女性CEO, 美国大型报业老板中的唯一女性,我们来看看她的商界传奇:

在1963年初步接任后,凯瑟琳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变,她仅仅是在观察,熟悉,了解业务团队,董事会构成,生意之道。此时的邮报旗下有三家报纸,三家电视台,一系列杂志,在耐心思考4年后凯瑟琳明白一个道理,在商界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取者才能生存,因循守旧者必将淘汰,优胜劣汰是商场的万年法则,于是她更换了邮报主编,提拔了一个胆大进取的年轻人。1971年邮报上市,在凯瑟琳支持下,华盛顿邮报开始报道大量越战真实反面新闻,水门事件,最终将尼克松拉下总统宝座。1973年,一个来自美国中部乡巴佬投入1062万美元买下10%的邮报股份,1975年,凯瑟琳打败了邮报印刷工人139天大罢工,1981年,华盛顿星报倒闭,邮报成为美首都的垄断日报,1993年凯瑟琳76岁退休时,邮报已经成为多元化跨领域的媒体巨头。从上市到她退休,邮报股东年复合回报22.3%,上市买入1万美元,可以收获89万美元。超过标普同期18倍,创造出同期美上市媒体老板中最高回报记录。

 

我们从投资回报角度思考,她做了三个与众不同的的资本配置:

其一,把握无所作为和有所作为的清晰界限。初接手邮报凯瑟琳几乎无所作为,耐心的观察和学习管理,但是第一次出手,就替换了报业中最灵魂的总编职位,用进取而大胆的年轻人替代,改变邮报的报道风格,顶住巨大司法威胁和压力,开始一系列重磅内幕报道,改变了美国政坛走向,建立了邮报在世界媒体中超一流地位。同时,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她坚持不妥协,击败了印刷工人139天的纵火大罢工,获得报业女魔头的称号。更重要的是在80年代收购狂潮中,媒体报业价格暴涨,凯瑟琳坚决不参与,否定了大量的收购建议,在90年代经济衰退期,媒体陷入大熊市期间,此时凯瑟琳却一反常态,利用积累的大量现金,四处收购电视台,教育出版社,大都会广播公司。

其二,大量回购邮报股份,这是巴菲特进入邮报董事会最大贡献,70年代的巴菲特还是无人知晓的乡巴佬,正是凯瑟琳排除万难,让巴菲特进入董事会,将他带入了顶级主流社会,邮报董事会是全美精英权贵的俱乐部,有退休国务卿,国防部长,财长,顶级银行家,媒体大亨,凯瑟琳更是将老巴推荐给福布斯,财富杂志,在多次媒体专访后,80年代的巴菲特名气开始逐渐高涨,凯瑟琳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在75-91年期间,凯瑟琳在股价最低潮的时候,大量买入注销邮报的股票,回购比例最终高达40%,这一回购壮举在50年前还是异类的资本动作,当时回购往往被看成无所作为胆小懦弱的行为,但是凯瑟琳坚持特立独行。

其三,将去中心化管理做到极致,邮报旗下有大量独立经营的各类媒体,凯瑟琳完全放权经营,她大胆启用一大堆的年轻人,无论是首席运营官,印刷总部厂长,还是电视台长,教育出版人,都是30多岁年轻人,只有资本配置需要报告总部,而日常用人经营决策完全放手,报酬奖金只和业绩关联,大胆使用新锐人才将邮报变成全美第二大影响力报刊,仅次于纽约时报。她的名言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快速剧烈的变化,只有胆大,有直觉的年轻人才能跟上这个混乱而动荡的时代。

1973年的邮报市值仅8000万美元,20世纪初的峰值近2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电视报业曾经牢不可破的护城河,被互联网新媒体摧毁了,谷歌FB亚马逊获取了这个市场大多数广告业务,华盛顿邮报不可避免陷入严重衰退,在分拆报业和其他教育电视版块后,邮报最终以2.5亿美元归属了亚马逊老板贝索斯。一个旧时代落幕了,又一个帝国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