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石化调研会议纪要20210906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50喜欢:28

$卫星石化(SZ002648)$ 意外找到个未曾见过的资料,分享给卫星石化的球友!

参会领导:董秘——沈晓伟

董秘介绍

公司目前和国内其他石化行业公司比有所区别:从产品原料来讲,采用了乙烷丙烷为原料往下游延伸,原料来源主要是油田开采的伴生气、页岩气分离产品等,和传统的炼化 一体化、煤化工区别比较大,从工艺路线来讲,更偏向于绿色低碳,在获取乙烯、丙烯 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副产氢气。就卫星的产业链来讲,专注于 C2/C3 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 伸,挖掘行业潜力。

C3 板块的情况——卫星从 C3 下游高端材料向上游延伸,公司发展之初主要原材料受外 资企业和石化央企控制,为了打破原料瓶颈持续向上游延伸。公司是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做丙烯酸及酯和第一家做 PDH 的企业。PDH 目前产能规模业内领先,公司所有丙烯都往下游消化。公司在产能规划上以产业链匹配为主要目标。丙烯酸、丙烯酸及酯目前产 能规模全国最大,目前产能规模 150 万吨,目前在建 18 万吨丙烯酸和 30 万吨丙烯酸酯 产能,全部投产后产能规模会增长到 200 万吨。

C2 板块情况——江苏连云港石化项目,目前的布局是国内第一套乙烷裂解制乙烯的项 目,也是国内最大的项目。一期是 125 万吨,二期也会在明年 6 月份投产。在这个过程 中,卫星确立未来发展方向,以乙烷、丙烷为源头,打造化工新材料龙头公司。丙烯酸目前全球供需紧张,明年 6 月份公司会再投产一套。2023 年下半年公司会有一套 80 万吨 PDH 装置投产,以补足目前 C3 产业链内丙烯不足的局面,并且会配套丁辛醇 的建设,供给下游丙烯酸酯的消耗。就丁辛醇行业而言,目前煤指标紧张,丁辛醇供应非常紧张,新增项目审批困难,未来价格可能还是维持比较高的位置。

C2 产业链主要有这么几个项目,这个月月底有一个 25 万吨的聚醚大单体投产,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比如化妆品,还有就是减水剂。未来结合乙烷裂解项目,下游一系列产 能会投产出来,包括 45 万吨的聚乙烯,60 万吨苯乙烯,73 万吨环氧乙烷。此外还有一 些同步的项目在建,包括 45 万吨的聚苯乙烯,10 万吨的乙醇胺,乙醇胺目前只有巴斯 夫,阿克苏诺贝尔在做,公司是国内第三家。另外还有 25 万吨聚醚大单体。还有一套 15 万吨的碳酸酯,其中有 6 万吨 DMC。未来 2023 年还有一套 15 万吨的碳酸酯项目要 投产。

Q&A

1.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规划,尤其是电池级溶剂积极布局,公司的技术优势?

一方面,公司自身已经具备完备的产业链,卫星直接从原料做到产品,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另一方面,原料来源从乙烷开始,乙烷的纯度已经达到 99%以上, 因此高纯度原料的禀赋造就了往下游做高纯度化学品的优势。第三,公司用 EO+CO2 做碳酸酯,EO 本来就是公司的产品,CO2 是副产,原料都是自己具备,过程中也 是捕捉了 CO2,符合目前双碳的要求。第四,在产业生产的过程中,1 吨 DMC 副 产 0.6 吨 MEG,MEG 价格来讲可以覆盖原料成本,因此实际上对应到 DMC 就是一 些加工成本,几乎没有原料成本。在成本上公司也可以做到最低。第五,客户的应 用方面,卫星所有溶剂产品全部做全,并且供应链也有保障。第六,公司本来就是做精细化学品出身的,高吸水性树脂难度本来就高于 DMC 产品,主要是 SAP的配 方要求、品质要求都非常高,在这样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团队、销售团 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卫星也会非常注重新能源方向。

2. 公司进口乙烷资源是否有保障?近期国际 LNG、LPG 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乙烷原料 成本有没有出现上涨?

乙烷的原料来源和天然气、丙烷混在一起,最近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乙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直接的,乙烷价格走势和 LNG、LPG 本来就不是成正比的,反而是有波动的。天然气的价格主要还是和美国那边的天气相关,今年气温特别高,消费的增 量主要用来发电降温,这改变了往年市场的情况,所以价格大幅上涨。随着气温的 回落,价格也会有回落的,这也是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乙烷的价格主要还是和自身供需关系关联,乙烷主要还是用于乙烷裂解制 乙烯,性能来讲比较单一。美国在大量开采天然气、分离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大量 乙烷,占混合气的比例达到 40%,目前每年产量 4600 万吨,美国本土化工消化一半, 剩下的一半中,1000 万吨出口欧洲和亚太,还有 1000 万吨并入天然气或者打回地 下。对能源公司来讲,回注的成本很高,希望能够低价处理掉乙烷。目前乙烷整体供应量非常充足,本身价格就非常低,最近略有上升,但是没有那么 快,还是稳在一个区间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本土乙烯来源 80%来自乙烷, 如果乙烷价格过快上涨,导致美国乙烷裂解价差收窄,当地化工企业就会自动降负 荷,乙烷需求就会缩减,因此对美国乙烷价格也形成一定压制。最近东北亚乙烯价格上涨很多,达到 1010 美元/吨,乙烷以前是 23 美分/加仑,现在 是 30 美分/加仑,算到一吨就增加了 49 美金,也就是 300 多块钱一吨,对整体装置 的影响非常有限。

3. 公司目前 C2 开工率是多少?

6 月份满负荷在生产了,现在基本保持满负荷运行。5 月 20 号投产到 6 月前这段时间,有一套 EO 装置没开,6 月份开起来的。未来装置盈利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主要是新装置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未来还有降本增效的过程。装置也有一定的负荷余量,可以开到 110%。

4. SAP 目前获得宝洁的认证,未来开工率情况和产量情况。

目前 SAP 有 15 万吨产能,对外销售的量在 10 万吨左右,在和宝洁合作,放量以后 15 万吨基本会开足。现在已经在对接,这两个月就会开满了。

5. 乙烷的船还在增加,什么考虑?

一共十二艘的乙烷船,增加主要是考虑到装置负荷的进一步提升到 110%,所以想再 增加两艘。

6. 公司布局了很多新材料项目,做了 EAA 和 SK 合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目前国内没有这个产品,进口为主,主要用于包装材料、电缆等等,包括最近 SK 在和 BYD 交流刀片电池,中间也要用这一层隔膜。这个产品填补国内的空白,这个产品主要用乙烯和丙烯酸,国内只有卫星有,所以 SK 看重和卫星合作这个产品。向新材料发展有三个方向,自主研发、合资合作、以及看一些好的项目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未来装入上市公司。

7. 氢能产业的发展进度?

公司氢气副产的量非常大,到 2023 年项目全部投产以后,氢气产量会达到 30 万吨, 华东最大。目前公司氢气用途一个是做双氧水,另一个是园区内部企业的供应。此外也有很多企业对我们的氢气非常感兴趣,主要是公司副产氢气纯度非常高,达到 99.999%,并且不含硫,作为氢能源是非常好的氢气来源。公司目前氢气出厂价 1.6W, 如果能实现销售对卫星来讲也是新的业务。政府也在制定氢能的规划,也希望我们参与到规划当中,例如建一些加氢站。但目前公司还没有推上事项,主要是因为目前氢能源产业发展还不成熟。卖氢气对公司 来说可能是更快、更稳健的方式,其他的主要是作为储备的。

8. 电池级 DMC 试产的产品有没有出来,纯度有没有预期?

公司建设DMC 的技术是直接拿过来实施的,没有试车的过程。目前等明年下半年 建成以后直接出产品了,技术本来就是 4 个 9 纯度以上的技术,调试的过程直接就 省掉了。另外精细化产品本来就是卫星的专长,不存在太大的难度。客户认证方面, 先和潜在客户做一些交流,建立试用要等到产品出来以后。DMC 产品试用周期和 SAP 有区别,SAP要两年半,DMC 连续化生产,只要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就可以 进入供应体系。

9. 丙烯酸及酯未来行业景气度展望?

这几年国内一直没有大的新增产能,上一轮周期中,2013 年国内经历了集中产能释 放的过程,那个时候是产能过剩的。13-17 年不断消化新增产能,2017 年供需基本 达到平衡。丙烯酸酯下游应用比较广,包括 SAP、溶剂、絮凝剂、减水剂、涂料乳液、胶黏剂等等,每年增速在 10%左右,4 年时间把过剩产能全部消化掉。此外国内环保要求也导致部分装置关停或者降负荷,供应愈发紧张。海外方面,近 10 年也没有新增产能,现成装置的建成时间也有 10 多年。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出 现检修的情况非常多,包括巴斯夫等等。3 季度本身就是行业旺季,这样来看需求还是保持比较旺盛的情况。目前的情况,类似于 15-16 年的情况,整个行业的格局可以做对应的论证。因此判断未来几年还 是有供需紧张的局面。公司今年本来有一个 30 万吨的聚丙烯产能建设计划,在捕捉 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停下来开始 18 万吨丙烯酸和 30 万吨丙烯酸酯的产能建设。公 司用实际行动抢占先机。


精彩讨论

自由路上行者江湖2021-11-09 21:21

19年由于江苏化工园区爆炸,加上氢能源炒作搞了一波,现在将会实现应用了!不希望借此炒作,而希望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发现卫星的长期价值而进来!

全部讨论

2022-09-26 15:17

你好,卫星目前是拐点不。

2021-11-09 21:34

中报就有的新闻了,当时的确有困扰,现在石大一体化了,来吧

2021-11-09 20:51

谢谢分享!

$石大胜华(SH603026)$ $华鲁恒升(SH600426)$ $奥克股份(SZ300082)$ 卫星石化表示在座的各位都是der 我都不需要试生产直接都能上[好逊]

卫星石化这回复好高傲...这是吊打石大胜华,奥克股份的意思?
公司建设电池级DMC 的技术是直接拿过来实施的,没有试车的过程。目前等明年下半年 建成以后直接出产品了,技术本来就是 4 个 9 纯度以上的技术,调试的过程直接就 省掉了。另外精细化产品本来就是卫星的专长,不存在太大的难度。客户认证方面, 先和潜在客户做一些交流,建立试用要等到产品出来以后。DMC 产品试用周期和 SAP 有区别,SAP要两年半,DMC 连续化生产,只要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就可以 进入供应体系。

2021-09-29 01:20

绝对利空,快卖,下游涨价比乙烷涨价少!请问一吨乙二醇用多少吨乙烯,一吨乙烯用多少吨乙烷,能算明白吗

2021-09-28 22:50

目前最新乙烷价格39美分

2021-09-28 22:24

陕煤天天减持 现在谁会去拉呢

2021-09-28 22:08

大家开始使劲按摩自己了吗

2021-09-28 21:53

感谢分享